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
2023-04-23 07:20:51 2
專利名稱: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馬鈴薯種植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 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馬鈴薯種植方法採用翻耕、開溝、整地、做畦、下種、施肥、覆土等工序,花工 多、工效較低,馬鈴薯收穫中馬鈴薯表面帶土多,破碎多,影響馬鈴薯商品率。稻田免耕稻草 覆蓋種植馬鈴薯,在水稻收割後,當馬鈴薯下種季節,在稻田免耕田間下,開溝做畦,施肥, 將切塊種薯直接放在畦面上,用稻草覆蓋,並配合適當的栽培措施,就能獲得較高馬鈴薯鮮 薯產量,省去了播種時花工較多的翻耕、整地、作畦三道工序,省工節本顯著,且高產高效, 管理方便,非常適宜在水稻產區推廣應用。然而,馬鈴薯種薯較大,需要將馬鈴薯種薯切成 2-3塊種植。而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切塊種薯傳統的方法採用將馬鈴薯種薯2的種薯切 面1朝土壤3種植(如圖1所示),成苗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薯成苗率低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 在於提供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將薯種切塊種薯的切面朝上,即薯 芽朝向土壤播種,能大幅提高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切塊種薯的成苗率。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當年單季稻或連作晚稻收穫至在第二年2月中下旬期間,將馬鈴薯種薯切塊, 在每一切塊中必須含有芽眼,馬鈴薯種薯用草木灰拌種,播種在土壤中,播種後,均勻地蓋 上稻草,稻草應鋪滿整個畦面。馬鈴薯種薯切塊的種薯切面朝上,即芽眼朝向土壤播種。所述馬鈴薯種薯播種前,土壤先施基肥,後按1. 2-1. 5米寬的畦面,溝寬30釐米, 深20釐米開溝,溝中泥土均勻撒在畦面上。所述蓋上稻草的厚度為8釐米 10釐米。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種薯切面的薯芽朝向土壤,使薯芽與薯根長出後直接與土壤接觸,為其生長提供 適宜的溫溼度條件,加快薯芽萌發速度,提高成苗率。本發明也適用於旱地免耕種植馬鈴薯。
圖1是傳統的馬鈴薯種薯種植時切面朝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馬鈴薯種薯種植時切面朝上示意圖。圖3是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馬鈴薯田間示意圖。圖中1、種薯切面,2、馬鈴薯種薯,3、土壤,4、稻草。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圖3所示,在當年單季稻或連作晚稻收穫至在第二年2月中下旬期間,將 馬鈴薯種薯2切塊,在每一切塊中必須含有芽眼,馬鈴薯種薯2用草木灰拌種,馬鈴薯種薯 2切塊的種薯切面1朝上,即芽眼朝向土壤3播種後,均勻地蓋上稻草4,稻草4應鋪滿整個 畦面。所述馬鈴薯種薯2播種前,土壤3先施基肥,後按1. 2-1. 5米寬的畦面,溝寬30釐 米,深20釐米開溝,溝中泥土均勻撒在畦面上。所述蓋上稻草4的厚度為8釐米 10釐米。實施例選用早熟馬鈴薯品種,如「東農303」等。當年單季稻或連作晚稻收穫後,在第二年 2月中下旬當溫度適宜時可以播種。由於稻草覆蓋可以適當增加土表溫度,最佳播種期可提 早至1月底。一般選擇稻田種植馬鈴薯。馬鈴薯生育期短,需肥量大,對磷鉀肥敏感,全部肥料做基肥施用。一般每畝全面 撒施有機肥3000公斤,再加三元複合肥40公斤在開溝前施下,最好按條施肥,施於種薯之 間。馬鈴薯播種前,先按1.2米寬的畦面,溝寬30釐米,深20釐米開溝,溝中泥土均勻撒在 畦面上。馬鈴薯種薯較大,需要將馬鈴薯種薯切成2-3塊種植,每塊中必須含有芽眼。馬鈴 薯切塊種薯可用草木灰拌種。如圖2所示,將馬鈴薯切塊種薯切面1朝上,即芽眼朝向土壤 播種,可以加快薯種發芽和成苗,提高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切塊種薯的成苗率。稻田種植 馬鈴薯由於選擇早熟馬鈴薯,生長期較短,要獲得較高的產量,適當提高播種密度,一般畝 播種馬鈴薯6000株左右,行株距30釐米X 30釐米。所圖3所示,播種後,均勻地蓋上8至10釐米厚的稻草4,稻草應鋪滿整個畦面。 稻草覆蓋少於8釐米,很有可能產生綠薯,影響商品性。稻草覆蓋過厚(超過15釐米),導 致薯種出苗率下降。在收穫前一個月,用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施植株也可獲得較好的增產效果。成 熟時及時收穫。收穫時只要將稻草撥開,撿出馬鈴薯即可,沒有破損薯塊,商品性較好。
權利要求
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在當年單季稻或連作晚稻收穫至在第二年2月中下旬期間,將馬鈴薯種薯(2)切塊,在每一切塊中必須含有芽眼,馬鈴薯種薯(2)用草木灰拌種,播種在土壤(3)中,播種後,均勻地蓋上稻草(4),稻草(4)應鋪滿整個畦面;其特徵在於馬鈴薯種薯(2)切塊的種薯切面(1)朝上,即芽眼朝向土壤(3)播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馬鈴薯種薯(2)播種前,土壤(3)先施基肥,後按1.2-1. 5米寬的畦面,溝寬30釐米, 深20釐米開溝,溝中泥土均勻撒在畦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蓋上稻草(4)的厚度為8釐米 10釐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稻田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切塊種植方法。在當年單季稻或連作晚稻收穫至在第二年2月中下旬期間,將馬鈴薯種薯切塊,在每一切塊中必須含有芽眼,馬鈴薯種薯用草木灰拌種,播種在土壤中,馬鈴薯種薯的種薯切面朝上,即芽眼朝向土壤播種,播種後均勻地蓋上稻草,稻草應鋪滿整個畦面。種薯切面的薯芽朝向土壤,使薯芽與薯根長出後直接與土壤接觸,為其生長提供適宜的溫溼度條件,加快薯芽萌發速度,提高成苗率。本發明也適用於旱地免耕種植馬鈴薯。
文檔編號A01G1/02GK101946627SQ20101024901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6日
發明者劉曉娜, 朱德峰, 陳惠哲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