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8:44:21 1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的製造工藝,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
背景技術:
活塞有圓盤形、圓柱形和圓筒形三種形式。在液壓缸中,活塞在壓力油的推動下作功。活塞的封閉端面承受工作流體的壓力,並與缸蓋、缸壁構成燃燒室或壓縮容積。活塞上裝有活塞環或膠質密封圈以防止流體洩漏。現有的活塞都是採用鑄鐵溶液一次性澆鑄而成,不僅成本高,而且製作成的活塞硬度低、不耐磨、韌性差、容易斷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可製作出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韌性好、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的活塞。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圓筒狀的模具加熱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內表面塗上一層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為2-3毫米;3、將模具的兩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澆鑄口 ;4、第一次澆鑄,將熔煉好的鎳絡白口鑄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內腔,同時,通過動力機構帶動模具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5-8分鐘,厚度為15-18 毫米;5、第一次澆鑄完成後20秒內,即進行第二次澆鑄;將熔煉好的灰口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腔內,模具繼續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8-10分鐘,厚度為40-45毫米;6、第二次澆鑄完成後,冷卻,取出即可。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兩次澆鑄的製作工藝,第一次澆鑄採用鎳絡白口鑄鐵熔液製作成硬度大、耐磨性好的外層,第二次澆鑄採用灰口鐵溶液作成韌性大、不易斷裂的內層。採用上述工作製作成的液壓缸活塞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韌性好、不容易斷裂,使用壽命比現有工藝製作的液壓缸活塞提高15-20倍。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圓筒狀的模具加熱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內表面塗上一層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為2-3毫米;
3、將模具的兩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澆鑄口 ;4、第一次澆鑄,將熔煉好的鎳絡白口鑄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內腔,同時,通過動力機構帶動模具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5-8分鐘,厚度為15-18 毫米;5、第一次澆鑄完成後20秒內,即進行第二次澆鑄;將熔煉好的灰口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腔內,模具繼續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8-10分鐘,厚度為40-45毫米;6、第二次澆鑄完成後,冷卻,取出即可。
權利要求
1. 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圓筒狀的模具加熱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內表面塗上一層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為2-3毫米;(3)將模具的兩端封堵,並在其一端留下澆鑄口;(4)第一次澆鑄,將熔煉好的鎳絡白口鑄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內腔,同時,通過動力機構帶動模具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5-8分鐘,厚度為15-18 毫米;(5)第一次澆鑄完成後20秒內,即進行第二次澆鑄;將熔煉好的灰口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腔內,模具繼續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8-10分鐘,厚度為40-45毫米;(6)第二次澆鑄完成後,冷卻,取出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壓油缸活塞的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圓筒狀的模具加熱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內表面塗上一層2-3毫米的覆膜砂;3、將模具的兩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澆鑄口;4、第一次澆鑄,將熔煉好的鎳絡白口鑄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內腔,同時,通過動力機構帶動模具作軸心轉動,轉速為600-800轉/分;澆鑄時間5-8分鐘,厚度為15-18毫米;5、第一次澆鑄完成後20秒內,即進行第二次澆鑄;將熔煉好的灰口鐵熔液通過澆鑄口注入模具腔內,模具繼續作軸心轉動,轉速不變;澆鑄時間8-10分鐘,厚度為40-45毫米;6、冷卻,取出即可。採用上述工作製作成的液壓缸活塞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韌性好、不容易斷裂,使用壽命比現有活塞提高15-20倍。
文檔編號F16J1/00GK102380598SQ20111035252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日
發明者張立慶 申請人:張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