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緊式管鉗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23:21 2
專利名稱:自緊式管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管鉗。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85203825號公開了一種自調式管子扳手,該管子扳手主要由在兩個內表面上鑲有橫向齒條的V形活動鉗口體和在漸開線形狀表面鑲有橫向齒條的固定鉗口體構成,通過穿銷軸將活動鉗口體和固定鉗口體鉸接,並使V形活動鉗口體的V形角平分線為上述漸開線的法線。該管子板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時能自動夾緊圓管形工件的特點。但是,由於該實用新型未對V形角角度和齒條的鉗齒進行優化設計,因此當利用該管子扳手夾持圓管形工件時,鉗體與圓管形工件的三個接觸點的分布極可能出現不均勻現象,致使工件和鉗口受力不均勻,容易將工件和鉗齒損壞。另外,採用普通鉗齒夾持工件,還容易出現夾緊時打滑和放鬆時吃緊的現象。所以上述管子扳手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工件的夾持力分布均勻,便於夾緊和放鬆的管鉗。
本實用新型的管鉗在現有上述管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在本實用新型中,除仍沿用上述現有V形活動鉗口體、漸開面齒口的固定鉗口體和鉸接軸的結構形式外,還特別地將V形活動鉗口的兩內邊夾角確定為60°。亦即是說,V形鉗口內的兩組鉗齒之間的夾角為60°。這樣,當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管鉗夾持圓管形工件時,圓管形工件與V形鉗口體兩內邊相切,其兩個切點之間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為120°。與此同時,由於V形活動鉗體的V形角平分線為固定鉗口體上漸開線的法線,因而圓管形工件與固定鉗口體的切點恰好位於V形鉗體的V形角平分線上,該切點與上述V形鉗體與圓管形工件相切的另外兩個切點之間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亦分別同為120°。所以,在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管鉗夾持圓管形工件時,圓管形工件與管鉗的鉗口三點接觸,且三個接觸點分布均勻,每兩個接觸點之間的圓弧的圓心角為120°,從而可確保工件受力均勻,不易出現損傷工件的現象。同時,還可避免管鉗的某些部位因局部受力過大而提前損壞的現象,延長管鉗的使用壽命。另外,為了避免出現在夾緊時管鉗鉗口打滑、在鬆脫時鉗口吃緊、劃傷工件的現象,在本實用新型中,特別地將鉗體的鉗齒按與旋緊工件時鉗齒受力方向相對的方向偏斜設置。亦即是說,鉗齒的齒尖偏於旋緊工件時鉗齒相對於工件的運動方向。若以相鄰齒頂連線,則與旋緊受力方向相對的齒面與上述連線的夾角大於與旋緊受力方向相背的齒面與上述連線的夾角。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管鉗旋緊工件時,偏斜設置的齒尖將有助於咬緊工件,避免出現打滑現象。當需要鬆脫管鉗時,偏斜的齒尖則可使管鉗輕鬆自如地解脫。這樣,既可提高工效,又可避免過多地劃傷工件。在本實用新型中,鉗齒的偏斜程度可根據鉗體和被旋緊工件的材質、鉗齒加工的難易等因素加以確定。
本實用新型的管鉗具有對工件夾持力分布均勻、夾緊工件時不打滑、鬆脫自然、不劃傷工件的特點。有利於保護工件,延長管鉗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現結合實施例作更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管鉗的主視圖。
圖2是管鉗端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使用狀態示意圖。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管鉗由具有漸開面定鉗口2的手柄1、V形動鉗口3和將二者鉸接的銷釘4構成,V形鉗口3的V形角平分線為定鉗口上漸開線的法線,V形角的夾角為60°。如圖2所示,定鉗口2和動鉗口3上的鉗齒均按與旋緊工件時鉗齒受力方向相對的方向偏斜設置。與旋緊受力方向相對的齒面與相鄰齒頂間連線的夾角α大於與旋緊受力方向相背的齒面與相鄰齒頂間連線的夾角β。在本實施例中,為便於加工,α選定為60°,β選定為30°。另外,本實施例中的銷釘4與鉗柄1為緊配合,銷釘4與V形動鉗體3為動配合,銷釘4的兩端面與鉗柄1齊平。此種結構不但外形美觀,而且為產品的大批量生產和運輸提供了方便。如圖3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管鉗旋緊圓管形工件時,圓管形工件與鉗體的三個接觸點均勻分布,相鄰接觸點之間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均為120°,從而可確保工件和鉗齒受力均勻,工件不易損壞,延長管鉗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自緊式管鉗,由具有漸開面定鉗口(2)的手柄(1)、V形鉗口的動鉗體(3)和將二者鉸接的轉軸(4)構成,V形鉗口的V形角平分線為漸開面的法線,其特徵是V形鉗口的夾角為6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鉗,其特徵是鉗體的鉗齒按與旋緊工件時鉗齒受力方向相對的方向偏斜設置,與旋緊受力方向相對的齒面與相鄰齒頂間連線的夾角α大於與旋緊受力方向相背的齒面與相鄰齒頂間連線的夾角β。
專利摘要自緊式管鉗,由具有漸開面定鉗口的手柄、V形鉗口的動鉗體和將二者鉸接的轉軸構成,V形鉗口的夾角為60°,鉗體的鉗齒按與旋緊工件時鉗齒受力方向相對的方向偏斜設置。本實用新型的管鉗具有對工件夾持力分布均勻、夾緊工件時不打滑、鬆脫自然、不劃傷工件的特點。有利於保護工件,延長管鉗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5B13/54GK2066795SQ9021275
公開日1990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1990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1990年6月15日
發明者餘明剛 申請人:四川省資陽縣馬鐵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