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0:47:22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限位結構,特別是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
背景技術:
水泵是水力領域中常見的一種設備,在各種行業和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比如在城市中用於給排水、石油化工、冶金等領域,不僅在城市,在農村和偏遠地區也有很廣泛的用途。水泵的主要功能是將水從低矮處通過內部動力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水泵一般包括電機、泵體、轉軸以及葉輪,轉軸的端部設有凸肩,一般葉輪套設在轉軸上,葉輪的內端抵靠在凸肩上,轉軸的外端螺紋連接有螺釘,螺釘通過墊片抵靠在葉輪的外端,實現葉輪與轉軸的固定相連。
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雙重限位機軸及電機(申請號:201610114603.3),機軸的一端包括至少一個平行於機軸軸線且內凹向機軸軸線的平面部,平面部上設有定位凹槽。本發明採用D型軸增大接觸面並增加限位擋圈和定位凹槽進行雙重定位,保證電機機軸與連接件的有限固定良好。但該機軸通過限位擋圈與定位凹槽對連接件實現限位,當連接件採用塑料材料製成時,上述的限位擋圈與定位凹槽對連接件的定位容易產生的偏差較大,使限位不夠準確,影響了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具有限位效果較為理想且結構較為簡單的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電機包括電機軸以及端蓋,所述的電機軸的外端伸出於所述的端蓋的外端面,其特徵在於,本限位結構包括固連在端蓋一端的軸承座,所述的電機軸的外端穿過所述的軸承座,所述的軸承座的外端面嵌有軸承,所述的電機軸穿過軸承的內圈且所述的電機軸的外側壁與所述的軸承的內圈的內側壁之間具有讓位間隙。
當本電機軸與葉輪相連時,軸承的外圈嵌於軸承座上,由於電機軸穿過軸承座並穿過軸承的內圈,將葉輪的內端抵靠在軸承的內圈的外端面,實現對葉輪具有較好的限位效果,使葉輪的性能能夠較好的發揮。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軸承座的外端面設有定位凹槽且所述的軸承的外圈嵌於所述的定位凹槽內,所述的軸承的內圈的內端面與所述的定位凹槽的槽底之間具有間隙。軸承座的外圈嵌於定位凹槽內,軸承的內圈與定位凹槽的槽底之間具有間隙,使軸承的內圈能夠能夠順暢得隨電機軸轉動。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電機軸與所述的軸承同軸設置。電機軸與軸承同軸設置,具有安裝方便的優點。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端蓋的內端設有定位凹槽二,所述的定位凹槽二內嵌有軸承二,所述的軸承二的外圈嵌於定位凹槽二內,所述軸承二的內圈固連在電機軸的外側壁上。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定位凹槽二的槽底設有環形墊片,所述的環形墊片的外側抵靠在所述的軸承二的外圈的內端面上,所述的環形墊片二的內側脫離所述軸承二的內圈的內端面。通過設置環形墊片,對軸承二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使軸承二的內圈與外圈能夠順暢的相對轉動。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軸承座的內端設有定位槽且所述的端蓋的外端嵌於所述的定位槽內。端蓋的外端嵌於定位槽內,使軸承座對端蓋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
在上述的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中,所述的端蓋與所述的軸承座為一體成型結構。端蓋與軸承座位一體成型結構,具有結構緊湊且裝配較為方便的優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軸承的外圈嵌於軸承座上,由於電機軸穿過軸承座並穿過軸承的內圈,將葉輪的內端抵靠在軸承的內圈的外端面,實現對葉輪具有較好的限位效果,使葉輪的性能能夠較好的發揮;
2、軸承座的外圈嵌於定位凹槽內,軸承的內圈與定位凹槽的槽底之間具有間隙,使軸承的內圈能夠順暢得隨電機軸轉動;
3、通過設置環形墊片,對軸承二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使軸承二的內圈與外圈能夠順暢的相對轉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M放大示意圖。
圖中,1、電機軸;2、端蓋;3、軸承座;3a、定位凹槽;3b、定位凹槽二;3c、定位槽;4、軸承;5、讓位間隙;6、軸承二;7、環形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2所示,一種電機軸安裝限位結構,電機包括電機軸1以及端蓋2,電機軸1的外端伸出於端蓋2的外端面,本限位結構包括固連在端蓋2一端的軸承座3,電機軸1的外端穿過軸承座3,軸承座3的外端面嵌有軸承4,電機軸1與軸承4同軸設置。
電機軸1穿過軸承4的內圈且電機軸1的外側壁與軸承4的內圈的內側壁之間具有讓位間隙5。軸承座3的外端面設有定位凹槽3a且軸承4的外圈嵌於定位凹槽3a內,軸承4內圈的內端面與定位凹槽3a的槽底之間具有間隙。
端蓋2的內端設有定位凹槽二3b,定位凹槽二3b內嵌有軸承二6,軸承二6的內圈嵌於定位凹槽二3b內,軸承二6的外圈固連在電機軸1的外側壁上。定位凹槽二3b的槽底設有環形墊片7,環形墊片7的外側抵靠在軸承二6的外圈的內端面上,環形墊片7的內側脫離軸承二6的內圈的內端面。通過設置環形墊片7,對軸承二6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使軸承二6的內圈與外圈能夠順暢的相對轉動。
軸承座3的內端設有定位槽3c且端蓋2的外端嵌於定位槽3c內,使軸承座3對端蓋2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
當本電機與葉輪相連時,軸承4的外圈嵌於軸承座3上,由於電機軸1穿過軸承座3並穿過軸承4的內圈,將葉輪的內端抵靠在軸承4的內圈的外端面,實現對葉輪具有較好的限位效果,使葉輪的性能能夠較好的發揮。軸承座3的外圈嵌於定位凹槽3a內,軸承4的內圈與定位凹槽3a的槽底之間具有間隙,使軸承4的內圈能夠能夠順暢得隨電機軸1轉動。
作為另一種方案,端蓋2與軸承座3為一體成型結構,具有結構緊湊且裝配較為方便的優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電機軸1、端蓋2、軸承座3、定位凹槽3a、定位凹槽二3b、定位槽3c、軸承4、讓位間隙5、軸承二6、環形墊片7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