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防震輸液瓶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8:00:16 1
專利名稱:易用防震輸液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藥衛生類藥物包裝材料。主要應用於藥物分、包裝、儲存運輸減震、減壓;臨床使用懸掛簡易;並可兼容防偽措施。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生產和臨床上使用的原裝藥物輸液瓶大多直接採用玻璃輸液瓶,普遍存在3方面不足1、在生產輸液藥物的輸液瓶的包裝材料上大多使用玻璃裸瓶直接外加包裝盒。這種情況常導致在藥物分裝、包裝以及儲運過程中存在瓶間接觸、與外物接觸時因碰撞而破損率較高,存在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現象或隱患。
2、在臨床使用輸液瓶時,大多時候要等待藥液配製完成後,在加上輸液用的網套等懸掛附件,致使醫生或護士使用時操作較煩瑣選擇掛套大小、評估牢固程度、套瓶、懸掛等,花費時間至少需要3分鐘。遇到危機病人,或急救使用時顯得很不方便。
3、不易直接在藥物瓶上實現防偽措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不足設計一種輸液瓶,達到藥物在分、包裝、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減震、減壓;臨床使用懸掛簡易;並可兼容防偽措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採用塑料底套與玻璃瓶體外側下部緊密結合為一體,底套下表面有易拉環,通過連接點與底套結合為一體,環中央聯有一壓片,壓片形狀、大小不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臨床使用此輸液瓶時,直接底套朝上,開啟易拉環,該拉環即成為掛環,掛在輸液支架上即被拉環壓片壓緊,不會脫落,不必再套輸液網套,操作簡易,使用安全可靠,全過程可在3秒鐘內完成,可提高工作效率6000%。
2、在輸液製劑分、包裝及運輸過程中,塑料底套可起減震、減壓作用,減少因碰撞、磨損所致損失。避免一些特殊藥液因劇烈震動而變性失活。
3.可在底套與瓶體接觸的內表面設置防偽標識;也可在底套部件愛表面設置品牌等防偽標識。鑑定產品真偽時須先破壞該底套而保留瓶內容物。非常適合尤其是貴重液體製劑的輸液藥物包裝和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中1瓶體,2底套,3瓶塞,4易拉環,5壓片,6結合點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方法是如
圖1.玻璃瓶體(1)為藥物內包裝瓶,由瓶塞(3)密封;玻璃瓶體(1)底部外側做成凹痕環,與底套(2)在瓶體外部凹痕環處壓合緊密而結合為一體。底套(2)可由塑料製成,同瓶體的結合可達到無菌。底套(2)下表面為塑料易拉環(4),環中央聯有壓片(5),易拉環(4)通過結合點(6)與底套的下表面邊環緊密結合成為瓶底面。使用時,瓶底面超上,拉動壓片(5),開啟易拉環(4),該環即成為掛環,懸掛後壓片自動向拉環彈回,從而達到懸掛牢固。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臨床使用此輸液瓶時,直接開啟底套易拉掛環,不必再套輸液網套;玻璃瓶體的底部和下部不直接與外物接觸,發生摩擦和撞擊;拉環及壓片具有一定彈性,從而可起到減震減壓作用,避免一些特殊藥液因劇烈震動而變性失活。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在底套與瓶體接觸面的防偽標識,例如在生產塑料底套和玻璃瓶體時使用凹凸相對應標識,可以是圖案、文字還可以是其他標識。
權利要求1.一種易用防震輸液瓶,其特徵是玻璃瓶體(1)為藥物內包裝瓶,由瓶塞(3)密封,玻璃瓶體(1)與底套(2)是緊密結合為一體的,底套(2)下表面有易拉環(4),環中央聯有壓片(5),易拉環(4)通過聯結點(6)與底套(2)的下表面邊環接合成瓶底面。
2.按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輸液瓶,其特徵是底套(2)與玻璃瓶體(1)在玻璃瓶體(1)外側面下部區域壓合緊密。
3.按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輸液瓶,其特徵是底套(2)的易拉環(4)與底套(2)通過聯結點(6)接合為一體。
4.按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輸液瓶,其特徵是底套(2)的易拉環(4)中央聯有壓片(5),壓片與易拉環(4)結合成為一體。
專利摘要一種靜脈輸液瓶,屬於醫藥衛生類藥物包裝材料,主要用於藥物儲存運輸減震、臨床使用懸掛簡易方便、並可兼容防偽措施。其特徵是塑料底套與瓶體緊密結合為一體,底套下表面聯結易拉環,環中央聯有壓片。輸液製劑分包裝及儲運過程中,塑料底套可起減震作用,減少破損;臨床使用此輸液瓶時,直接底套朝上,開啟易拉環,該拉環即為掛環,掛在輸液支架上即被拉環壓片壓緊,不會脫落,不必再套輸液網套,操作簡易,全過程可在3秒鐘內完成,使用安全、高效;底套與玻璃瓶體的接觸面可設置防偽措施。
文檔編號A61J1/05GK2708890SQ20042003287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17日
發明者冉曙光, 蔣德席 申請人:四川遠大蜀陽藥業有限公司, 蔣德席, 冉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