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排毒解毒調補養生養顏作用的中藥複方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01:02:11 1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排毒解毒調補養生養顏作用的中藥複方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具有益腎健脾、通便排毒、補血化瘀、降脂養顏、調補養生作用的中成藥,屬於中藥藥物學領域。
眾所周知,世界人口漸趨老化,老年病便秘症的發病率約為25%-30%。就中青年人來看,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膏梁厚味,使胃腸經常處於超負荷狀態。不少人有宿便存於體內,導致毒素吸收、血脂等代謝異常、顏面蒼老、華發早白。所以,研究能通便排毒、益腎健脾、補血化瘀、降脂養顏、延緩衰老的藥品對解決上述問題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治療便秘的中成藥有麻仁滋脾丸、通便靈、新清寧片等,均有一定的療效,但研究目標大多集中於熱結或津虧便秘者,針對虛秘症的中成藥則相對較少。辯證應用湯劑治療效果顯著,但煎服湯藥需要一定的條件,比較麻煩,長期地大量推廣顯然有困難。因此,研製一種具有通便排毒作用的中成藥可以滿足社會需求,使人們在通便的同時,避免或減輕自體中毒,延緩衰老,減少色素的沉著,使青春儘可能長駐。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通便排毒、益腎健脾、補血化瘀、降脂養顏、延緩衰老保健的藥品。
本發明藥物是一種組合物,該組合物的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50-240枳實 100-160荷葉 60-120大黃 100-180芒硝 40-90西洋參100-180清羊參50-120小紅參50-120肉蓯蓉100-180本發明的上述組合物其組分優選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60-200枳實 110-140
荷葉 70-100大黃 130-170芒硝 50-80西洋參130-160青羊參70-100小紅參70-100肉蓯蓉130-170本發明的上述組合物其組分最佳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80枳實 120荷葉 90大黃 150芒硝 70西洋參150青羊參90小紅參90肉蓯蓉150本發明所說的清羊參為蘿摩科植物清羊參Cynanchumotophyllum Schneid的乾燥根。小紅參為茜草科植物雲南茜草RubiaYunnanensis(Franch)Diels的乾燥根。白朮優選生白朮,大黃優選生大黃。上述全部組分在《中藥大詞典》中均有記載。
上述的的藥物組合物,可以按照常規的藥劑學方法製備成各種常規藥劑。例如,膠囊劑、片劑、丸劑、口服液、散劑、膏劑、丹劑等。
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的製備方法是上述處方中的藥物組合物,按照所述用量先將西洋參、枳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5-7倍量,優選6倍量,煎煮1.5-2.5小時,優選2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3-5倍量,優選4倍量,煎煮1-2小時,優選1.5小時;合併兩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35-1.40(50℃)的稠膏。將大黃粉碎成粗粉,與稠膏混合,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再加入芒硝,粉碎成細粉,混勻,裝膠囊即得,每粒膠囊裝0.4克。
上述方法中,在水煎煮前,生白朮等九味藥也可以切成飲片煎煮;兩次煎煮液合併後,真空減壓濃縮的真空度應保持在-600度以上,溫度應控制在80℃以下;濃縮膏內加入大黃粉再放入真空乾燥箱內乾燥時,真空度應在-700度以上,溫度應控制在85℃以下。
便秘患者,當通不通,當降不降,糟粕不出而內留,極易出現病變。長期便秘導致自體中毒,致使顏面衰老等現象提前到來。前蘇聯科學家梅契訶夫指出大腸內食物殘渣受細菌作用,腐敗產生酚、吲哚等毒素,使機體中毒,在顏麵皮膚極易出現色素沉著。不僅影響美觀而反映衰老現象的到來,同時其毒素可引起各種組織、細胞的功能障礙,導致生理功能受限,輕則緩慢影響壽命,重則短期內即可發病。因此,保持大便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發明藥物為通便排毒的治療保健藥品,在通便的同時,又可補脾腎化瘀血,使之通中有補,補中有通。通過通便排除體內積蓄的毒物,達到延緩衰老、養顏的目的。
本發明藥物用於治療便秘其通便排毒的功效亦為臨床觀察所證實。據北京密雲中醫院103例系統觀察,有效率為93.48%以上。動物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對脾氣虛便秘症的療效確切,其特點是「通」的適當,「補」的平和。其既彌補了其它瀉下劑「破氣」的缺陷,又避免了象大黃之類瀉下劑易產生繼發性便秘的副作用。可作為很好的「通」、「補」保健藥品。本發明藥物經動物試驗證明對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
實施例1處方組成白朮 150克枳實 100克荷葉 60克大黃 100克芒硝 40克西洋參100克清羊參50克小紅參50克肉蓯蓉100克製備工藝上述處方中的藥物組合物,按照所述用量先將西洋參、枳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5倍量,煎煮1.5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3倍量,煎煮1小時;合併兩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35-1.40(50℃)的稠膏。將大黃粉碎成粗粉,與稠膏混合,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再加入芒硝,粉碎成細粉,混勻,裝膠囊即得,每粒膠囊裝0.4克。
實施例2處方組成白朮 240克枳實 160克荷葉 120克大黃 180克芒硝 90克西洋參180克清羊參120克小紅參120克肉蓯蓉180克製備工藝上述處方中的藥物組合物,按照所述用量先將西洋參、枳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7倍量,煎煮2.5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5倍量,煎煮2小時;合併兩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35-1.40(50℃)的稠膏。將大黃粉碎成粗粉,與稠膏混合,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再加入芒硝,粉碎成細粉,混勻,裝膠囊即得,每粒膠囊裝0.4克。
實施例3處方組成白朮 180克枳實 120克荷葉 90克大黃 150克芒硝 70克西洋參150克青羊參90克小紅參90克肉蓯蓉150克製備工藝上述處方中的藥物組合物,按照所述用量先將西洋參、枳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6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4倍量,煎煮1.5小時;合併兩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35-1.40(50℃)的稠膏。將大黃粉碎成粗粉,與稠膏混合,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再加入芒硝,粉碎成細粉,混勻,裝入1000粒膠囊即得,每粒膠囊裝0.4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排毒養顏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的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50-240份枳實 100-160份荷葉 60-120份大黃 100-180份芒硝 40-90份西洋參100-180份清羊參50-120份小紅參50-120份肉蓯蓉100-18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的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60-200份枳實 110-140份荷葉 70-100份大黃 130-170份芒硝 50-80份西洋參130-160份青羊參70-100份小紅參70-100份肉蓯蓉130-17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的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白朮 180份枳實 120份荷葉 90份大黃 150份芒硝 70份西洋參150份青羊參90份小紅參90份肉蓯蓉150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任何一種常規的藥物劑型。
5.根據權利要求4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膠囊劑、片劑、丸劑、口服液、散劑、膏劑、丹劑中的任何一種藥物劑型。
6.一種排毒養顏膠囊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按下述重量配比選取原料白朮 150-240份枳實 100-160份荷葉 60-120份大黃 100-180份芒硝 40-90份西洋參100-180份清羊參50-120份小紅參50-120份肉蓯蓉100-180份按照上述用量先將西洋參、枳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5-7倍量,煎煮1.5-2.5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3-5倍量,煎煮1-2小時;合併兩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將大黃粉碎成粗粉,與稠膏混合,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再加入芒硝,粉碎成細粉,混勻,裝膠囊,每粒膠囊裝0.4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說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煎煮時第一次加水量為生藥量的6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生藥的4倍量,煎煮1.5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說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加水煎煮前先將西洋參、積實、荷葉、白朮、清羊參、肉蓯蓉、小紅參、大黃切成飲片,再進行煎煮;兩次煎煮液合併後,真空減壓濃縮的真空度應保持在-600度以上,溫度應控制在80℃以下;濃縮膏內加入大黃粉再放入真空乾燥箱內乾燥時,真空度應在-700度以上,溫度應控制在85℃以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說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白朮 160-200份枳實 110-140份荷葉 70-100份大黃 130-170份芒硝 50-80份西洋參130-160份青羊參70-100份小紅參70-100份肉蓯蓉130-170份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說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白朮 180份枳實 120份荷葉 90份大黃 150份芒硝 70份西洋參150份青羊參90份小紅參90份肉蓯蓉15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具有排毒解毒、調補養生養顏作用的中藥複方製劑,該製劑是由白朮、枳實、荷葉、大黃、芒硝、西洋參、清羊參、小紅參、肉蓯蓉組成的藥物組合物製備而成,具有益腎健脾、通便排毒、補血化瘀、降脂養顏等作用。
文檔編號A61K33/04GK1148969SQ9610967
公開日1997年5月7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17日
發明者姜良鐸 申請人:姜良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