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堵阻臭地漏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03:36 1
專利名稱:一種防堵阻臭地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汙裝置,特別是一種防堵阻臭地漏。
目前的地漏均是由一個扣碗狀的鐵殼反扣在排水管管口的環槽中,然後在其上扣放一個鐵篦子,平時靠環槽中的水進行密封,以防排水管內的臭氣上返,而排汙時,則靠水池內的流水壓力進行排洩。
這種結構的地漏存在的缺點在於由於扣放不合適或安裝不就位往往造成不受滲漏,稍有雜物,很易造成堵塞,而經常需揭開鐵篦並用手提起地漏使存水排出,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極不衛生,因為現有地漏只有用手才能放入或移出。另外,由於地漏與水管口接觸吻合不好或由於扣放時放偏,往往形不成水封面,因此,在夏季常造成臭氣的上返。
特別是居住在樓房低層的住戶,常因汙水管堵塞後造成汙水的上返,造成汙水到處流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帶有可偏轉的蓋板的排汙通暢,可防堵阻臭的地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面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在中空的地漏殼體內鉸連有一可翻轉的蓋板,蓋板為重力偏心式,在地漏殼體內腔內凸有防止蓋板過量翻轉的擋塊和環形卡臺,地漏殼體頂部壁板上開設有濾孔,當汙水由濾孔排入地漏殼體內腔蓋板上部後,在水的壓力作用下蓋板順時針偏轉使汙水排入管道,汙水排盡後,翻轉蓋板在其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又自動恢復至原水平封閉狀態,即解決了排汙堵塞問題,又達到了阻臭和汙水上返的目的。
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結構簡單、方便可行、清潔衛生。
翻轉蓋板既可自動排汙、又可自動封閉阻止汙水管內臭氣返味及汙水上返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是由下面的實施例及其附圖實現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
圖1的A向視圖。
圖3為
圖1中可動翻板的結構圖。
圖4為圖3的B向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下面將結合附
圖1~5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在中空的殼體2內腔鉸連有一翻轉蓋板3,翻轉蓋板3將中空的殼體2分隔為上下兩個腔室,在翻轉蓋板3的兩側面的殼體2內腔對應處設置有卡臺5,中空的殼體2為下部敞口的扣碗狀,殼體2的頂部平板2A上開有濾漏孔1,參見
圖1和圖2。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還在於中空的殼體2是由頂部均勻開有濾漏孔1的平板2A和與其為一體或相吻合扣蓋的下凸的圓柱段或圓錐段筒狀殼壁2B構成,筒狀殼壁2B下端是一與排水管口相扣放的敞口2C,在敞口處2C的筒狀殼壁內壁內凸有一限位擋塊6,翻轉蓋板3通過銷軸4鉸連在筒狀殼壁2B內腔中下段,翻轉蓋板3為重力偏心式或彈簧拉回式結構。參見
圖1、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還在於與翻轉蓋板3相鉸接的銷軸4軸線處的一側是呈傾斜面半圓狀或在其外緣設置有重力附加塊7的回位面3A,翻轉蓋板3軸線的另一側為平板狀且自重小於回位面3A的開啟面3B,翻轉蓋板3的中部結合處是一與穿固於筒狀殼壁2B上的銷軸4活動套裝的軸套3C,在回位面3A的下部及開啟面3B的上部的筒狀殼壁2B內腔對應處設置有內凸的環形卡臺5。參見圖3至圖5。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還在於翻轉蓋板3是一階梯形的圓板狀或矩形板狀,回位面3A的位置高度在開啟面3B上部,回位面3A下部系連有拉簧8,3A和3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擋塊6設置在開啟面3B側下部筒狀殼壁2B的內側。參見
圖1和圖5除了採用斜面式結構以外,也可在回位面3A邊緣處設置重物7,該重物也可掛連在回位面下部。此外,在銷軸或翻轉蓋板之間可套裝上扭簧,或在回位面3A底部系連拉簧8,其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參見圖5回位面設計成由高到低的斜面狀的作用是增加回位面3A的自重,以便翻轉後能在自重作用下自動回位,其另一目的是為使流入其上部汙水能向回位面3B一側流動,以便使3B側水的容積空間增大,當其上水的壓力大於回位面自重作用力時則可自動實現翻轉洩汙。兩個面的高度位置差的設計原理也是為此目的服務的,如採用附連重物7和系連彈簧8的翻轉結構,回位面3A可為平面形狀。
環狀內凸的卡臺5是筒狀殼壁2B的一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回位面3B下翻和阻止開啟面上翻。起到了平時的自動接觸封閉作用,故臭氣不能上返,如果有汙水上返,則首先與開啟面下部接觸並對其產生向上作用力,但由於環形卡臺5和翻轉蓋板3之間的巧妙設計,合理配置,會使翻轉蓋板3越壓越緊,以實現可靠的密封,防止了低住層居民因下水管堵塞而產生的汙水返冒現象。
圖1所示的殼壁上段為錐段狀,是便於水的匯流並與現有地漏孔相配置,圖5所示的是殼體為圓殼扣碗狀的一種形式,殼體2的頂部面可以與地漏下部殼體作成一體的,也可是一塊單獨的開有孔洞的濾篦,以便於清洗內部。
其工作原理是當汙水由水池注入殼壁內並達到一定量時,蓋板則順時針打開,汙水由開啟面一側排出,然後在回位面自重作用下自動恢復原水平封閉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防堵阻臭地漏,其特徵在於在中空的殼體2內腔鉸連有一翻轉蓋板3,翻轉蓋板3將中空的殼體2分隔為上下兩個腔室,在翻轉蓋板3的兩側面的殼體2內腔對應處設置有卡臺5,中空的殼體2為下部敞口的扣碗狀,殼體2的頂部平板2A上開有濾漏孔1。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徵在於中空的殼體2是由頂部均勻開有濾漏孔1的平板2A和與其為一體或相吻合扣蓋的下凸的圓柱段或圓錐段筒狀殼壁2B構成,筒狀殼壁2B下端是一與排水管口相扣放的敞口2C,在敞口處2C的筒狀殼壁內壁內凸有一限位擋塊6,翻轉蓋板3通過銷軸4鉸連在筒狀殼壁2B內腔中下段,翻轉蓋板3為重力偏心式或彈簧拉回式結構。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徵在於與翻轉蓋板3相鉸接的銷軸4軸線處的一側是呈傾斜面半圓狀或在其外緣設置有重力附加塊7的回位面3A,翻轉蓋板3軸線的另一側為平板狀且自重小於回位面3A的開啟面3B,翻轉蓋板3的中部結合處是一與穿固於筒狀殼壁2B上的銷軸4活動套裝的軸套3C,在回位面3A的下部及開啟面3B的上部的筒狀殼壁2B內腔對應處設置有內凸的環形卡臺5。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徵在於翻轉蓋板3是一階梯形的圓板狀或矩形板狀,回位面3A的位置高度在開啟面3B上部,回位面3A下部系連有拉簧8,3A和3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擋塊6設置在開啟面3B側下部筒狀殼壁2B的內側。
專利摘要一種防堵防臭地漏,在中空的地漏殼體內鉸連有一可翻轉的蓋板,蓋板為重力偏心式,在地漏殼體內腔內凸有防止蓋板過量翻轉的擋塊和環形卡臺,地漏殼體頂部壁板上開設有濾孔,當汙水由濾孔排入地漏殼體內腔蓋板上部後,在水的壓力作用下蓋板順時針偏轉使汙水排入管道,汙水排盡後,翻轉蓋板在其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又自動恢復至原水平封閉狀態,即解決了排汙堵塞問題,又達到了阻臭和汙水上返的目的。
文檔編號E03C1/28GK2122179SQ9222306
公開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30日
發明者沙蘊彰 申請人:沙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