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07:06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煤、建材、化工、冶金、有色金屬氧化鋁等行業的物料過濾設備,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
現有技術眾所周知,目前選煤、建材、化工、冶金等行業廣泛使用的過濾設備主要有轉鼓式、折帶式、盤式過濾機。轉鼓式、折帶式過濾機均設有專門的攪拌機構,且普遍存在著佔地面積大,生產效率低,濾餅附液量高,設備維修量大,維修費高等缺點。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使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又高效節能。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新型盤式過濾機,由電機、中心軸、槽體、圓盤等組成,在該盤式過濾機的右側安裝有電機,電機通過減速器連接中心軸,由電機帶動中心軸運動;中心軸上固定有數塊互不相通的扇形板,扇形板的夾緊依靠數個弧形槽鋼組成的導軌將扇形板連成一個封閉的圓環;在槽體的底部裝有快速放料閥;槽體下部為單槽排列,上部為全槽連通,槽體的前後邊緣處裝有控制扇形板偏擺的導向裝置。
該盤式過濾機的中心軸採用異形軸焊接結構,其中心為一鋼管,上面立著焊有數塊鋼板,在每兩塊鋼板上又搭焊有一塊鋼板,組成一個可流通扇形板內濾液的過濾腔;在弧形槽鋼上裝有數個翼;快速放料閥採用連杆傳動。
由於採用了如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越性該盤式過濾機技術先進,處理量高,工作可靠性好,既能防止物料沉澱,又徹底解決了扇形板偏擺問題,使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又高效節能,不需要獨立的攪拌裝置,佔地面積小,維修使用方便。
圖1是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的扇形板組合示意圖。
圖中1-快速放料閥,2-單槽,3-扇形板,4-電機,5-中心軸,6-導向裝置,7-槽體,8-弧形槽鋼,9-翼。
具體實施例如圖1、2中所示,在該盤式過濾機的右側安裝有電機(4),電機(4)通過減速器連接中心軸(5),由電機(4)帶動中心軸(5)運動,中心軸(5)採用異形軸焊接結構,其中心為一鋼管,上面立著焊有數塊鋼板,在每兩塊鋼板上又搭焊有一塊鋼板,組成一過濾腔,這個過濾腔可流通扇形板(3)內的濾液,中心軸(5)上固定有數塊互不相通的扇形板(3),扇形板(3)的夾緊依靠數個弧形槽鋼(8)組成的導軌將扇形板(3)連成一個封閉的圓環,在弧形槽鋼(8)上裝有數個翼(9),中心軸(5)旋轉時帶動扇形板(3)在槽體(7)內轉動,翼(9)在扇形板(3)轉動時起攪拌作用,在槽體(7)的底部裝有快速放料閥(1),快速放料閥(1)採用連杆傳動,槽體(7)下部為單槽(2)排列,上部為全槽連通,槽體(7)的前後邊緣處裝有控制扇形板(3)偏擺的導向裝置(6)。
該盤式過濾機採用的槽體(7)下部為單槽(2)排列,上部為全槽連通的方式,不僅保證了液面的高度一致,同時增強了過濾機的攪拌性能;扇形板(3)材料為聚丙烯,疏水性好,開孔率高,耐腐蝕,重量輕,便於更換;扇形板(3)依靠弧形槽鋼(8)的夾緊有效地保證了整個盤面的平面度;由於槽體(7)內沒有攪拌裝置,物料特別是氫氧化鋁很容易沉澱,快速放料閥(1)的成功應用防止了物料沉澱、結疤及堵料口的問題;中心軸(5)為異形軸焊接結構,剛性好,開口面積大,濾液通過量大,重量輕,製造工藝簡單,由於中心軸(5)採用了新加工工藝,使得扇形板(3)裝配後偏擺量小,主軸密封性好;快速放料閥(1)採用連杆傳動,減少了電機的數量,降低了功耗,同時方便了操作。
該盤式過濾機可廣泛使用於選煤、建材、化工、冶金、環保等行業,在有色金屬行業氧化鋁的過濾脫水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由電機、中心軸、槽體、圓盤等組成,其特徵在於在該盤式過濾機的右側安裝有電機(4),電機(4)通過減速器連接中心軸(5),由電機(4)帶動中心軸(5)運動;中心軸(5)上固定有數塊互不相通的扇形板(3),扇形板(3)的夾緊依靠數個弧形槽鋼(8)組成的導軌將扇形板(3)連成一個封閉的圓環;在槽體(7)的底部裝有快速放料閥(1);槽體(7)下部為單槽(2)排列,上部為全槽連通,槽體(7)的前後邊緣處裝有控制扇形板(3)偏擺的導向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其特徵在於該盤式過濾機的中心軸(5)採用異形軸焊接結構,其中心為一鋼管,上面立著焊有數塊鋼板,在每兩塊鋼板上又搭焊有一塊鋼板,組成一個可流通扇形板內濾液的過濾腔;在弧形槽鋼(8)上裝有數個翼(9);快速放料閥(1)採用連杆傳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盤式過濾機,可廣泛使用於選煤、建材、化工、冶金、環保等行業,在有色金屬行業氧化鋁的過濾脫水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本實用新型擺脫了傳統過濾機的攪拌模式,使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高效節能,該盤式過濾機既能防止物料沉澱,又徹底解決了扇形板偏擺問題。
文檔編號B01D33/21GK2636949SQ03284050
公開日2004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5日
發明者劉芹, 畢淑傑, 潘劭雍, 王紹東, 劉景蘭, 袁亦揚, 夏新潮 申請人:中信重型機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