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0:34:06 2
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其結構包括彈性上緊固帶、彈性膝蓋緊固帶和彈性下緊固帶,上緊固帶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與下緊固帶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通過尼龍粘扣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於加工、操作方便、鬆緊可調、固定牢固等特點,有效的解決了大隱靜脈手術後彈力繃帶操作複雜,鬆緊度不易控制及容易脫落、卷邊等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下肢大隱靜脈曲張多採用手術治療,主要的手術方式是: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加剝脫術。手術後患者的患肢需要加壓包紮兩周,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是用彈力繃帶加壓纏繞包紮,用彈力繃帶的缺點是:1)患者手術後需要用彈力繃帶自腳踝部一圈一圈的加壓纏繞至大腿根部,非常費時。因為患者還是處在麻醉狀態,所以在纏繃帶時還需要一個人抬起患者的下肢,非常費力;2)繃帶鬆緊度很難把握,過緊或者過松都需要重新進行纏繞包紮;3)彈力繃帶很容易出現脫落或者卷邊現象,尤其是大腿根或者膝蓋部,因為患者術後24-48小時後是需要下床活動的,大多數患者稍一活動彈力繃帶就會出現脫落或者卷邊的現象;4)患者在術後第三天刀口換藥時,換藥醫師需要兩人才能完成。一人抬腿,一人解彈力繃帶,換完藥還需要兩人配合再一圈圈纏上,浪費人力。彈力繃帶大多不能重複利用,換完藥後需要重新更換新繃帶,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患者刀口拆線時同樣出現這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操作方便、鬆緊可調、固定牢固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包括彈性上緊固帶、彈性膝蓋緊固帶和彈性下緊固帶,上緊固帶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與下緊固帶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通過尼龍粘扣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
[0005]所述的上緊固帶的頂部設置有上緣,上緣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上緣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掛鈎帶上設置有與掛扣配合的掛鈎;下緊固帶的底部設置有下緣,下緣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下緣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掛鈎帶上設置有與掛扣配合的掛鈎;膝蓋緊固帶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條配合帶,配合帶上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膝蓋緊固帶的另一側設置有加長掛鈎帶,加長掛鈎帶上設置有掛鈎。
[0006]所述的加長掛鈎帶的數量與配合帶的數量相同。
[0007]所述的上緣的厚度是上緊固帶厚度的兩倍,下緣的厚度是下緊固帶的兩倍。
[0008]所述的上固定帶頂部通過連接帶與腰部固定帶連接。
[0009]所述的連接帶為長度可調節的條形帶體。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於加工、操作方便、鬆緊可調、固定牢固等特點,有效的解決了大隱靜脈手術後彈力繃帶操作複雜,鬆緊度不易控制及容易脫落、卷邊等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附圖1為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上緊固帶,2、膝蓋緊固帶,3、下緊固帶,4、上緣,5、下緣,6、連接帶,7、腰部固定帶,8、掛扣,9、掛鈎帶,10、掛鈎,11、尼龍粘扣,12、加長掛鈎帶,13、配合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實施例1: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結構包括彈性上緊固帶1、彈性膝蓋緊固帶2和彈性下緊固帶3,上固定帶I頂部通過連接帶6與腰部固定帶7連接,連接帶6為長度可調節的條形帶體;上緊固帶I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2與下緊固帶3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11,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通過尼龍粘扣11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
[0017]上緊固帶I的頂部設置有上緣4,上緣4的厚度是上緊固帶I厚度的兩倍,上緣4的一側設置有一排掛扣8,上緣4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下緊固帶3的底部設置有下緣5,下緣5的厚度是下緊固帶3的兩倍,下緣5的一側設置有一排掛扣8,下緣5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膝蓋緊固帶2的一側設置有一條配合帶13,配合帶13上設置有一排掛扣8,膝蓋緊固帶2的另一側設置有加長掛鈎帶12,加長掛鈎帶12上設置有掛鈎10,加長掛鈎帶12的數量與配合帶13的數量相同並對應配合。
[0018]實施例2:
[001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結構包括彈性上緊固帶1、彈性膝蓋緊固帶2和彈性下緊固帶3,上固定帶I頂部通過連接帶6與腰部固定帶7連接,連接帶6為長度可調節的條形帶體;上緊固帶I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2與下緊固帶3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11,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通過尼龍粘扣11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
[0020]上緊固帶I的頂部設置有上緣4,上緣4的厚度是上緊固帶I厚度的兩倍,上緣4的一側設置有二排掛扣8,上緣4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下緊固帶3的底部設置有下緣5,下緣5的厚度是下緊固帶3的兩倍,下緣5的一側設置有二排掛扣8,下緣5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膝蓋緊固帶2的一側設置有二條配合帶13,配合帶13上設置有二排掛扣8,膝蓋緊固帶2的另一側設置有加長掛鈎帶12,加長掛鈎帶12上設置有掛鈎10,加長掛鈎帶12的數量與配合帶13的數量相同並對應配合。
[0021]實施例3:
[002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結構包括彈性上緊固帶1、彈性膝蓋緊固帶2和彈性下緊固帶3,上固定帶I頂部通過連接帶6與腰部固定帶7連接,連接帶6為長度可調節的條形帶體;上緊固帶I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2與下緊固帶3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11,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通過尼龍粘扣11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
[0023]上緊固帶I的頂部設置有上緣4,上緣4的厚度是上緊固帶I厚度的兩倍,上緣4的一側設置有三排掛扣8,上緣4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下緊固帶3的底部設置有下緣5,下緣5的厚度是下緊固帶3的兩倍,下緣5的一側設置有三排掛扣8,下緣5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9,掛鈎帶9上設置有與掛扣8配合的掛鈎10 ;膝蓋緊固帶2的一側設置有三條配合帶13,配合帶13上設置有三排掛扣8,膝蓋緊固帶2的另一側設置有加長掛鈎帶12,加長掛鈎帶12上設置有掛鈎10,加長掛鈎帶12的數量與配合帶13的數量相同並對應配合。
[0024]使用方法:將上緊固帶1、膝蓋緊固帶2和下緊固帶3分別對應大腿、膝蓋和小腿的部位,通過尼龍粘扣11粘接使得上緊固帶I和下緊固帶3分別緊固在大腿和小腿上,通過上緣4、下緣5上的掛鈎10與掛扣8之間的配合,調整鬆緊度;膝蓋部分的加長掛鈎帶12與配合帶13通過掛鈎10與掛扣8之間的配合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I通過連接帶6與腰部固定帶7連接,腰部固定帶7系在腰部可有效的避免固定帶出現脫落或者卷邊的現象。
[0025]通過上面【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容易的實現本實用新型。但是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的幾種【具體實施方式】。在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任意組合不同的技術特徵,從而實現不同的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包括彈性上緊固帶、彈性膝蓋緊固帶和彈性下緊固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緊固帶的底部通過膝蓋緊固帶與下緊固帶連接在一起,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應的尼龍粘扣,上緊固帶和下緊固帶通過尼龍粘扣粘接後構成倒錐形的筒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緊固帶的頂部設置有上緣,上緣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上緣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掛鈎帶上設置有與掛扣配合的掛鈎;下緊固帶的底部設置有下緣,下緣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下緣的另一側設置有掛鈎帶,掛鈎帶上設置有與掛扣配合的掛鈎;膝蓋緊固帶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條配合帶,配合帶上設置有至少一排掛扣,膝蓋緊固帶的另一側設置有加長掛鈎帶,加長掛鈎帶上設置有掛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長掛鈎帶的數量與配合帶的數量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緣的厚度是上緊固帶厚度的兩倍,下緣的厚度是下緊固帶的兩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固定帶頂部通過連接帶與腰部固定帶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隱靜脈術後彈力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帶為長度可調節的條形帶體。
【文檔編號】A61F13/00GK204207911SQ201420650948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4日
【發明者】孫佔鋒, 單麗麗, 李元豔, 高麗華 申請人:孫佔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