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28:36 1
專利名稱: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載機,具體地說是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
背景技術:
裝載機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柳工50型裝載機,該機自重17.5噸,動力250馬力,工作時常出現兩前輪原地打滑,兩後輪懸空現象。其它10、15、30、40型裝載機和拖拉機式的裝載機均不能直接將板結的土取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將板結的土破碎後再裝載的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技術改進方案如下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包括裝載機,其特徵在於A、在裝載機機架前部上側設有固定座,通過固定座連接著挖土動臂;B、挖土動臂為鏟形式框架,其前部設有與鏟鬥平行的挖土軸,挖土軸上均布著挖土刀;C、挖土動臂中部通過橫梁設有電動機;傳動軸通過過渡橫梁設於挖土動臂上,且垂直與挖土軸,傳動軸一端設有齒輪10,與齒輪10嚙合的齒輪11設於挖土軸上;傳動軸另一端通過帶傳動機構與電動機連接;D、挖土動臂後部設有舉升軸,舉升油缸一端設於舉升軸上,另一端設於裝載機機架上,舉升油缸與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所述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為具有三個操縱杆的多路換向閥;E、柴油機設於裝載機機架後部,柴油機底部機架上設有發電機,發電機通過帶傳動機構與柴油機連接。
所述挖土軸為旋耕機軸,挖土刀呈90度交錯均布在挖土軸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裝載機的改進,既可實現普通的裝載作業,還可方便地對板結土進行挖掘、裝載。該機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包括裝載機,在裝載機機架前部上側有固定座3,通過固定座3連接著挖土動臂4;挖土動臂4為鏟形式框架,挖土動臂4前部裝有與鏟鬥平行的挖土軸8,挖土軸8為旋耕機軸,挖土刀9呈90度交錯均勻安裝在挖土軸8上。
挖土動臂4中部通過橫梁安裝著電動機5;傳動軸7通過過渡橫梁安裝在挖土動臂上,且垂直與挖土軸8,傳動軸7一端安裝著齒輪10,與齒輪10嚙合的齒輪11安裝在挖土軸8上;傳動軸7另一端通過帶傳動機構與電動機5連接。
挖土動臂後部安裝有舉升軸12,舉升油缸6一端安裝於舉升軸上,另一端安裝於裝載機機架上,舉升油缸6與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連通。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為具有三個操縱杆的多路換向閥,除能完成原兩項功能外,還能實現操縱挖土使用機構工作。
柴油機安裝於裝載機機架後部,與變矩器隔開一定距離,以便安裝皮帶盤,柴油機底部機架上安裝發電機1,發電機1通過帶傳動機構2與柴油機連接,發電機1通過導線連接著電動機5。採用這一安裝方式,可去掉原車後面配重鐵,相應延長後車架,來安裝原車水箱及散熱器。
當裝載機需要前行時,通過舉升油缸將挖土動臂機構舉起,當鏟鬥齒快接近取土區時,停止前進;當遇到板結土,需要挖掘時,開動電動機5,在帶傳動機構和齒輪10、11作用下挖土軸8旋轉,挖土刀9旋刨挖土,下降速度視地壤板結情況而定,入土深度視取土層高度而定;當挖下的土快填滿鏟鬥時,切斷挖土動力,舉起挖土動臂機構,開始前進並操縱鏟鬥上翻,直至裝滿為止。
本實用新型可從事3米以上高度的斷面取土;平面取土,可邊挖邊前進,並起到推平作用;深度取土,先將鏟鬥下傾3-5度,邊下降挖土動臂機構邊前進,逐漸挖深到理想程度。
權利要求1.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包括裝載機,其特徵在於A、在裝載機機架前部上側設有固定座,通過固定座連接著挖土動臂;B、挖土動臂為鏟形式框架,其前部設有與鏟鬥平行的挖土軸,挖土軸上均布著挖土刀;C、挖土動臂中部通過橫梁設有電動機;傳動軸通過過渡橫梁設於挖土動臂上,且垂直與挖土軸,傳動軸一端設有齒輪10,與齒輪10嚙合的齒輪11設於挖土軸上;傳動軸另一端通過帶傳動機構與電動機連接;D、挖土動臂後部設有舉升軸,舉升油缸一端設於舉升軸上,另一端設於裝載機機架上,舉升油缸與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所述裝載機的多路換向閥為具有三個操縱杆的多路換向閥;E、柴油機設於裝載機機架後部,柴油機底部機架上設有發電機,發電機通過帶傳動機構與柴油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挖土軸為旋耕機軸,挖土刀呈90度交錯均布在挖土軸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挖掘機構的裝載機。特點是在裝載機機架前部設有由挖土動臂、電動機、帶傳動機構和齒輪傳動機構組成的挖土動臂機構,電動機安裝在柴油機底部,通過帶傳動機構與柴油機連接傳動。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裝載機的改進,既可實現普通的裝載作業,還可方便地對板結土進行挖掘、裝載。該機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E02F3/04GK2703038SQ20042002600
公開日2005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31日
發明者朱遠華 申請人:朱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