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膜的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1:20:0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膜的輸送裝置,尤其可應用於灌裝機中輸送容器蓋膜。
背景技術:
傳統的膜輸送裝置,放膜裝置由制動器控制,放膜裝置由後道工序拉著送膜,薄膜輸送頻繁制動,當新膜卷換上時,前後膜卷之間的銜接工作比較困難,造成膜的浪費。
傳統的膜輸送裝置,張緊力靠張緊輥本身重力,當張緊輥位於上端時,制動器鬆開,當張緊輥位於下端時,制動器制動,放膜裝置停止送膜。此張緊方式當制動器鬆開放膜時,位於上端的張緊輥會有一個向下的衝擊力,張緊力很難保證恆定,膜容易變形,對於灌裝機中的容器蓋膜來說,會導致其圖形形狀、位置發送變化,影響封蓋外觀質量。而且由於張緊力等於張緊輥本身重力,所以張緊輥一般只能垂直方向滑動安裝,安裝方式受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膜的輸送裝置,能夠方便接膜操作,提高接膜質量。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膜的輸送裝置,其設置有放膜機構、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膜的輸送裝置在所述放膜機構之後設置接膜機構,在所述接膜機構之後設置所述張緊機構;
所述接膜機構提供有接膜的工作面,所述接膜機構還對應於所述工作面設置吸膜機構,用於固定進行連接的膜。
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採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放膜機構連接動力設備。
所述工作面是面向前方的,且在所述接膜機構處所述膜的輸送路線被U型返回而進入張緊機構。
所述接膜機構在其前端和後端分別設置導膜輥,使被輸送的膜進入接膜機構和離開接膜機構時都被改變方向。
其對應所述工作面的中部設置橫向裁膜機構,切齊前卷膜的膜尾端和後卷膜的膜前端。
所述橫向裁膜機構包括橫向切刀和所述工作面上的與橫向切刀配合的供橫向切刀穿過的橫向條形孔。
吸膜機構在所述工作面的背後設置吸膜氣腔,並在工作面上設置與吸膜氣腔相通的吸氣孔。
所述吸膜機構設置有前吸膜氣腔和後吸膜氣腔,工作面上設置與吸膜氣腔相通的吸氣孔,前吸膜氣腔的吸氣孔和後吸膜氣腔的吸氣孔之間設置供橫向切刀穿過的橫向條形孔。
所述張緊機構包括張緊輥以及氣動元件,張緊輥向著張緊膜的方向的運動由氣動元件驅動,張緊輥向著與張緊膜的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運動依靠膜輸送時的拉力。
所述氣動元件的進氣管路上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由控制機構控制,所述電磁閥用於控制膜的張緊力的大小。
所述張緊機構設置有前接近開關和後接近開關,所述前接近開關對應張緊輥向前的極限位置,所述後接近開關對應張緊輥向後的極限位置,控制機構根據前感應機構和後感應機構所提供的信號控制是否向氣動元件提供壓縮空氣以及所述動力設備是否工作。
由於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接膜操作非常方便,提高接膜質量,減少膜的損耗;本實用新型通過主動送膜既能方便接膜操作,而且放膜機構勻速不間斷轉動,無需頻繁制動,能和本實用新型的張緊機構配合,將張力控制在最佳範圍。本實用新型的張緊機構所提供的張緊力不依賴於張緊輥的自身重力,採用氣動控制,張緊力可調,自動化程度高,張緊機構的安裝位置靈活,可節省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工作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從一個方向觀察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從另一個方向觀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膜的輸送裝置,其設置有放膜機構、張緊機構,所述膜的輸送裝置在所述放膜機構之後設置接膜機構,在所述接膜機構之後設置所述張緊機構。在圖1中附圖標號100為所要輸送的膜,其膜卷穿在放膜機構的輥筒3上,所述放膜機構連接動力設備101,比如驅動電機,使輥筒3成為主動輥筒,能夠主動送膜。
所述接膜機構提供有接膜的工作面2,所述接膜機構還對應於所述工作面設置吸膜機構,用於固定進行連接的膜。
如圖所示,所述工作面2是面向前方的,所述接膜機構在其前端和後端分別設置導膜輥21、22,使被輸送的膜100進入接膜機構和離開接膜機構時都被改變方向,膜的輸送路線被U型返回而進入所述張緊機構。這樣,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接膜操作十分方便,而且使本實用新型在接膜機構與張緊機構之間的銜接結構更加簡單。
所述接膜機構對應所述工作面2的中部設置橫向裁膜機構,用於在換膜卷時,切齊前卷膜的膜尾端和後卷膜的膜前端。
所述橫向裁膜機構包括橫向切刀23和所述工作面上的與橫向切刀23配合的供橫向切刀穿過的橫向條形孔24。
吸膜機構在所述工作面的背後設置吸膜氣腔25,吸膜氣腔分前吸膜氣腔和後吸膜氣腔,前吸膜氣腔和後吸膜氣腔可以是相通的或不相通的,優選為不相通。在工作面上設置與吸膜氣腔相通的吸氣孔20。前吸膜氣腔的吸氣孔20和後吸膜氣腔的吸氣孔20之間設置所述橫向條形孔24。
前吸膜氣腔用於吸附剛用完膜卷的膜後端,後吸膜氣腔用於吸附新換上膜卷的膜前端,切刀23在橫向條形孔24內移動,將新換上膜卷的膜前端和剛用完膜卷的膜後端裁切,使前後兩膜平整對齊,用膠布將對齊後的膜粘合,接膜完成。此接膜機構在保證平整度的基礎上能有效提高接膜的速度。
所述張緊機構包括張緊輥1以及氣動元件11,氣動元件的活塞杆110由壓縮空氣驅動伸出,而使張緊輥被驅動向著張緊膜的方向的運動,張緊輥向著與張緊膜的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運動依靠膜輸送時的拉力。
所述氣動元件11的進氣管路上設置有電磁閥,使得張緊機構可調,所述電磁閥由控制機構控制打開時機,或進一步控制其開度,所述電磁閥通過調節氣動元件11的進氣而控制膜的張緊力的大小,自動化程度高。
所述張緊機構設置有前接近開關12和後接近開關13,所述前接近開關對應所述張緊輥1前極限位置,所述後接近開關對應所述張緊輥1後極限位置,控制機構根據前感應機構和後感應機構所提供的信號控制是否向氣動元件11提供壓縮空氣以及所述動力設備101是否工作。
所述接近開關也可由其它的傳感器替代。當張緊輥靠近接近後接近開關13處,控制機構控制電磁閥關閉,壓縮空氣停止進入;當張緊輥靠近接近前接近開關12處,控制機構控制動力設備101停止工作;接近開關12起保護作用,正常運行時,張緊輥一直處於接近開關12與接近開關13之間。
所述張緊輥1通過連接件和滑塊14連接,所述滑塊14和前後方向的軌道15滑動連接,所述滑塊14還和所述氣動元件的活塞杆連接。
軌道15固定在支架16上,氣動元件伸縮帶動滑塊移動,張緊輥跟著滑塊一起移動。壓縮空氣驅動氣缸活塞杆的伸出,活塞杆的返回是靠蓋膜輸送時的拉力,這樣可以保證蓋膜一直處於張緊狀態,電磁閥控制張緊力的大小,薄膜張力均勻。
所述氣動元件也可以是無杆氣缸,則滑塊14可通過連接部件和氣缸的活塞連接,張緊輥這樣也能被驅動而向著張緊膜的方向的運動。
本實用新型中,放膜機構增加一動力勻速不間斷送膜,張緊機構薄膜張緊採用氣動控制,後道工序不需送膜時,壓縮空氣驅動氣動元件活塞杆110伸出,帶動張緊輥1動作,使膜一直處於被張緊狀態;送膜時後道工序拉著薄膜輸送, 膜的拉力帶動活塞杆收縮,這樣可以保證膜一直處於張緊狀態。由於採用氣動柔性控制,薄膜張力均勻,電磁閥可控制張緊力的大小,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張緊機構的安裝方式自由(水平、垂直、或傾斜),可節省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