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壺塞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2:47:31 1
專利名稱:一種壺塞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製造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熱水壺壺塞結構的技術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與熱水壺配套使用的壺塞大多數是採用木質材料實心形成的,壺塞緊密地塞在熱水壺後,由於緊密密封容易造成熱水壺內氣壓過大,再者,在使用熱水壺時,需要撥下壺塞才能倒水,使用不方便。因此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構思緊湊,可以方便倒水,既能達到保溫作用又不會造成熱水壺內氣壓過高的壺塞結構是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構思緊湊,可以方便倒水,既能達到保溫作用又不會造成熱水壺內氣壓過高的壺塞結構。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壺塞結構,該壺塞結構包括帶有通孔的壺塞本體,所述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所述的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所述的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當使用者使用熱水壺倒水時,傾斜的壺塞使T形件在活動的空間內活動,並使T形件上端蓋合壺塞通孔出現間隙,使水流出來,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設有出水口,流出來的水通過出水口倒出。所述的壺塞本體外周套有密封膠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同時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和出水口,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倒出開水,當熱水瓶豎直放好後,T形件復位,使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實現保溫作用,當熱水壺氣壓過大時,壓力頂起T形件使之洩壓,其結構簡單,構思巧妙,非常方便實用。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I及附圖2所示,本實用施例公開了一種壺塞結構,該壺塞結構包括帶有通孔2的壺塞本體1,所述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3。所述的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所述的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4,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當使用者使用熱水壺倒水時,傾斜的壺塞使T形件在活動的空間內活動,並使T形件上端蓋合壺塞通孔出現間隙,使水流出來,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設有出水口 5,流出來的水通過出水口倒出。所述的壺塞本體外周套有密封膠圈,以密封壺塞與熱水壺之間。本實用新型在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同時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和出水口,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倒出開水,當熱水瓶豎直放好後,T形件復位,使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實現保溫作用,當熱水壺氣壓過大時,壓力頂起T形件使之洩壓,其結構簡單,構思巧妙,非常方便實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壺塞結構,包括帶有通孔(2)的壺塞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壺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壺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4),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設有出 水口(5)。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壺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壺塞本體外周套有密封膠圈(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壺塞結構,包括帶有通孔的壺塞本體,壺塞本體的通孔內設有用於控制壺塞開啟或閉合的T形件,T形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壺塞本體上方設有塞帽,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形成有用於T形件上下鬆動的活動空間,當使用者使用熱水壺倒水時,傾斜的壺塞使T形件在活動的空間內活動,並使T形件上端蓋合壺塞通孔出現間隙,使水流出來,塞帽與壺塞本體之間設有出水口,流出來的水通過出水口倒出,當熱水瓶豎直放好後,T形件復位,使其上端蓋合於壺塞本體的通孔上方,實現保溫作用,當熱水壺氣壓過大時,壓力頂起T形件使之洩壓,其結構簡單,構思巧妙,非常方便實用。
文檔編號A47J41/02GK202375927SQ20112037828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黃向榮 申請人:黃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