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噴吹管鑽孔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2:49: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定位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噴吹管鑽孔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越來越凸顯出來,尤其是近兩年的霧霾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降低燃煤電廠汙染排放是我國現階段環境治理的一個重點,除塵器是電廠降低粉塵排放的重要一環,而其中電袋複合除塵器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袋區噴吹系統是此設備關鍵部件之一,噴吹管的質量直接影響除塵器的運行效果。噴吹管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孔需要加工,孔的間距及在一條直線上的誤差要求較高,而現有技術通過加工工序劃線、鑽孔很難保證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噴吹管鑽孔定位裝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工作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噴吹管鑽孔定位裝置,包括槽鋼底板,所述槽鋼底板上設有兩排整齊排列的定位孔,所述槽鋼底板上設有擋塊、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所述擋塊和第一夾持塊分別與槽鋼底板固定連接,第二夾持塊在槽鋼底板上可移動,所述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結構相同,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的中間均設有開孔,所述開孔由上端的矩形部和下端的V形部對接而成,且V形部的尖端朝下,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頂部和第二夾持塊的頂部均設有豎直向下的緊固螺栓孔,所述緊固螺栓孔中安裝有緊固螺栓,所述第二夾持塊的下端側面固定連接有兩個並排設置的定位銷,且兩個定位銷之間的間距與同一排定位孔之間的間距相等。
所述擋塊和第一夾持塊之間的槽鋼底板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支撐塊。
所述支撐塊的頂部設有開口朝上的V形凹槽,且V形凹槽的尖端底與開孔的V形部尖端底在同一條直線上。
所述V形凹槽的尖端夾角為120°,開孔的V形部尖端夾角也為120°。
所述擋塊為L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裝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工作效率高,其中支撐塊的V形凹槽尖端與開孔的V形部尖端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能夠保證噴吹管在鑽孔的時候保持穩定性,防止噴吹管在鑽孔的過程中發生轉動或移動,降低鑽孔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A-A剖面圖;
圖4為圖2的B-B剖面圖;
圖5為圖2的C-C剖面圖;
圖6為圖5的左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噴吹管鑽孔定位裝置,包括槽鋼底板1,所述槽鋼底板1上設有兩排整齊排列的定位孔2,所述槽鋼底板1上設有擋塊4、第一夾持塊5、第二夾持塊6,所述擋塊4為L形,所述擋塊4和第一夾持塊5分別與槽鋼底板1固定連接,第二夾持塊6在槽鋼底板1上可移動,所述擋塊4和第一夾持塊5之間設有間距,且擋塊4和第一夾持塊5之間的槽鋼底板1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支撐塊10。如圖3、圖8所示,所述支撐塊10的頂部設有開口朝上的V形凹槽11,所述V形凹槽11的尖端夾角為120°。
如圖4、圖5、圖7所示,所述第一夾持塊5和第二夾持塊6結構相同,第一夾持塊5和第二夾持塊6的中間均設有開孔7,所述開孔7由上端的矩形部和下端的V形部對接而成,且V形部的尖端朝下,V形部尖端夾角也為120°,且V形凹槽11的尖端底與開孔7的V形部尖端底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能夠保證噴吹管12在鑽孔的過程中保持平穩,減小鑽孔過程中的誤差。如圖6所示,所述第一夾持塊5的頂部和第二夾持塊6的頂部均設有豎直向下的緊固螺栓孔8,所述緊固螺栓孔8中安裝有緊固螺栓9。所述第二夾持塊6的下端側面固定連接有兩個並排設置的定位銷3,且兩個定位銷3之間的間距與同一排定位孔2之間的間距相等。
使用時,將第一夾持塊5點焊在槽鋼底板1上,保證第一夾持塊5點焊在立鑽的中心軸線上,將第二夾持塊6下端的定位銷3插入到定位孔中,將噴吹管12依次從第二夾持塊6上的開孔7及第一夾持塊5上的開孔7中穿過,放置在支撐塊10的V形凹槽11上和開孔7的V形部上,並將噴吹管12的一端端部靠緊擋塊4,此時用緊固螺栓9從緊固螺栓孔8中穿過並上緊,將噴吹管12固定,啟動轉床對噴吹管12進行鑽孔操作,待一個孔加工完成後將定位銷3和第二夾持塊6從定位孔2中拔出,將定位銷3和第二夾持塊6插入到下一組定位孔2中,進行下一個循環的操作,如此反覆,直到噴吹管12上所有的孔都加工完畢。
本專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的話,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第一」、「第二」的使用僅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上述詞語並沒有特殊的含義。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