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已有的供暖系統增加供冷功能的改造方法
2023-04-25 02:43:21 1
專利名稱:利用已有的供暖系統增加供冷功能的改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適於現已有集中供暖功能的住宅樓和辦公樓,經對原系統改造後,使其具有集中供冷的功能。
現在我國民用住宅樓和普通辦公樓一般僅具有集中供暖系統,在夏季多採用電風扇防暑降溫。目前也有少量用戶安裝了窗式空調器製冷,顯然空調器比電風扇防暑效果好。但有兩個明顯的原因阻礙空調器的普及,一是投資高,其二是用電量大。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利用住宅樓及辦公樓已有的供暖系統,實現少用電,少投資的夏季集中供冷的改造方法。
本發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已有的鍋爐(或熱交換器的二次水)的供、回水管道上並聯聯接冷水機組,利用已有的暖氣管路做為冷凍水循環管路,再相應增加一套冷卻水循環系統。房間內的散熱器上相應增加a、凝結水盤。b、小功率風機。c、局部保溫,其它不作任何變動。
下面結合附圖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圖一為通常的供暖系統示意圖。
圖二為增加了供冷功能後的系統示意圖。
如圖一鍋爐(或熱交換器)(6)為熱源。打開閥門(5),熱水循環泵(4)將熱水送入分水器(7),然後分送各房間的散熱器(8),散出熱量的水回到集水器(9),經過濾器(3)回到循環泵(4)的吸入口,再送入熱源(6)加熱完成系統循環。當系統缺水時,由膨脹水箱(10)控制補水泵(2)由軟水裝置(1)向系統中補水。
如圖二增加供冷功能後,原供暖系統不變。以冷水機組(12)為冷源,此時關閉閥門(5),打開閥門(11),由冷水機組(12)產生的冷凍水與上述熱水流動過程完全一樣,從而將冷量送入各個房間。另外增加一套冷卻水循環系統,即由冷卻水循環泵(13)將冷卻水送入冷水機組(12)再經冷卻塔(14)冷卻,回到冷卻水循環泵(13)的吸入口,完成冷卻水循環。散熱器(8)處的凝結水通過接水盤(15)的穿牆管排到室外。開動小風機(16)增加製冷效果,該風機直接安在散熱器上,用以加強對流。
為說明本發明所具有的積極效果,下面針對幾項重要指標將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與窗式空調機製冷做一比較,(有關數據來源於1992年8月市場調查)。
一、採取本發明提供的改造方法。
1、主機合資開利19DK冷水機組一臺製冷量為106kcal功率為300KW訂購價為50萬元/臺2、相應配套設施有a、國產冷卻塔一臺、流量為300t/h、功率為30KW、訂購價10萬元/臺b、國產水泵一臺、流量300t/h、功率55KW、訂購價0.3萬元/臺c、國產風機、按12m2一個,共需1388個;按每個100元,共13.9萬元;按每個30W、共41.6KW。
d、機房20m2,按1000元/m2計,共2萬元。
c、工料雜費20萬元。
總計費用為96.2萬元,功率為426.6KW。
3、民用住宅單位面積利冷量為60kcal/m2。
上述一套設施可製冷面積為106/60=16666m2。
4、由以上可得出單位面積投資為962000元/16666m2=57.7元/m2單位面積耗電為426600w/16666m2=25.6w/m2二、採取窗式空調製冷1、日本產三洋SA-125GE型冷量為3200kcal功率為1.41KW電流為7.1A製冷面積為30m2價格為6750元/臺則單位面積投資為225元/m2單位面積耗電為47w/m22、國產勝風KC-41A型冷量為3526kcal功率為1.52KW電流為7.6A製冷面積為30m2價格為5200元/臺則單位面積投資為173元/m2單位面積耗電為50.6元/m2。
通過以上對比可看出,與窗式空調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節省投資。對於一套建築面積為50m2的兩居室住宅,居住面積(即製冷面積)約30m2。採用窗式空調需5200~6750元,而採用本發明僅需1700元,為窗式投資1/3~1/4。
2、節省用電。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比窗式空調節電50%。最重要的是對現有樓房,電路已完成。一般六層多門住宅樓,每門18戶,每門安全電流為20~30A。當每門有兩戶安裝窗式空調器時,再加上日常用電即已滿負載。若每戶都要安窗式空調,則電流將達到18×7=126A,顯然行不通。而本發明使用電量集中在原熱力點處,使這一問題得以解決。
3、便於維修管理。每個用戶只要象冬季享受暖氣那樣享受冷氣即可,而不必為維修管理設備操心。
權利要求
1.在現有住宅樓或辦公樓僅具有集中供暖的系統中經改造增加一套冷源,以達到增加集中供冷功能的目的。
2.由權利要求1,其特徵是原有的供暖系統不變。
3.由權利要求1,其特徵是用戶房間內散熱器需增加a、凝結水盤b、對流風機c、房間內明裝管保溫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已有的住宅樓和辦公樓的供暖系統增加集中供冷功能的改造方案。本方案與安裝窗式空調器相比,具有節省投資,節約電能的優點。尤其適於電力線路已完成不能承載窗式空調用電量的用戶。
文檔編號F24F5/00GK1079042SQ9310580
公開日1993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22日
發明者郭傅 申請人:郭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