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
2023-04-24 16:55:01 2
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選擇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1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人工配置雜交組合獲得F0種子,將獲得F0種子加代繁殖混獲F1代種子,再將F1代種子不斷的自交篩選得到優良形狀的後代。本發明採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1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可以大大改良現有材料綜合性狀,並採用分子輔助選擇的先進育種技術,降低了育種成本,提高了選擇的效率,達到高產優質抗病的顯著效果,新品系示範種植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均好,籽粒品質佳,產量表現穩定,大面積推廣種植,能起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專利說明】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一種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屬於植物育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小麥白粉病是由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到感病小麥葉片上,遇有溫溼度條件適宜,病菌萌髮長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著胞和侵入絲,穿透葉片角質層,侵入表皮細胞,形成初生吸器小麥白粉病侵染循環,並向寄主體外長出菌絲,後在菌絲叢中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後脫落,隨氣流傳播蔓延,進行多次再侵染致小麥死亡或減產。小麥矮杆、半矮杆品種的推廣,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白粉病的危害日趨嚴重,在世界主要麥區由次要病害上升為主要病害,成為影響和限制小麥穩產和高產的一大障礙。據統計,小麥白粉病引起的產量損失一般為5-10%,嚴重發生時可高達50%,甚至絕產。在我國小麥白粉病有害面積達1.8億畝,產量損失達32億公斤。
[0003]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通過選取優良的抗白粉病小麥作為父本進行先雜交再不斷的自交,篩選出優良的後代,不但達到高產優質抗病的顯著效果,而且新品系示範種植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均好,籽粒品質佳,產量表現穩定,大面積推廣種植,能起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以解決小麥抗白粉病差,育種過程複雜和抗病性,抗逆性差,豐產性低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I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人工配置雜交組合獲得H)種子,將獲得H)種子加代繁殖混獲Fl代種子;
(B)將收穫的Fl代種子500粒-800粒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Fl代小麥上,侵染Fl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Fl代小麥單株;
(C)將篩選出的生長正常的Fl代小麥單株,全部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F2代種子;
(D)將上年收穫的F2代單株種子400-600粒再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F2代小麥上,侵染F2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F2代小麥單株全部再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F9代種子;
(E)以後連續重複(D)工作,邊自交邊選擇,再自交6代至F9選育出高抗白粉病,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小麥新品種或新品系。
[0006]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於:全生育期235天,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早熟3?4天;株高83cm,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高3?5cm,主莖葉片上衝,長8?12cm,寬I?2cm,分櫱力中等,成穗率85%,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I?2萬/畝;穗長約10cm,大穗大粒,平均每穗總粒36粒,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2粒,結實率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千粒重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麥粒呈灰白色,外觀品質高,麥粒心腹白小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適口性較好,在小麥白粉病重災區種植平均產量折合畝產均在1100斤以上,比普通小麥增產8-10%。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I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可以大大改良現有材料綜合性狀,並採用分子輔助選擇的先進育種技術,降低了育種成本,提高了選擇的效率,達到高產優質抗病的顯著效果,新品系示範種植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均好,籽粒品質佳,產量表現穩定,大面積推廣種植,能起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09]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I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人工配置雜交組合獲得H)種子,將獲得H)種子加代繁殖混獲Fl代種子;
(B)將收穫的Fl代種子500粒-800粒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Fl代小麥上,侵染Fl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Fl代小麥單株;
(C)將篩選出的生長正常的Fl代小麥單株,全部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F2代種子;
(D)將上年收穫的F2代單株種子400-600粒再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F2代小麥上,侵染F2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F2代小麥單株全部再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F9代種子;
(E)以後連續重複(D)工作,邊自交邊選擇,再自交6代至F9選育出高抗白粉病,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小麥新品種或新品系。
[0010]全生育期235天,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早熟3?4天;株高83cm,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高3?5cm,主莖葉片上衝,長8?12cm,寬I?2cm,分櫱力中等,成穗率85%,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I?2萬/畝;穗長約10cm,大穗大粒,平均每穗總粒36粒,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2粒,結實率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千粒重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麥粒呈灰白色,外觀品質聞,麥粒心腹白小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適口性較好,在小麥白粉病重災區種植平均產量折合畝產均在1100斤以上,比普通小麥增產8-10%O
[001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為一種高抗白粉病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八)選擇用高抗白粉病的黔豐1號小麥為母本,用綜合抗性好的鄭州891為父本,人工配置雜交組合獲得種子,將獲得種子加代繁殖混獲?1代種子; (8)將收穫的代種子500粒-800粒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1代小麥上,侵染?1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1代小麥單株;(0將篩選出的生長正常的?1代小麥單株,全部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2代種子; (0)將上年收穫的?2代單株種子400-600粒再在實驗室內培育到抽穗期,利用風扇將子囊菌亞門真菌吹散到抽穗期的?2代小麥上,侵染?2代小麥,篩選生長正常的?2代小麥單株全部再移栽到小麥白粉病重災區自然條件下種植,設置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進行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高抗白粉病和產量品質性狀篩選鑑定,成熟時選擇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3代種子; (£)以後連續重複(0)工作,邊自交邊選擇,再自交6代至?9選育出高抗白粉病,產量優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的小麥新品種或新品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小麥品種的快速選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全生育期235天,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早熟3?4天;株高83(3%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高3?5挪,主莖葉片上衝,長8?12(3%寬1?2挪,分櫱力中等,成穗率85%,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1?2萬/畝;穗長約10^,大穗大粒,平均每穗總粒36粒,比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多2粒,結實率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千粒重與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相仿,麥粒呈灰白色,外觀品質高,麥粒心腹白小於對照小麥白粉病試驗區,適口性較好,在小麥白粉病重災區種植平均產量折合畝產均在1100斤以上,比普通小麥增產8-10%。
【文檔編號】A01H1/02GK104429920SQ20141054615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夏中華, 張正平, 金彥剛, 陳忠明, 王麗, 邵慧, 楊永樂, 丁益, 李珍富, 宋速速, 劉洋 申請人: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