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草浸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5:41:26 3
專利名稱:麥草浸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造紙設備,特別是一種為麥草製漿作準備且對麥草進行浸洗、除塵、軟化、溼潤的麥草浸洗機。
目前,國內以麥草為原料的造紙企業多採用間歇蒸煮,與之配套備料系統是傳統的幹法備料,幹法備料系統除雜質率很低,汙染嚴重,給後序製漿造紙生產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也給蒸煮黑液的鹼回收帶來很大因難。而國際上先進的溼法備料系統除雜質效果好,對紙張生產和鹼回收生產也很有利,但其流程太長,設備造價太高,耗電太多,不適合間歇蒸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進的溼法麥草製漿備料系統中的麥草浸洗機,它可對麥草進行預浸、預熱,使原料中的雜質和熱水抽出物儘量除去,達到預蒸煮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麥草浸洗機,包括機架、箱體和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一端頂部開有進料口,而另一端的垂直端面的上部開有出料口,箱體內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轉鼓,轉鼓兩端的軸垂直於箱體的前後側壁,並安裝在其上面,轉鼓圓周表面上設有若干根垂直於其軸心的長條齒,傳動電機傳動軸與轉鼓的軸相連。
箱體安裝在機架之上,出料口一端高於另一端,箱體軸心線與水平線呈3°-30°夾角。
箱體下部較低端開有排汙孔及進汽孔、進水孔,在孔的下方有上大下小的錐形鬥,錐形鬥最下部為排渣口,其側壁上開有進水口和進汽口。
箱體上部靠近進料口處開有觀察孔,孔上閉封有透明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1、結構緊湊,造價低,耗電省,可降低生產成本。
2、除雜質率高,可降低蒸煮黑液中的SiO2含量,提高紙漿質量及紙張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局部剖面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轉鼓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照
圖1、圖2、圖3,箱體(2)安裝在機架(11)上,箱體(2)一端的頂部上開有進料口(1)、觀察口(3),觀察口(3)用玻璃封住,箱體(2)另一端端面上部開有出料口(10),箱體出料口(10)的一端較另一端高,箱體(2)軸心線與水平線呈3°-30°夾角。箱體(2)內有3個轉鼓(5),轉鼓(5)兩端軸(12)垂直於箱體(2)前後側壁,並安裝在其上面,各轉鼓(5)的端軸(12)均伸出箱體側壁插入機架(11)上對應的軸承中,電機(13)傳動軸與中間轉鼓(5)的一端軸(12)相連,而中間轉鼓(5)的另一端端軸(12)的鏈輪通過鏈條(14)分別與兩側轉鼓(5)對應在同一側的端軸上的鏈輪相連。電機(13)便能同時帶動3個轉鼓(5)轉動。轉鼓(5)圓周表面上,設置6排長條齒(4),各長條齒(4)均垂直於轉鼓(5)軸心。箱體(2)低端下部有排汙孔,還有進水孔、進汽孔,各孔下方為一上大下小的錐形鬥(8),錐形鬥(8)最下部為排渣口(6),側壁上開有進水口(7)、進汽孔(9)。使用時,麥草由機殼上方進料口(1)進入,電機(13)傳動轉鼓(5)帶動麥草,使麥草順利地浸入熱水中,然後麥草在水的浮力和轉鼓(5)的推動力作用下,向出料口(10)前進。在這過程中,麥草被水洗滌、浸漬和軟化,並使混在草杆中的泥沙、塵埃、草粉等雜質脫離草杆,隨水的流動和沉降從排渣口(6)排除掉。同時,草杆內的熱水抽出物,在熱水的浸漬下溶出,也隨著水的排出而被脫出。
權利要求1.一種麥草浸洗機,包括機架(11)、箱體(2)、傳動機構(5、13),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2)一端頂部開有進料口(1),而另一端的垂直端面的上部開有出料口(10),箱體(2)內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轉鼓(5),轉鼓(5)兩端的軸(12)垂直於箱體(2)的前後側壁,並安裝在其上面,轉鼓圓周表面上設有若干根垂直於其軸心的長條齒(4),傳動電機(13)傳動軸與轉鼓(5)的軸(12)相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草浸洗機,其特徵在於箱體(2)安裝在機架(11)之上,出料口(10)一端高於另一端,箱體(2)軸心線與水平線呈3°-30°夾角。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麥草浸洗機,其特徵在於箱體(2)下部較低端開有排汙孔及進汽孔、進水孔,在孔的下方有上大下小的錐形鬥(8),錐形鬥(8)最下部為排渣口(6),其側壁上開有進水口(7)和進汽口(9)。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麥草浸洗機,其特徵在於箱體(2)上部靠近進料口(1)處開有觀察孔(3),孔上閉封有透明材料。
專利摘要麥草浸洗機,包括機架、箱體、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一端頂部開有進料口,而另一端的垂直端面的上部開有出料口,箱體內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轉鼓,轉鼓兩端的軸垂直於箱體的前後側壁,並安裝在其上面,轉鼓圓周表面上設有若干根垂直於其軸心的長條齒,傳動電機傳動軸與轉鼓的軸相連。其結構緊湊,造價低,除雜質率高,可提高製漿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D21B1/00GK2380596SQ99221398
公開日2000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9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24日
發明者王金聚 申請人:山東日東造紙機械(集團)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