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盤的改良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3:53:41
專利名稱:扭扭盤的改良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扭扭盤的改良構造,特別是一種具有按摩作用的扭扭盤的構造。
扭扭盤是一種鍛鍊腰力與腿力的健身器,由於使用方法簡易,因此相當普及。
現有扭扭盤的構造如
圖1所示,包括底盤(1)與活動盤(2),底盤(1)中央固定一垂直的軸(11),活動盤(2)樞套於軸(11)上,有一軸承元件(3)界於底盤(1)與活動盤(2)之間,且支持著活動盤(2),使底盤(1)與活動盤(2)可相對旋轉。活動盤(2)的表面有止滑面(21),供使用者將腳踏在該止滑面上。使用者在使用時,只要上半身往復扭轉,即可使活動盤(2)在底盤(1)上往復旋轉,從而達到鍛鍊腰力與腿力的目的。
現有的扭扭盤除上述作用外,沒有其他的運動功能,因此它只對希望減肥的人有用,而對大多數人卻沒有直接的益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還能產生腳底按摩作用的扭扭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扭扭盤的改良構造,包括一底盤與一活動盤,底盤的中央固定一垂直的軸,活動盤樞套於該軸上,底盤與活動盤之間設有數個軸承元件,底盤上設有數條高低起伏的軌道,活動盤上設有數個孔,且每個孔中均套有一升降元件,該升降元件由軌道承載,在活動盤與底盤產生相對旋轉時,由於底盤上的軌道的反作用,升降元件即可以在活動盤的孔中上升或下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它不但可以鍛鍊使用者的腰力與腿力,還可以刺激腳底穴位,以促進使用者的健康。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扭扭盤的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圖2的B-B剖視圖圖5類似圖4,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如圖2、3、4、5所示,一底盤(1),該底盤的中央固定一垂直的軸(11);一活動盤(2)樞套於底盤(1)上的軸(11)上;軸承元件(3)界於底盤(1)與活動盤(2)之間,且支持著活動盤(2);底盤(1)上設有數條高低起伏的軌道(12),且最好是如圖4、圖5所示的同心波浪狀結構;活動盤(2)上設有數個孔(22),且在每個孔(22)中均套有一升降元件(4),在活動盤(2)與底盤(1)產生相對旋轉時,由於底盤(1)上的軌道(12)的反作用,升降元件(4)即可以在活動盤(2)的孔(22)中上升或下降。
活動盤(2)上可以設止滑面(21),但該止滑面(21)不得遮蓋住孔(22);如圖2所示,軸承元件(3)最好採用鋼珠,鋼珠嵌設在底盤(1)的園弧槽(13)中,園弧槽(13)同時分布在比鄰軸(11)的區域及活動盤(2)外側區域。
活動盤(2)上的孔(22)的上緣(221)的直徑,最好略小於升降元件(4)的直徑,使升降元件(4)分別容納在孔(22)中,能上升或下降但不會脫落,升降元件(4)可以是如圖5所示的杆狀體,但最好是球體,比如鋼珠,另外升降元件(4)還可採用磁性材料,這樣其不但在上升刺激人體腳底時能有舒適感,還能應用東方醫學的原理進一步增加人體的健康;支持著升降元件(4)的軌道(12)最好是同心的波浪狀構造,而且最好是如圖2、圖4所示的同心的槽,這樣可以使本實用新型的製造更容易,且最不易出現故障。
權利要求1.一種扭扭盤的改良構造,包括底盤(1),底盤(1)的中央固定一垂直的軸(11);活動盤(2)樞套於底盤(1)上的軸(11)上;底盤(1)與活動盤(2)之間設有軸承元件(3);其特徵在於底盤(1)上設有數條高低起伏的軌道(12);活動盤(2)上設有數個孔(22),且每個孔(22)中均套有一升降元件(4),升降元件(4)可以在活動盤(2)上的孔(22)中上升或下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盤的改良構造,其特徵在於其中底盤(1)上的軌道(12),分別分布在以軸(11)為中心的同心園的軌跡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盤的改良構造,其特徵在於其中升降元件(4)為球體。
專利摘要一種扭扭盤的改良構造,具有一底盤、一活動盤,活動盤樞設於底盤的軸上,底盤與活動盤之間有軸承元件,底盤的上面設有數條高低起伏的軌道,在活動盤上設有數個孔,且在每一孔內各套一升降元件,升降元件的底部由軌道承載。當活動盤在底盤上旋轉時,各升降元件在活動盤上各自的孔中上升或下降,達到按摩腳底、刺激腳底穴位的作用。
文檔編號A63B23/00GK2180245SQ94202780
公開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1994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1994年2月15日
發明者姚清輝 申請人:姚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