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6:19: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具體是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鋰電池系統的安全防範基本是電壓、電流、溫度異常檢測,發現問題只能切斷充放電迴路和報警,電池起火後只能從電池系統外部採取滅火措施。沒有在電池組內部進行有效滅火的方法。
實驗和大量鋰電池起火爆炸事故,大多是鋰電池電芯內部因過熱或製造缺陷造成正負極內部短路,造成電芯內部瞬間產生大量氣體,高溫高壓衝破電芯包裝後遇會空氣起火爆炸。幾乎所有的鋰電池系統都是由多個鋰電池模塊和更多的單體電池(或稱電芯)組成的,而電池系統起火都是先由個別電芯起火後在通過燒烤加熱其它電芯進而不斷引起其它電芯內部正負極短路形成連鎖反映,而燒毀整個電池系統的。起火的過程是先由個別有電芯內部正負極間的隔膜有缺陷或受熱變形,造成正負極板短路,電芯電能瞬間釋放進一步破環隔膜增大短路面積,形成快速惡性循環,產生的高熱會快速分解電解液等物質,高溫高熱氣體衝破外殼後,與空氣相遇發生起火爆炸。當電池系統內部起火後,進行外部泡沫和液體滅火,由於無法阻斷電芯受熱短路,不斷有電芯放出高壓高溫可然氣體突破泡沫等封鎖連續燃爆直到電池全部燃盡,因此常規消防措施對電池系統無法起到有效的滅火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包括電池盒和絕緣油箱,所述電池盒和絕緣油箱採用相同的方形盒體,且電池盒和絕緣油箱焊接連接;所述電池盒內固定安裝有絕緣固定板,且絕緣固定板上安裝有多個電芯組件,所述絕緣油箱內注入有絕緣油,且電池盒和絕緣油箱的連接處固定安裝有主循環泵和次循環泵,主循環泵的進出液口分別與絕緣油箱和電池盒相連通,次循環泵的進出液口分別電池盒和絕緣油箱相連通,利用主循環泵和次循環泵實現絕緣油箱內絕緣油的循環輸送,利用絕緣油可以降低電芯組件的溫度,同時絕緣油可以避免電芯組件短路時出現起火的情況,整體更加安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池盒的底部設有排液口,且排液口處安裝有密封塞,利用排液口實現排液,從而進行後期維修。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絕緣油箱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且溫度傳感器連接溫度傳感器顯示器,溫度傳感器顯示器固定在絕緣油箱的外壁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可以有效的放置鋰電池出現短路自燃的情況,整體更加的安全,同時整體結構簡單,後期維護也更加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池盒、2-絕緣固定板、3-電芯組件、4-絕緣油箱、5-主循環泵、6-次循環泵、7-導管、8-密封塞、9-溫度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鋰電池的防爆阻燃裝置,包括電池盒1和絕緣油箱4,所述電池盒1和絕緣油箱4採用相同的方形盒體,且電池盒1和絕緣油箱4焊接連接;所述電池盒1內固定安裝有絕緣固定板2,且絕緣固定板2上安裝有多個電芯組件3,所述絕緣油箱4內注入有絕緣油,且電池盒1和絕緣油箱4的連接處固定安裝有主循環泵5和次循環泵6,主循環泵5的進出液口分別與絕緣油箱4和電池盒1相連通,次循環泵6的進出液口分別電池盒1和絕緣油箱4相連通,利用主循環泵5和次循環泵6實現絕緣油箱4內絕緣油的循環輸送,利用絕緣油可以降低電芯組件的溫度,同時絕緣油可以避免電芯組件短路時出現起火的情況,整體更加安全。
所述電池盒1的底部設有排液口,且排液口處安裝有密封塞8,利用排液口實現排液,從而進行後期維修。
所述絕緣油箱4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9,且溫度傳感器9連接溫度傳感器顯示器10,溫度傳感器顯示器10固定在絕緣油箱4的外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循環泵5和次循環泵6實現絕緣油箱4內絕緣油的循環輸送,利用絕緣油可以降低電芯組件的溫度,同時絕緣油可以避免電芯組件短路時出現起火的情況,整體更加安全。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