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襯套裝配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3:17:16 2
一種襯套裝配工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工具類,涉及一種襯套裝配工具,其包括帶凸臺的上套筒(1)、帶凸臺的下套筒(2)、雙頭螺柱(3)、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上手柄螺母(5)、圓柱銷(6)、活動手柄(7)、單向推力球軸承(8)、軸用彈性擋圈(9)。通過將襯套套在帶凸臺的上套筒(1)的凸臺上,轉動活動手柄(7)就能簡單方便的把襯套裝配到待裝襯套產品孔中。本實用新型既能保證待裝襯套產品孔和襯套的精度,又能準確定位,高效快速將襯套壓入孔中。
【專利說明】一種襯套裝配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襯套裝配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飛機零件的裝配過程中,需要在一些零件的待裝襯套產品孔中壓入高精度的襯套,而且在待裝襯套產品孔中的位置也是極其精確的,既要滿足圓柱度的要求,又要滿足同軸度的要求。而傳統的裝配方法只是將襯套用敲擊工具打入孔中,這樣做需要工人手動的將襯套對準待裝襯套產品孔,浪費了大量的校正時間,如果襯套的長度尺寸足夠小,還需要借用如鑷子、鉗子等夾持工具,容易破壞襯套的外壁和待裝襯套產品孔的內壁,既不能保證產品的精度,又費時費力,不利於產品的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飛機零件的一些裝配過程中待裝襯套產品孔中在壓入高精度的襯套時,由於襯套尺寸長度不一,長度過小的襯套手動安裝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裝配操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設計了一種既方便操作,又省時省力的工具。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襯套裝配工具,包括帶凸臺的上套筒1、帶凸臺的下套筒2、雙頭螺柱3、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上手柄螺母5、圓柱銷6、活動手柄7、單向推力球軸承8、軸用彈性擋圈9。其中,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凸臺與待裝襯套產品孔為間隙配合,帶凸臺的上套筒I的凸臺穿過待裝襯套產品孔與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孔形成間隙配合;雙頭螺柱3分別穿過帶凸臺的上套筒I的孔和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孔;上手柄螺母5與雙頭螺柱3的一端外螺紋形成螺紋連接,在螺紋連接部位開有通孔與圓柱銷6形成過盈配合;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與雙頭螺柱3的另一端外螺紋形成螺紋連接,在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的凸臺上依次安裝單向推力球軸承8和軸用彈性擋圈9。所述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和上手柄螺母5都安裝了活動手柄7。這樣,只要轉動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 一側的活動手柄7就能完成裝配。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既能保證待裝襯套產品孔和襯套的精度,又能準確定位,高效快速將襯套壓入孔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襯套裝配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I為帶凸臺的上套筒,2為帶凸臺的下套筒,3為雙頭螺柱,4為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5為上手柄螺母,6為圓柱銷,7為活動手柄,8為單向推力球軸承,9為軸用彈性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1]請參閱圖1,先將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凸臺插入待裝襯套產品孔中進行定位,然後用帶凸臺的上套筒I如圖1所示的狀態穿入襯套插入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中心孔中,最後安裝雙頭螺柱3及帶凸臺的手柄螺母4等其他零件進行襯套壓入操作。當襯套壓入待裝襯套產品孔中一部分時,將帶凸臺的下套筒2重新安裝,將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凸臺從待裝襯套產品孔中拔出,而從另一側插入帶凸臺的上套筒I。繼續壓入襯套直至將襯套完全壓入待裝襯套產品孔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襯套裝配工具,包括帶凸臺的上套筒(I)、帶凸臺的下套筒(2)、雙頭螺柱(3)、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上手柄螺母(5)、圓柱銷(6)、活動手柄(7)、單向推力球軸承(8)、軸用彈性擋圈(9),其特徵在於: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凸臺與待裝襯套產品孔為間隙配合,帶凸臺的上套筒(I)的凸臺穿過待裝襯套產品孔與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孔形成間隙配合;雙頭螺柱(3)分別穿過帶凸臺的上套筒(I)的孔和帶凸臺的下套筒(2)的孔;上手柄螺母(5)與雙頭螺柱(3)的一端外螺紋形成螺紋連接,在螺紋連接部位開有通孔與圓柱銷(6)形成過盈配合;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與雙頭螺柱(3)的另一端外螺紋形成螺紋連接,在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的凸臺上依次安裝單向推力球軸承(8)和軸用彈性擋圈(9)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襯套裝配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帶凸臺的下手柄螺母(4)和上手柄螺母(5)都安裝了活動手柄(7)。
【文檔編號】B25B27/06GK204248807SQ20142059669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趙睿, 劉義明, 曹慶巧, 李琨, 徐本江 申請人: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