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00:31
專利名稱: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適用於海上風電基礎以及邊際油田開發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的日益減少,利用可再生能源呈方興未艾之勢,風能是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可再生,無汙染,而且儲量豐富,分布範圍廣泛,成為近年來新能源開發的代表,同時風力發電規模越來越大。近年來,風力發電場已經逐漸由陸上轉向海上,而海上土質是多樣的,若土質為軟土,可採用樁基礎,利用樁打入地基一定深度,達到能滿足基礎沉降要求的土層,同時樁的 入土長度又能滿足約束樁水平位移要求。對於淺層土質較好的海域,風電基礎多採用獨樁;而淺層土較弱((Γ30米以內為淤泥層)的海域,一般使用長樁基礎,但由於淺層土質弱,淺層土對長樁側向位移抵抗能力差,造成泥面處基礎位移偏大,從而造成上部風機側向位移大,增大了使用風險。本發明即針對淺層土質較弱的海域設計相適應的風機基礎。對於邊際油田,存在零星的衛星油田,同樣也會有淺層土較弱土質,此結構也同樣適合。對於淺層為淤泥的土質,一般淤泥層深度在(Γ30米。風機塔架一般高度在100米左右,基礎位移決定著上部塔架位移的大小,由於塔架較高,基礎的小位移也會造成塔架頂部的大位移,塔架的大位移又直接影響到風機塔架的安全,同時由於塔架傳遞下來的水平荷載與彎矩很大,造成底部壓力或者拔力也較大。對於淺層為淤泥層的土質,常規方案為長樁基礎結構,為了抑制結構的側向位移,長樁基礎需要選擇較大直徑的樁基,且入泥比較深,以達到在樁基端部將位移約束很小的效果,以此將淤泥層內樁基位移控制在較小範圍以內,此種結構一般為多樁加導管架結構,重量很重,且需要大規格打樁錘來進行施工。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了一種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筒柱結構為單柱,有效降低環境荷載水平力;筒柱加裙板結構增大了結構在淤泥層的剛度,本身抵抗位移的能力增強;筒柱加裙板結構增大了結構在淤泥層與土的接觸面積,增大了土對結構的抗力;由於筒柱加裙板結構即可以有效控制結構在淤泥層的位移,又很好的提供了抗壓、抗拔承載力,故裙樁的規格可減小,入泥深度可減短,從而也可使打樁錘的規格減小。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由裙樁、裙樁套筒、裙板、筒柱、上部平臺組成。裙樁頂部與泥面平齊,由打樁錘打入至泥面40米以下,裙樁為長樁,與裙樁套筒灌漿,承受豎向荷載與水平荷載,裙樁為三樁或多樁,視具體土質及基礎數據而定;裙樁套筒內焊有剪切鍵,同時裙樁在導向內部分也焊有剪切鍵,安裝完成後在導向與樁基之間灌漿固結來傳遞豎向壓拔力;裙板為雙壁板,並在上下各焊有裙板封蓋,裙板將筒柱傳過來的水平力傳遞給裙樁基礎,裙板封蓋可以增強樁基與筒柱之間的連接剛度,使傳遞力的效果更好,還可以有效防止裙板的屈曲,上下裙板封蓋還可承擔一部分壓力;雙壁裙板底部與下裙板封蓋之間為中空,可用來吸力貫入,筒柱為圓柱加圓錐形結構,主要用來傳遞與抵抗塔架荷載與環境荷載,錐柱部分設置在水面附近,可減少水平向冰荷載,增大結構的抗冰能力;筒柱基礎部分與裙板連接,並有上下筒柱封板,下筒柱封板至筒柱底部空間內為中空,可用來吸力貫入,筒柱與裙板高度為淤泥層高度,底部剛好位於持力層;上部平臺用來連接塔架或放置設備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筒柱代替導管架,樁基規格減小,整體重量可減輕。施工工藝較原施工工藝簡單,從而節省了建造成本以及施工費用。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圖I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示意圖。其中 I一裙樁;2—裙樁套筒;3—裙板;4一裙板封蓋;5—筒柱(圓柱形);6一筒·柱(圓維形);7一上部平臺;8—泥面;9一7jC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結構自重入泥,並且裙板3底部與泥面8形成初始密封,吸力貫入至下裙板封蓋4與泥面8接觸,下裙板封蓋4底部一邊清泥,一邊負壓貫入,直至上裙板封蓋4與泥面8齊平,裙板3將筒柱傳過來的水平力傳遞給裙樁基礎,筒柱為圓柱形5加圓錐形6結構,筒柱(圓錐形)6部分設置在水面9附近,筒柱基礎部分與裙板3連接,並有上下筒柱封板,下筒柱封板至筒柱底部空間內為中空,可用來吸力貫入,裙樁I打入至設計深度,裙樁I與裙樁套筒2之間灌漿連接,上部平臺7用來連接塔架或放置設備。
權利要求1.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包括裙樁、裙樁套筒、裙板、筒柱、上部平臺,其特徵在於裙樁頂部與泥面平齊,由打樁錘打入至泥面40米以下;裙樁套筒內焊有剪切鍵,同時裙樁在導向內部分也焊有剪切鍵;裙板為雙壁板,並在上下各焊有裙板封蓋,裙板將筒柱傳過來的水平力傳遞給裙樁基礎;雙壁裙板底部與下裙板封蓋之間為中空,筒柱為圓柱加圓錐形結構,錐柱部分設置在水面附近;筒柱基礎部分與裙板連接,並有上下筒柱封板,下筒柱封板至筒柱底部空間內為中空,可用來吸力貫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其特徵在於筒柱與裙板高度為淤泥層高度,底部剛好位於持力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其特徵在於裙樁為長樁,與裙樁套筒灌漿,承受豎向荷載與水平荷載,裙樁為三樁或多樁。
專利摘要外掛裙樁式筒柱結構,包括裙樁、裙樁套筒、裙板、筒柱、上部平臺,裙樁頂部與泥面平齊,由打樁錘打入至泥面40米以下;裙樁套筒內焊有剪切鍵,同時裙樁在導向內部分也焊有剪切鍵;裙板為雙壁板,並在上下各焊有裙板封蓋,裙板將筒柱傳過來的水平力傳遞給裙樁基礎;雙壁裙板底部與下裙板封蓋之間為中空,筒柱為圓柱加圓錐形結構,錐柱部分設置在水面附近;筒柱基礎部分與裙板連接,並有上下筒柱封板,下筒柱封板至筒柱底部空間內為中空,可用來吸力貫入。本筒柱結構由筒柱代替導管架,樁基規格減小,整體重量可減輕。施工工藝較原施工工藝簡單,從而節省了建造成本以及施工費用。
文檔編號E02D27/52GK202730790SQ2012203980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郭小亮, 杜建港 申請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