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磚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5:49:41 3
耐火磚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耐火磚,由上表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上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漸開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本實用新型耐火磚,改善了耐火磚表面的氣體流動方式,通過在耐火磚側面設置凹槽,增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耐火磚的換熱效率,降低了煤炭消耗,節約了能源。
【專利說明】耐火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保溫材料,具體的說,是涉及ー種耐火磚。
【背景技術】
[0002]耐火磚是活化爐內比較常用的保溫材料,目前的耐火磚大多為正規的長方體、立方體結構,耐火磚的側壁一般均為平面結構,這種平面結構的耐火磚在連接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狹縫,因此造成保溫效果不理想,同時,在ー些特殊場合,對耐火磚的保溫性能要求非常高,而現有的耐火磚很難達到要求,受其結構限制影響流經耐火磚表面的空氣流體分布狀態,因此無法改變鍋爐內煤的燃燒狀態,無法起到提高煤炭燃燒效率、節約能源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降低煤炭消耗,節約能源的耐火磚。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ー種耐火磚,由上表 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漸開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
[0006]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拋物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
[0007]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耐火磚,改善了耐火磚表面的氣體流動方式,通過在耐火磚側面設置凹槽,増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耐火磚的換熱效率,降低了煤炭消耗,節約了能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後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6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右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7是本實用新型耐火磚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中主要部件符號說明:
[0017]圖中:
[0018]1、上表面2、下表面
[0019]3、豎直面4、曲面[0020]5、凸起6、安裝孔
[0021]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參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3]附圖1-7可知,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1、下表面2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3和曲面4構成,上表面I下部設置有凸起5 ;下表面2設置有安裝孔6,安裝孔6的數量為兩個,上下設置,安裝孔6位置與凸起7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4橫截面為漸開線,曲面4設置有凹槽7,凹槽7為圓弧形,凹槽7的數量為3-5個。
[0024]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拋物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
[0025]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1、下表面2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3和曲面4構成,上表面I下部設置有凸起5 ;下表面2設置有安裝孔6,安裝孔6的數量為兩個,上下設置,安裝孔6位置與凸起7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曲面4橫截面為拋物線,曲面4設置有凹槽7,凹槽7為圓弧形,凹槽7的數量為3-5個。
[0026]本實用新型耐火磚,改善了耐火磚表面的氣體流動方式,通過在耐火磚側面設置凹槽,増加了換熱面積,提 高了 耐火磚的換熱效率,降低了煤炭消耗,節約了能源。
【權利要求】
1.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其特徵在於: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漸開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
2.ー種耐火磚,由上表面、下表面和側面構成,側面由豎直面和曲面構成,上表面下部設置有凸起;下表面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位置與凸起的位置相對應,其特徵在於:所述曲面橫截面為拋物線,曲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為圓弧形,凹槽的數量為3-5個。
【文檔編號】F27D1/04GK203432341SQ20132056417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王義新, 張欣榮 申請人:王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