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柱底座止滲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2:37:46 1
支撐柱底座止滲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包括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所述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之間垂直連接,所述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外表面還設有至少一條止滲條,另外立面止滲帶頂部外側以及水平面止滲帶尾部均設有燕尾槽結構。由於立面止滲帶與底座壁緊密接觸密封,因此止滲條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向地下滲透。
【專利說明】支撐柱底座止滲帶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止滲帶,特別是一種混凝土或鋼材支撐柱底座用止滲帶。
【背景技術】
:
[0002]目前工業生產區會有很多混凝土或者鋼結構柱狀的底座基礎支撐設備,這些結構底座與地坪四周接觸處多用混凝土地面相接必然有邊縫,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和檢維修過程中的有害介質(含重金屬廢液、油、酸、鹼)落入地面時會隨雨水或清掃過程從此邊縫滲入地下汙染地下水源,目前為了防止有害物質從邊縫滲漏地下,汙染土壤甚至地下水資源,均在底座與地面接觸的邊縫中用瀝青止水條、泡沫板、矽酮膠等密封,實踐證明目前這些密封辦法會隨著天氣變化尤其是隨著地面不均勻沉降或混凝土地面脹縮產生新的縫隙,無法有效起到防止汙染介質滲漏對地下水的汙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止有害物質從底座邊縫滲透到地下的止滲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包括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所述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之間垂直連接,所述立面止滲帶和水平面止滲帶外表面還設有至少一條止滲條,立面止滲帶與底座壁緊密接觸密封,因此止滲條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向地下滲透。
[0006]作為優選,為使所述支撐柱底座止滲帶能更有效的阻止有害物質從邊縫向地下滲透,在所述的立面止滲帶頂部外側以及水平面止滲帶尾部均設有燕尾槽結構。
[0007]作為優選,為增強所述支撐柱底座止滲帶的止滲效果以及便於製作,所述止滲條為凸出止滲帶外側表面的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條形結構,所述止滲條按距離排列環繞在止滲帶外側表面四周。
[0008]作為優選,所述止滲條高度和寬度均為8mm-10mm。
[0009]作為優選,所述立面止滲帶高度為80mm-100mm。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於:所述支撐柱底座止滲帶,採用在止滲帶上加止滲條以及燕尾槽結構,不僅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且易安裝,而且有效的阻止了有害汙染物質從底座邊縫滲透到地下,起到了良好的止滲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正面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尾端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立面止滲帶;2.水平面止滲帶;3.燕尾槽結構;4.止滲條;5.地面;6.地底泥土層;7.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
[0017]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18]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立面止滲帶I和水平面止滲帶2,所述立面止滲帶I和水平面止滲帶2之間垂直連接,所述立面止滲帶I和水平面止滲帶2外表面還設有至少一條止滲條4,為使止滲效果更加明顯,一般會根據具體施工情況設置多條止滲條,以達到多重止滲的目的,在實際安裝使用時,由於支撐柱底座7可能有多種形狀,所述止滲帶外觀可以選擇方形、圓形或多邊形,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所需止滲帶的外形,選擇合適形狀的止滲帶後,將止滲帶放置於擬澆築混凝土地面5的地基之上,圍繞支撐基座7基礎四周鋪設,立面止滲帶I與混凝土基礎之間刷密封膠,並且將此止立面滲帶I用卡具與支撐柱基座7密封緊固,橡膠止滲帶之間的連接採用硫化熱粘接,檢查止滲帶立面與基礎立面粘貼緊密無縫隙後,開始澆築混凝土地面5,並將水平面止滲帶2澆築到混凝土地面中,由於止滲帶具有止滲條並且與混凝土澆築形成一體,因此即使其上面框邊縫有裂縫止滲帶也會起到阻止有害介質向地下滲透,使汙染物與地下土壤和地下水源隔離。
[0019]作為優選實施方案,如圖3、圖4所示,在所述的立面止滲帶I頂部外側以及水平面止滲帶2尾部均設有燕尾槽結構3,因此在於混凝土澆築形成一體時,能更有效的阻止有害物質從邊縫向地下滲透,止滲效果更好。
[0020]作為優選實施方案,如圖3、圖4所述止滲條4為凸出止滲帶外側表面的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條形結構,多條止滲帶4按距離排列環繞在止滲帶外側表面四周,不僅增強所述支撐柱底座止滲帶的止滲效果而且方便生產製作。
[0021]作為優選實施方案,所述止滲條4高度和寬度均為8mm-10mm,所述立面止滲帶I高度為 80mm-100mm。
[0022]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止滲帶包括立面止滲帶(1)和水平面止滲帶(2),所述立面止滲帶(1)和水平面止滲帶(2)之間垂直連接,所述立面止滲帶(1)和水平面止滲帶(2)外表面還設有至少一條止滲條(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立面止滲帶(1)頂部外側以及水平面止滲帶(2)尾部均設有燕尾槽結構(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止滲條(4)為凸出止滲帶外側表面且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條形結構,所述止滲條(4)按距離排列環繞在止滲帶外側表面四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止滲條(4)高度和寬度均為8mm-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柱底座止滲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立面止滲帶(1)高度為 80mm-100mm。
【文檔編號】E04B1/684GK204185945SQ201420550461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孟靈健, 孫金雷, 劉國良, 王德印 申請人: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