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滑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7:03:5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雪或水上運動的體育用具,尤其指一種充氣滑板。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專利號為CN201120057338.2名稱為《充氣舢板》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充氣舢板,包括充氣板體,在充氣板體上設有充氣口,在充氣板體的上表面設有防滑墊,在所述充氣板體的前部設有透明視窗。本實用新型的生產成本低,攜帶及運輸方便。然而,該充氣舢板使用壽命較短,因此該舢板的結構還需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堅固耐用、使用壽命長的充氣滑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充氣滑板,包括充氣板體,所述充氣板體上設置有充氣口,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氣板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將相對內壁連為整體的固定長絲。
作為改進,所述充氣板體可優選為密封的軟性袋狀體,所述固定長絲的兩端分別設置在軟性袋狀體的上內壁與下內壁上。
進一步改進,所述軟性袋狀體的內壁上可優選固定有環狀的加固帶,所述固定長絲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加固帶上。
進一步改進,所述軟性袋狀體的上內壁與下內壁上可優選分別固定有加固帶,所述固定長絲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部的加固帶與下部的加固帶上。
作為改進,所述的軟性袋狀體可優選通過膠水與加固帶粘接在一起,或者,所述軟性袋狀體與加固帶通過針線縫製在一起。
作為改進,所述固定長絲可優選為聚酯纖維製作而成的細絲,所述細絲的直徑為0.05~0.5mm。
作為改進,所述充氣板體的上表面可優選設置有表面粗糙的防滑層。
進一步改進,所述防滑層上可優選設置有供使用者握捏的固定把手。
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把手包括把手部與把手部的兩端分別活動相連接的金屬拉環,所述金屬拉環通過拉環底座固定在防滑層的表面上。
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把手可優選為兩個,兩個固定把手對稱設置在充氣口兩側的防滑層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固定長絲將充氣板體的相對內壁固定在一起,當充氣板體充氣膨脹後,固定長絲處於緊繃狀態,有效保持充氣板體的外形,同時能避免充氣板體由於內部氣壓過大而開裂,延長充氣板體的使用壽命;充氣板體的上表面設置有表面粗糙的防滑層,防滑效果好;防滑層上設置有供使用者握捏的固定把手,即使遇到大風浪使用者也不會與充氣板體脫離,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沿A-A線的剖面圖;
圖4是圖1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
圖5是圖3中I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充氣滑板,包括充氣板體1,所述充氣板體1上設置有充氣口2,所述充氣板體1的內壁上設置有將相對內壁連為整體的固定長絲3。所述充氣板體1為密封的軟性袋狀體,所述固定長絲3的兩端分別設置在軟性袋狀體的上內壁與下內壁上。所述軟性袋狀體的內壁上固定有環狀的加固帶4,所述固定長絲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加固帶4上。所述軟性袋狀體的上內壁與下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加固帶4,所述固定長絲3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部的加固帶4與下部的加固帶4上。所述的軟性袋狀體通過膠水與加固帶4粘接在一起,或者,所述軟性袋狀體與加固帶4通過針線縫製在一起。所述固定長絲3為聚酯纖維製作而成的細絲,所述細絲的直徑為0.05~0.2mm。所述充氣板體1的上表面設置有表面粗糙的防滑層11。所述防滑層11上設置有供使用者握捏的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包括把手部5與把手部5的兩端分別活動相連接的金屬拉環51,所述金屬拉環51通過拉環底座52固定在防滑層11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把手為兩個,兩個固定把手對稱設置在充氣口2兩側的防滑層11上。充氣板體1的下表面也設置有防滑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