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輪軸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3:09:21 3
專利名稱:飛機輪軸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起重工具類。
現有的美國飛機輪軸千斤頂,在在機架的右端裝有油箱,油箱底面兩側分別裝有萬向前輪;機架上裝有手動柱塞式高壓泵和低壓泵,在機架右端固定一個多節千斤頂;在機架左部下面裝有一個後輪及板簧。這種千斤頂的最大不足是在對輪胎維修後,打開放油閥,在重力的作用下千斤頂的活塞、內缸套回落之後,活塞在剩餘壓力的作用下,仍然不能將千斤頂從飛機輪軸下面移出;要想移出還必須對活塞從上向下給予附加壓力。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放油後活塞回落不需要再對活塞給予附加壓力的飛機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原有千斤頂的缸套及依次套插的二個內缸套的壁上加工出一個軸向的長孔,長孔兩端分別加工出一個徑向孔,軸向孔與徑向孔構成一個
形的孔。增設一個手動四通換向閥,用以改變油路;正向供油使千斤頂升起;反向供油通過缸套及內缸套壁上的
形孔使千斤頂回落。增設一個閥座,其作用是把換向閥、高壓泵和低壓泵與機架聯接為一體,也便於各油管接頭的聯接。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千斤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調節螺杆,它擰在活塞2的凹腔中;3是依次套插的二節內缸套,它們分別具有缸套和活塞的兩種功能;4是缸套,它的下端擰在底座24上,上述各件構成了一個千斤頂,被固定在機架5的左端;在缸套4和二節內缸套3的壁中加工有一個軸向長孔,軸向長孔的兩端分別有一個徑向孔,軸向孔和徑向孔構成了一個
形的孔。機架5的底面固定一個板簧22,板簧末端固定一個後輪23,在千斤頂不支頂重物時,板簧22及後輪23將機架5彈起,使千斤頂離地,當千斤頂支頂重物時,支頂力使千斤頂底座24著地,板簧向上彎起。在機架5的右部上面增加一個手動四通換向閥7,該閥可以是二位或三位的,在換向閥7下面固定一個閥座6,它與機架5相聯接,閥座6的上面還固定著手動柱塞式高壓泵10、低壓泵9;在開始支頂重物時,上下扳動扳槓使低壓泵9工作,使重物快速被頂起,當重物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重力較大,將扳槓13插到高壓泵10上,上下扳動扳槓使高壓泵工作,繼續向上支頂重物。在機架5的右端固定一個油箱11,油箱兩側分別固定一個萬向前輪15,14是拉手。圖中21是萬向節杆,右端固定一個手輪12,右端是一個控制千斤頂底座24上的放油閥13,在換向閥閥座6中有油道,油道分別聯接著出油管16、回油管17、回落油管18、低壓油管19、高壓油管20。
圖3是油路示意圖。
圖中11是油箱,出油管16經閥座(見圖1中的6),分別與高壓泵10、低壓泵9聯接;高壓泵10單獨經高壓油管20、單向閥A向千斤頂座腔供油;而低壓泵9則由換向閥7控制,可以經低壓油管19、單向閥C向千斤頂的底腔供油,使千斤頂升起;還可以經回落油管18向千斤頂缸套4及內缸套3壁中
形孔供油,使千斤頂回落。
其操作過程為將千斤頂的活塞2對準飛機的輪軸,將換向閥7的手柄8扳向左面,將回油閥B旋緊關閉,然後,用手上下板動板槓13,使低壓泵9的柱塞上下運動,壓力油經油箱11、出油管16、低壓泵9、低壓油管19、單向閥C進入千斤頂底腔使千斤頂升起;到一定位置後,將扳槓插到高壓泵10上,上下扳動使高壓泵工作,油經油箱11、進油管16、高壓泵10、高壓油管20、單向閥A進入千斤頂座腔,千斤頂繼續升起;對飛機輪胎修換完了之後,將換向閥7的手柄8扳向右面,用手旋轉手輪12及萬向節杆,將放油閥B打開,油經放油閥B、單向閥D、低壓油管19、換向閥7、回油管17、流回油箱。之後上下扳動扳槓13使低壓泵9工作,油經低壓泵9、換向閥7、回落油管18進入缸套4及內缸套3壁中的
形孔中,由上至下的將活塞2、內缸套3逐節壓下回落。
上述飛機輪軸千斤頂,有使用方便,省事省力,效率高的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飛機輪軸千斤頂,是由多節千斤頂、機架、板簧及後輪、高壓泵、低壓泵、油箱及兩個前方向輪構成的;其特徵是a在機架左端固定的多節千斤頂的缸套及依次套插的兩個內缸套的壁中分別有一個Z形的孔。b在機架右部固定一個手動四通換向閥及閥座。
專利摘要飛機輪軸千斤頂,是由多節千斤頂、機架、板簧及後輪、高壓泵、低壓泵。油箱及兩個萬向前輪構成的;千斤頂的缸套及依次套插的二節內缸套壁中有形孔,在機架上增設有手動四通換向閥及閥座,換向閥控制著油路,可以使千斤頂升起,也可以向缸套中的形孔中反向進油,使千斤頂逐節回落;這種千斤頂有使用方便省事省力,效率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B66F3/24GK2062724SQ9020375
公開日1990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1990年3月27日
發明者吳興中 申請人:吳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