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廣州大提琴藝術公社(旋律悠揚六十載)

2023-04-17 18:25:14 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琴師呂官寶展示雕花琴。 呂逸菲攝(影像中國)

江蘇鳳靈集團工人在打磨小提琴白坯。黃建國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江蘇泰興黃橋鎮,被譽為提琴小鎮。60年前,這裡為上海的制琴企業提供配件;如今,它成為亮麗名片蜚聲國際。一個甲子,這裡誕生了大工匠、大企業、大情懷,也滋養了小學徒、小生意、小故事。走進黃橋,能看到中國人頑強向上的拼搏精神,也能管窺特色小鎮經濟轉型發展的脈絡。

窗外就是田野,麥子剛收割,更顯開闊。教室裡弦樂協奏,隨著30多個孩子弓弦劃一,小提琴和聲整齊,流暢而躍動。在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的小學裡,幾乎每個孩子都要掌握一門樂器,不少樂感優秀的,會選小提琴。

這不是一節簡單的音樂課。在黃橋,從對音樂「無從下手」的農民,到製造樂器暢銷全球的工人,進而讓孩子們乘著音樂的翅膀「起飛」,凝聚著三代人的奮鬥。如今,這座相對後發的老區鄉鎮,竟生產了中國70%、全世界過半數的小提琴,每年還產出約70萬把吉他。全鎮遍布230餘家制琴相關企業,在20多萬人口中,3萬多人從事制琴行業。

又是一年盛夏,當老琴工的家裡響起悠揚的琴聲,時光不覺已過去了60年。

序曲

老鄉跟著琴廠工人學削琴頭,衍生出全國大廠

60年前,黃橋農民試著削琴頭時,沒人能想到,這裡的小提琴將暢銷世界。

黃橋是老區,相對偏僻。1940年新四軍以少勝多,在這裡打了場著名的黃橋戰役。

1962年,有兩名上海提琴廠的工人分流回鄉到黃橋。漸漸地,一些老鄉開始跟著琴廠工人學削琴頭,一個5毛錢,是制琴技術最基礎的工。在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國家困難,老百姓日子也過得緊巴。有個手工活,多一點收入,成為很多家庭的意外之喜。

無意間的涓滴之水,竟滋養出一片綠洲。1971年,溪橋公社樂器廠成立,為上海供應琴頭、弓杆等配件。第二年,一個叫李書的小夥子來當學徒。他刻苦能幹,別人練6個月的活,他起早貪黑兩個月就練成了熟練工。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競爭的時代即將到來。1980年,李書升任生產廠長。他是個有心人,悄悄買了一把整琴回來,琢磨怎麼把掙配件的錢變為掙整琴的錢。1983年,李書接任廠長時,廠裡形勢不好,欠銀行54萬元外債還不上,連他去上海出差幾塊錢的車票錢,帳上都沒錢支取。

李書輾轉找到上海提琴廠,希望能拿到做整琴的活兒。他歷數當時小提琴製作的184道工序,算材料、算工資,告訴對方,「我做一把琴的成本是你的1/3」。

沒做過整琴,但李書心裡不虛。只要有出路,黃橋農民吃得了苦,學得了手藝。

上海提琴廠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1985年,溪橋公社樂器廠正式成為上海提琴廠泰興分廠,並籤下10年合約。

外面的市場真大。當年,廠子銷售收入就達到200多萬元,利潤30多萬元。每到招工的時候,當地農民就像趕集一樣匯聚而來。被選中的人可謂百裡挑一,令人羨慕。隨著產業旺起來,當地農民的腰包也鼓起來。

就製造工藝而言,提琴是非常複雜的樂器。黃橋農民有韌勁,在與上海提琴廠合作期間,一點一點消化、吸收著制琴技術,積蓄著力量。他們把制琴拆分出多道工序,分頭練到精熟。那段時間,時常能看到,在工廠裡,他們刨板、削邊、上膠、刷漆,兢兢業業;回到家,晚上嘮嗑、看電視,手裡也不停活。

1995年,黃橋這家小小的琴廠振翅單飛,恰好趕上鄉鎮企業蓬勃生長的年代。當年,他們就獨立做出了6萬多把提琴,一下超越了位於上海、廣州的「頭雁」,成了全國第一。

高潮

每年生產80多萬把小提琴,佔國內總產量70%,佔全球總產量超半數

提琴是洋樂器。新中國成立之初,需求不大,能生產的廠子也不多。國家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營口等地布局提琴廠。隨著市場化大潮湧動,民間琴廠逐漸代替了老廠,目光也逐漸聚往更廣闊的國外市場。

1992年,李書跟著原輕工業部到德國法蘭克福參加了國際樂器展銷會。他帶了把自己廠裡做的琴,但在展銷會上沒拿出手——國外廠商做的琴怎麼那麼好!李書買了德國琴、日本琴、韓國琴帶回來,拿給全廠職工看,讓各車間對標學習。

當他再度參會,已對各家所長瞭然於胸。李書拿著自己的琴,一家家推銷。他給出的價格令人震驚——15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百餘元,自己還留有三四成利潤。這次亮相,黃橋提琴給世界樂器市場留下深刻印象。

1995年春節期間,美國AXL樂器公司要參加世界樂器博覽會,95種樣品必須在兩個月內出樣。正常要3個月的工作,黃橋的制琴師傅們加班加點,硬是用53天趕工出貨。感動不已的客商主動注資,雙方成立了鳳靈樂器有限公司。

中外合作打通了銷售渠道,鳳靈一半的產量通過AXL銷往歐美,而國際流行的行業標準,則通過AXL被帶到了鳳靈。由此,鳳靈成了黃橋制琴業的「黃埔軍校」,成就了一群農民的傳奇。靠著質優價廉,黃橋提琴一路乘風破浪,橫掃全球。

在生產規模巔峰,鳳靈有多達1100多名員工,一年生產了30多萬把小提琴。黃橋鎮60多位制琴廠廠長出自鳳靈。全鎮每年生產小提琴80多萬把,佔國內總產量的70%、佔全球總產量半數以上。還有英國企業不遠萬裡,到黃橋建立提琴廠。

2007年,有外媒描述了小鎮的產業:由於採用流水線生產並擁有熟練工人,他們能以低於25美元的價格出售產品,把很多外國企業擠出了低價小提琴市場。

鈴木提琴廠是日本百年企業,曾是全球銷量冠軍。他們到鳳靈參觀,李書毫無保留,讓他們「隨便看」。這裡沒有什麼商業機密,只有一群最勤奮的工人。日本客人們心服口服,同樣成本,同等勞動強度,「只有中國做得到」。

往事如煙,在夜以繼日的全球競爭中,不少提琴廠商都難以為繼,黃橋提琴小鎮卻屹立不倒。李書很感慨,「幸福是奮鬥來的,一切成績是幹出來的!」

變奏

曾經困於低端市場、人工成本上升,新一代黃橋人補齊短板,轉型升級

中國小提琴價格不高,質量優良。有外國制琴師,來黃橋購買未上漆的白坯琴,用自己的工藝完成其他工序,上漆調弦,進入市場就成了受追捧的高端琴。

根據銷售數據,2001年以前,歐美市場是提琴消費主體,中國買提琴、學提琴的人數不多。2001年以後,中國學琴潮不斷升溫。當我們忙著打開國外市場,國外卻來打開中國市場了。所不同的是,我們賣出去的是百元、千元的學習琴;別人賣進來的,卻是上萬元的高端琴。

2010年,在一場中國國際提琴製作大賽上,黃橋人很直觀地被刺激了。同等用料,同等工藝,黃橋的琴只賣1000多元,進口琴則2000多歐元起步,合1.8萬元人民幣。

吳建新是黃橋琴藝公司的董事長,一開始給琴廠提供配件,後來經營一家整琴大廠。他認為學習琴和演奏琴本就不同。演奏琴像藝術品,價高而量少;學習琴是商品,利薄但量大。「要守住份額,這才是市場的大頭。應該建立品牌價值,逐漸向中高端進發。」因此,他每年認真做兩萬多把琴,控制數量,確保品質,逐漸在英美國家建立了穩定的渠道,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徐小峰是年輕工匠的代表,他認為要立起好琴的標杆,不能只打價格戰。作為土生土長的黃橋人,他從小熟識提琴的每個部件。退伍後,這位安靜的年輕人走上了制琴求學的路。他先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又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10多年曆練,他在業內積攢起名聲,斬獲不少制琴大賽獎項,他製作的琴拍賣出十幾萬元的價格。

拿起徐小峰做的琴,曲線細膩,彎角穩重,琴身油光精緻,上漆如透亮的琥珀,如同一件優雅的藝術品。

如果他去國外或國內一線城市,開工作室,修古琴、主打高端線路,應該能獲得相當不錯的收入。但他還是選擇回黃橋,這裡的產業正完成代際交棒。

雖然市場份額還在,但人工成本正在上升。近些年,黃橋裝備製造、生物製造、新型電池製造等產業紛紛崛起。相比之下,制琴吃苦不少,利潤不高,對年輕人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好在制琴業數控技術興起,可以替代不少人工,但如何把材料運用得恰到好處,卻是機器的短板,只能靠工匠的經驗和才華。市場在分化,工作室興起,電商銷售聯接起國內國外市場……新一代黃橋人面前,變量加劇。

徐小峰最終在鳳靈集團成立工作室,帶著一群年輕人專注於承前啟後,開拓創新,他們身上的擔子很重。

交響

做了一輩子樂器的人,身邊終於有了越來越多使用樂器的人

一把優秀的提琴,音質清澈,樂音輕盈而富有張力,音色飽滿而寬廣。那是良工運用材料學、力學、聲學,乃至數學、美學,加上時間的打磨,共同完成的作品。因此,那些傳世古琴,會賣出數百萬元的價格。

這對於黃橋,甚至對於中國的提琴工匠,尚是遙不可及的事。中國的琴師每天花十餘小時制琴,講用料、講精工、聽音質,賣十餘萬元幾乎就觸到了天花板。可是看看義大利的老師傅,常常賣出數倍於我們的價錢。

「制琴,對我們是產業,對人家是文化;對我們是產品,對人家是作品。文化只能在時間裡沉下來,急不得。」呂官寶是黃橋的「琴二代」,住在古鎮的深巷裡,喜歡安靜,最大的愛好是畫畫、做琴。

呂官寶頭髮花白,一身工裝,說起話來神採飛揚,眼睛閃亮。他打開屋門,頭頂上掛滿精製的提琴。他的父親呂伯健曾擔任鳳靈集團的技術員,今年82歲了,仍在制琴。父子兩代人,都做了一輩子琴,如今對琴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在呂官寶看來,從技藝上說,中國與義大利的制琴工藝沒有鴻溝。所不同的是,產業升級依靠的將是文化浸潤,需要加強對材料、對自然、對美的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黃橋,可修可接觸的古琴少,能汲取的養分就少。哪裡古琴多?巴黎、紐約、上海,文化富集的地方自然就多,最終是文化在起作用。」

女兒呂逸菲今年讀小學六年級,看起來漫不經心。可當她拉起父親做的大提琴,琴弓遊走在弦上,瞬時就像換了一個人,她也像穿越進了巴赫的世界,四周只有樂聲。

呂官寶常驅車,帶全家到周邊大城市聽音樂會。發現女兒的音樂天分後,他常常帶孩子奔波在上海、南京,請優秀的老師授課。「能做出好的樂器,還要有好的作曲、好的演奏,然後才有一座不朽的音樂小鎮。」

其實,黃橋鎮也早有行動。多年前,黃橋在小學普及了樂器教育,課程從葫蘆絲、尤克裡裡、吉他到小提琴,因材施教。做了多年提琴培訓的尹波老師被聘到學校,從此就撲在這件事上。

「大班教小提琴是很難的,孩子們半年拉不出調,剛開始連紀律都不好維持。」尹波說。為此,他們每周開家長會,教調音。很多老琴工,家裡第一次響起了提琴演奏聲。後來,一、二年級可以拉《龍的傳人》,三、四年級就能拉《我和我的祖國》,五年級就能掌握《新春樂》。最後,他們實現了400人的小提琴合奏,在鄉村小學組織起60人涵蓋5個聲部的弦樂樂團。

黃橋正努力成為一座「愛樂之城」。有的飯店,大堂經理、服務員一換衣服就能組起一支小樂隊。街頭,常有人拿起提琴、吉他露上一手。做了一輩子樂器的人,身邊終於有了越來越多使用樂器的人。

每年6月21日,中國「國際樂器演奏日」的主會場都放在黃橋。這項活動1982年起源於法國,今年已是進入中國的第七個年頭。每到這時,許多黃橋人操起各式樂器,在古鎮、在鬧市、在湖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一道,盡情演奏。7年來,這天成了黃橋的節日。

6月中旬開始,黃橋老老少少,都忙著籌備這場屬於他們的盛宴。在鳳靈集團,新任負責人李曉晨說:「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音樂就是未來的剛需。我們希望未來的中國,樂器像家具一樣必不可少,越來越多人享受音樂。」

製圖:張芳曼《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4日 07 版)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