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板及背光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0:06:46 1
導光板及背光模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之底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及該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該入光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該底面以及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該底面上設置有反散微結構,該反散微結構為呈同心圓狀排列的V型槽,該V型槽的沿該同心圓的半徑方向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該導光板的背光模塊。
【專利說明】導光板及背光模塊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光板及一種使用該導光板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0002] 背光模塊中的導光板一般包括出光面及與出光面相對的底面,底面上形成有網點 微結構,網點微結構用於改變傳播到其上的光線的傳播方向,從而使得光線從出光面射出。 然而,網點微結構是將光向各個方向散射的,從而使得光線從出光面射出後,也會向不同的 方向傳播,從而使得在背光模塊中,還需要使用帶有稜鏡結構的增亮膜,其用於將從出光面 射出的光線引導向垂直出光面的正視角方向。從而,該背光模塊包括較多的部件,不利於背 光模塊的小型化。
【發明內容】
[0003]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有效克服上述問題的導光板。
[0004] 有鑑於此,還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有效克服上述問題的背光模塊。
[0005] -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之底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及 該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該入光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該底面以及該第一側面及該第 二側面。該底面上設置有反散微結構,該反散微結構為呈同心圓狀排列的V型槽,該V型槽 的沿該同心圓的半徑方向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
[0006] -種背光模塊,包括導光板及光源,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與該出光面相 背之底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及該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該入光面分別連接該出光 面、該底面以及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該底面上設置有反散微結構,該反散微結構為呈 同心圓狀排列的V型槽,該V型槽的沿該同心圓的半徑方向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 角形的頂角為80°。該光源面向該入光面設置。
[0007]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在底面上設置了同心圓狀的V型槽並將V型槽的頂角Θ 設置為80°,用於將光線引導於垂直於出光面的正視角方向,從而可省略將光線引導向正 視角的增亮膜,有利於背光模塊的小型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該背光模塊包括一導光板。
[0009] 圖2是圖1中的導光板的立體圖,其中導光板相對圖1倒置。
[0010] 圖3是圖2中的導光板的側視圖。
[0011] 圖4是圖2中的導光板的出光面的不同角度的光強分布圖。
[0012]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 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之底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及該 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該入光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該底面以及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 側面,其特徵在於:該底面上設置有反散微結構,該反散微結構為呈同心圓狀排列的V型 槽,該V型槽的沿該同心圓的半徑方向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之間的夾角為 90。。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徵在於:該同心圓的圓心位於該第一側面與該第 二側面的交線上。
4. 一種背光模塊,其包括導光板及光源,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與該出光面相 背的底面、分別連接該出光面及該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該入光面分別連接該出光 面、該底面以及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該光源面向該入光面設置;其特徵在於:該底面 上設置有反散微結構,該反散微結構為呈同心圓狀排列的V型槽,該V型槽的沿該同心圓的 半徑方向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之間的夾角 為 90°。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同心圓的圓心位於該第一側面與該 第二側面的交線上。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光源的數量為一顆。
8.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光源為LED。
【文檔編號】G02B5/04GK104111490SQ201310133288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7日
【發明者】曾永昌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