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膠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7:07: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業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上膠裝置。
背景技術:
鞋業加工是鞋子生產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工序:採樣-打樣版-下料-跑綁-繃綁-定型-扣地-擦鞋-噴光-裝箱。具體的說:1、首先它要經過開發部開發,設計好鞋型後打版,接著確定楦型以及鞋子的整體結構,這些確定的數據會形成一個開發物料清單,然後流轉到裁包和劃料部門。2、做鞋過程中,有些革料,有的是皮料,不規則的皮料需要手工一塊一塊裁切下來。3、劃料完了就要裁包,把鞋面和鞋裡的東西複合,複合之後進行針車——用縫紉機把已經複合好的幾種材料整體成型,並用線把它縫起來。4、針車之後是夾包程序,夾包程序需要用到鞋楦,把鞋面的皮料覆蓋到鞋楦上,定型夾包。有的製鞋企業將這個環節進行了機械化改造,但仍需要手工釘幾顆釘子,把大致的方位釘住,再由機器進行自動高壓定型。5、接著在鞋底上塗好膠水,用液壓的機器將鞋面和鞋底複合,然後進行打磨。6、對鞋面打磨完了以後進行噴漆上光,最後鞋子經過烘乾之後會變得非常亮。7、最後將鞋子裝箱。在鞋面和鞋底複合前,需要將鞋底塗敷膠水,目前常見的上膠過程都是通過人工完成的,上膠不均勻,嚴重影響複合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膠裝置,快速實現鞋底的上膠,不但結構合理、上膠均勻,而且自動化程度高、上膠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上膠裝置,它包括支承底座、機架、夾緊機構、上膠機構,所述夾緊機構設置在支承底座的上方,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固定支座、固定平臺、支承軸、蝸輪、蝸杆、蝸杆電機、扇形凸輪、左滑杆、左支承彈簧、左槓桿、左支承銷軸、左壓板、右滑杆、右支承彈簧、右槓桿、右支承銷軸、右壓板、支承頂銷,所述機架固定在支承底座上,所述固定支座安裝在機架的內側,所述固定平臺設置在固定支座的上側,所述固定平臺上設置有銷孔,所述支承頂銷安裝在銷孔上,鞋底放置在支承頂銷上,所述支承軸豎直可轉動設置在固定平臺和固定支座上,所述蝸輪同軸心設置在支承軸上,所述蝸杆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蝸輪和蝸杆相互嚙合,所述蝸杆的一端和蝸杆電機同軸連接,所述蝸杆電機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扇形凸輪同軸心設置在支承軸上,所述左滑杆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固定支座的左側,所述左滑杆和固定支座之間設置有滑套,所述左滑杆的右端設置有第一臺階,所述左支承彈簧和左滑杆同軸心設置,所述左支承彈簧的左端和固定支座貼合,所述左支承彈簧的右端和左滑杆的第一臺階貼合,所述左滑杆的右端在左支承彈簧的作用下和扇形凸輪貼合,所述右滑杆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固定支座的右側,所述右滑杆和固定支座之間設置有滑套,所述右滑杆的左端設置有第二臺階,所述右支承彈簧和右滑杆同軸心設置,所述右支承彈簧的左端和右滑杆的第二臺階貼合,所述右支承彈簧的右端和固定支座貼合,所述右滑杆的左端在右支承彈簧的作用下和扇形凸輪貼合,所述左槓桿通過左支承銷軸鉸接在機架的左側,所述左槓桿的下端和左滑杆的左端鉸接,所述左壓板設置在左槓桿的上端,所述右槓桿通過右支承銷軸鉸接在機架的右側,所述右槓桿的下端和右滑杆的右端鉸接,所述右壓板設置在右槓桿的上端,所述上膠機構設置夾緊機構的上方,所述上膠機構包括固定上膠座、導杆、導套、驅動氣缸、導向支座、上膠支座、齒條、齒輪、齒輪軸、齒輪電機、輥軸支耳、上膠輥、上膠噴頭、噴頭支座、膠水箱、膠水管,所述固定上膠座的下端設置有導杆,所述導向支座的上端設置有導套,所述導向支座通過導杆和導套可上下滑動設置,所述驅動氣缸的一端連接固定上膠座,另一端連接導向支座,所述導向支座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上膠支座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導向槽上,所述齒條水平固定安裝在導向支座上,所述齒輪通過齒輪軸可轉動設置在上膠支座上,所述齒輪和齒條相互嚙合,所述齒輪電機和齒輪軸同軸連接,所述齒輪電機安裝在上膠支座上,所述輥軸支耳設置在導向支座上,所述上膠輥可轉動設置在輥軸支耳上,所述噴頭支座設置在上膠支座的一側,所述上膠噴頭安裝在噴頭支座上,所述膠水箱安裝在固定上膠座上,所述膠水箱的一側設置有出膠口,所述膠水管的一端連接出膠口,另一端連接上膠噴頭。
進一步地,所述支承軸和固定支座之間、支承軸和固定平臺之間設置有支承滾動軸承。
進一步地,所述支承頂銷的數量為四個或四個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膠水箱的上端設置有灌膠口,所述灌膠口為鬥形。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電機為步進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上膠輥上均勻設置有膠水眼槽。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夾緊機構實現了對鞋底的間歇性夾緊和鬆開,上膠機構實現對鞋底的快速上膠。蝸杆電機通過蝸杆、蝸輪帶動支承軸平穩轉動,支承軸上的扇形凸輪帶動左滑杆和右滑杆向外側滑動,分別帶動左槓桿和右槓桿向內側擺動,實現對鞋底的壓緊。驅動氣缸動作,帶動導向支座向下運動,導杆和導套的設置有利於實現導向支座上下平穩運動,有利於上膠合理進行。齒輪電機動作,帶動齒輪轉動,因為齒輪和齒條嚙合,齒條又是固定的,所以上膠支座沿導向支座滑動,上膠噴頭噴出膠水,上膠輥將膠水均勻塗敷在鞋底上。支承頂銷的數量為四個或四個以上,具有良好的支承效果,有利於上膠。支承軸和固定支座之間、支承軸和固定平臺之間設置有支承滾動軸承,大大減少了磨損,提高了支承軸轉動平穩性,提高了支承軸的壽命。齒輪電機為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的轉速、停止的位置只取決於脈衝信號的頻率和脈衝數,而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有利於實現對上膠支座位置的精確控制。灌膠口為鬥形,結構合理,膠水加料非常方便。本實用新型快速實現鞋底的上膠,不但結構合理、上膠均勻,而且自動化程度高、上膠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中:1.支承底座,2.機架,3.夾緊機構,4.上膠機構,5.固定支座,6.固定平臺,7.支承軸,8.蝸輪,9.蝸杆,10.蝸杆電機,11.扇形凸輪,12.左滑杆,13.左支承彈簧,14.左槓桿,15.左支承銷軸,16.左壓板,17.右滑杆,18.右支承彈簧,19.右槓桿,20.右支承銷軸,21.右壓板,22.支承頂銷,23.銷孔,24.滑套,25.第一臺階,26.第二臺階,27.固定上膠座,28.導杆,29.導套,30.驅動氣缸,31.導向支座,32.上膠支座,33.齒條,34.齒輪,35.齒輪軸,36.齒輪電機,37.輥軸支耳,38.上膠輥,39.上膠噴頭,40.噴頭支座,41.膠水箱,42.膠水管,43.導向槽,44.出膠口,45.支承滾動軸承,46.灌膠口,47.膠水眼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上膠裝置,它包括支承底座1、機架2、夾緊機構3、上膠機構4,夾緊機構3實現了對鞋底的間歇性夾緊和鬆開,上膠機構4實現對鞋底的快速上膠。所述夾緊機構3設置在支承底座1的上方,所述夾緊機構3包括固定支座5、固定平臺6、支承軸7、蝸輪8、蝸杆9、蝸杆電機10、扇形凸輪11、左滑杆12、左支承彈簧13、左槓桿14、左支承銷軸15、左壓板16、右滑杆17、右支承彈簧18、右槓桿19、右支承銷軸20、右壓板21、支承頂銷22,所述機架2固定在支承底座1上,所述固定支座5安裝在機架2的內側,所述固定平臺6設置在固定支座5的上側,所述固定平臺6上設置有銷孔23,所述支承頂銷22安裝在銷孔23上,鞋底放置在支承頂銷22上,所述支承頂銷22的數量為四個或四個以上,具有良好的支承效果,有利於上膠。所述支承軸7豎直可轉動設置在固定平臺6和固定支座5上,所述支承軸7和固定支座5之間、支承軸7和固定平臺6之間設置有支承滾動軸承45,大大減少了磨損,提高了支承軸7轉動平穩性,提高了支承軸7的壽命。所述蝸輪8同軸心設置在支承軸7上,所述蝸杆9可轉動設置在機架2上,所述蝸輪8和蝸杆9相互嚙合,所述蝸杆9的一端和蝸杆電機10同軸連接,所述蝸杆電機10安裝在機架2上。所述扇形凸輪11同軸心設置在支承軸7上,所述左滑杆12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固定支座5的左側,所述左滑杆12和固定支座5之間設置有滑套24,所述左滑杆12的右端設置有第一臺階25,所述左支承彈簧13和左滑杆12同軸心設置,所述左支承彈簧13的左端和固定支座5貼合,所述左支承彈簧13的右端和左滑杆12的第一臺階25貼合,所述左滑杆12的右端在左支承彈簧13的作用下和扇形凸輪11貼合,所述右滑杆17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固定支座5的右側,所述右滑杆17和固定支座5之間設置有滑套24,所述右滑杆17的左端設置有第二臺階26,所述右支承彈簧18和右滑杆17同軸心設置,所述右支承彈簧18的左端和右滑杆17的第二臺階26貼合,所述右支承彈簧18的右端和固定支座5貼合,所述右滑杆17的左端在右支承彈簧18的作用下和扇形凸輪11貼合,所述左槓桿14通過左支承銷軸15鉸接在機架2的左側,所述左槓桿14的下端和左滑杆12的左端鉸接,所述左壓板16設置在左槓桿14的上端,所述右槓桿19通過右支承銷軸20鉸接在機架2的右側,所述右槓桿19的下端和右滑杆17的右端鉸接,所述右壓板21設置在右槓桿19的上端,所述上膠機構4設置夾緊機構3的上方,所述上膠機構4包括固定上膠座27、導杆28、導套29、驅動氣缸30、導向支座31、上膠支座32、齒條33、齒輪34、齒輪軸35、齒輪電機36、輥軸支耳37、上膠輥38、上膠噴頭39、噴頭支座40、膠水箱41、膠水管42,所述固定上膠座27的下端設置有導杆28,所述導向支座31的上端設置有導套29,所述導向支座31通過導杆28和導套29可上下滑動設置,所述驅動氣缸30的一端連接固定上膠座27,另一端連接導向支座31,導杆28和導套29的設置有利於實現導向支座31上下平穩運動,有利於上膠合理進行。所述導向支座31上設置有導向槽43,所述上膠支座32可左右滑動設置在導向槽43上,所述齒條33水平固定安裝在導向支座31上,所述齒輪34通過齒輪軸35可轉動設置在上膠支座32上,所述齒輪34和齒條33相互嚙合,所述齒輪電機36和齒輪軸35同軸連接,所述齒輪電機36安裝在上膠支座32上,所述齒輪電機36為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的轉速、停止的位置只取決於脈衝信號的頻率和脈衝數,而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有利於實現對上膠支座位置的精確控制。所述輥軸支耳37設置在導向支座31上,所述上膠輥38可轉動設置在輥軸支耳37上,所述上膠輥38上均勻設置有膠水眼槽47,膠水眼槽47帶有儲膠功能,有利於將膠水均勻塗敷在鞋底上。所述噴頭支座40設置在上膠支座32的一側,所述上膠噴頭39安裝在噴頭支座40上,所述膠水箱41安裝在固定上膠座27上,所述膠水箱41的一側設置有出膠口44,所述膠水管42的一端連接出膠口44,另一端連接上膠噴頭39。所述膠水箱41的上端設置有灌膠口46,所述灌膠口46為鬥形,結構合理,膠水加料非常方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上膠裝置使用時,蝸杆電機10通過蝸杆9、蝸輪8帶動支承軸7平穩轉動,支承軸7上的扇形凸輪11帶動左滑杆12和右滑杆17向外側滑動,分別帶動左槓桿14和右槓桿19向內側擺動,實現對鞋底的壓緊。驅動氣缸30動作,帶動導向支座31向下運動,齒輪電機36動作,帶動齒輪34轉動,因為齒輪34和齒條33嚙合,齒條33又是固定的,所以上膠支座32沿導向支座31滑動,上膠噴頭39噴出膠水,上膠輥38將膠水均勻塗敷在鞋底上。本實用新型快速實現鞋底的上膠,不但結構合理、上膠均勻,而且自動化程度高、上膠效率高。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