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2:25:56 1
專利名稱:一種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焊接技術領域,屬於由摩擦產生熱的摩擦焊接,特別涉及一種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
背景技術:
航空飛行器的油箱除了需要承受較大的外部載荷外,還需要承受一定的內壓,同時又需進行分段供油,油箱內各個隔艙和整個艙體氣密性要求高。因此需要採用滿足油箱各方面使用要求的成形工藝。採用氣密性能好的焊接油箱就成了必然選擇。根據油箱特殊使用要求,如油箱內的加強筋和油箱壁之間其厚薄不一致,而採取傳統的攪拌摩擦焊,僅是用於平板件對焊的應用;而採用氬弧焊或其它保護焊方式,不能很好的保證實現焊接處的氣密性設計要求,而且還易造成焊接後的變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採用攪拌摩擦焊焊接形式,使油箱在焊接成型後,不僅能承受較大的外部載荷,還需承受較大的內壓,同時在焊接後油箱不變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將氣密油箱內的環形框架設計成中間帶腹板的框架,該框架的截面為圓形,油箱蒙皮為鈑金件,並衝壓成圓筒狀,其特徵在於,工藝步驟如下
1)將蒙皮的焊接區域進行化銑,使蒙皮的焊接區域增加厚度5 IOmm ; 2)焊接前選用試件,並根據試件材料厚度、對焊機的行進速度和攪拌頭的轉速進行設
定;
3)將蒙皮套在框架外面,採用夾具將環形框架和蒙皮夾緊,夾具的壓塊在焊縫兩側,且兩壓塊之間的距離為13mm 20mm ;
4)夾緊後,測量每一道待焊焊縫處的蒙皮與壓塊的間隙,為0 0.4mm,局部為0 0. 6mm ;
5)根據步驟2試件確定拌頭的轉速和工件的相對旋轉運動的速度;
6)蒙皮和框架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連續完成整個焊接過程, 且在蒙皮與框架間形成焊區;
7)焊縫接頭處重疊15mm 25mm,並在匙孔處填料; 8 )焊接成型後,將蒙皮表面殘餘凸臺打磨修平。本發明的優點是,採用筒體蒙皮與框架之間搭接後攪拌摩擦焊,異於傳統的母材對接後攪拌摩擦焊。焊接時攪拌頭以一定速度高速旋轉,焊件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做旋轉運動,從而實現油箱軸向焊接,對框架與蒙皮環縫採取在攪拌頭高速旋轉的同時,工件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使蒙皮與框架觸部位固相連接,從而實現框架與蒙皮焊接。
圖1是本發明的焊接典型剖面結構圖。圖中1、蒙皮,2、框架,3、焊區。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將氣密油箱內的環形框架設計成中間帶腹板的框架,該框架的截面為圓形,油箱蒙皮為鈑金件,並衝壓成圓筒狀,其特徵在於,工藝步驟如下
1)將蒙皮1的焊接區域進行化銑,使蒙皮1的焊接區域增加厚度5 IOmm;
2)焊接前選用試件,並根據試件材料厚度、對焊機的行進速度和攪拌頭的轉速進行設
定;
3)將蒙皮1套在框架2外面,採用夾具將環形框架2和蒙皮1夾緊,夾具的壓塊在焊縫兩側,且兩壓塊之間的距離為13mm 20mm ;
4)夾緊後,測量每一道待焊焊縫處的蒙皮1與壓塊的間隙,為0 0.4 mm,局部為0 0. 6mm ;
5)根據步驟2試件確定拌頭的轉速和工件的相對旋轉運動的速度;
6)蒙皮1和框架2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連續完成整個焊接過程,且在蒙皮1與框架2間形成焊區3 ;
7)焊縫接頭處重疊15mm 25mm,並在匙孔處填料;
8)焊接成型後,將蒙皮1表面殘餘凸臺打磨修平。實施例1 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採用蒙皮1和框架2之間搭接後攪拌摩擦焊,異於傳統的母材對接後攪拌摩擦焊。將環形框架設計成中間帶腹板的框架2,該框截面為圓形,採用機加而成,蒙皮1 為鈑金件,通過模具衝壓成圓筒狀。根據油箱攪拌摩擦焊焊接接頭型式,同時為了保證焊接質量,使油箱框架2與蒙皮1 (環縫)焊接處形成焊區3,工藝步驟如下
1)將蒙皮1的焊接區域進行化銑,使蒙皮1的焊接區域增加厚度IOmm ; 2)焊接前選用試件進行各種參數(試件材料厚度、焊機的行進速度和攪拌頭的旋轉速度)的設定;
3)將蒙皮1套在框架2外面,採用夾具將環形框架2和蒙皮1夾緊,壓塊儘量靠近焊縫,由於攪拌頭軸肩為Φ 10 mm,與左右壓塊間的間隙分別5 mm,為了保證焊接時焊接質量, 所以壓塊之間的距離為20 mm ;
4)夾緊後,測量每一道待焊焊縫處的同心度,即蒙皮與壓塊的間隙,其高低差為 0. 4mm,局部不超過0. 6mm ;
5)根據步驟2試件確定拌頭的轉速和工件的相對旋轉運動的速度;
6)蒙皮1和框架2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連續完成整個焊接過程,且在蒙皮1與框架2間形成焊區3 ;
7)對於整個焊接過程出現中斷時,接頭處焊縫重疊20mm,並在匙孔處填料; 8)焊接成型後,將蒙皮1表面殘餘凸臺打磨修平。實施例2 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其工藝步驟如下1)將蒙皮1的焊接區域進行化銑,使蒙皮1的焊接區域增加厚度8mm ; 2)焊接前選用試件進行各種參數(試件材料厚度、焊機的行進速度和攪拌頭的旋轉速度)的設定;
3)將蒙皮1套在框架2外面,採用夾具將環形框架2和蒙皮1夾緊,壓塊儘量靠近焊縫, 由於攪拌頭軸肩為Φ 10 mm,與左右壓塊間的間隙分別2. 5mm,為了保證焊接時焊接質量,所以壓塊之間的距離為15 mm;
4)夾緊後,測量每一道待焊焊縫處的同心度,即蒙皮與壓塊的間隙,其高低差為 0. 4mm,局部不超過0. 6mm ;
5)根據步驟2試件確定拌頭的轉速和工件的相對旋轉運動的速度;
6)蒙皮1和框架2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連續完成整個焊接過程,且在蒙皮1與框架2間形成焊區3 ;
7)對於整個焊接過程出現中斷時,接頭處焊縫重疊15mm,並在匙孔處填料;
8)焊接成型後,將蒙皮1表面殘餘凸臺打磨修平。由於軸肩高速旋轉並對母材-蒙皮1局部的擠壓,相當於銑刀作用,會對母材-蒙皮1局部有一定的切削量,通過前期的試驗件的測量,該切削量為母材-蒙皮1局部的10%, 因此油箱成型後,攪拌摩擦焊後會形成凹槽,母材-蒙皮1局部局部厚度會減小,從而削弱母材-蒙皮1局部的強度。為了不降低母材的實際使用厚度,將母材-蒙皮1局部(攪拌摩擦焊焊接區域)增加了一定的厚度。通過化銑實現母材-蒙皮1局部(一定寬度內)增加厚度。焊接時攪拌頭以一定速度高速旋轉,焊件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做旋轉運動,從而實現油箱軸向焊接。對框架2與蒙皮1環縫採取在攪拌頭高速旋轉的同時,工件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使蒙皮1與框架2接觸部位固相連接,從而實現框架2與蒙皮1焊接。
權利要求
1.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將氣密油箱內的環形框架設計成中間帶腹板的框架,該框架的截面為圓形,油箱蒙皮為鈑金件,並衝壓成圓筒狀,其特徵在於,工藝步驟如下1)將蒙皮⑴的焊接區域進行化銑,使蒙皮⑴的焊接區域增加厚度5 IOmm ; 2)焊接前選用試件,並根據試件材料厚度、對焊機的行進速度和攪拌頭的轉速進行設定;3)將蒙皮(1)套在框架(2)外面,採用夾具將環形框架(2)和蒙皮(1)夾緊,夾具的壓塊壓在焊縫兩側,且兩壓塊之間的距離為13mm 20mm ;4)夾緊後,測量每一道待焊焊縫處的蒙皮(1)與壓塊間隙,為0 0.4 mm,局部為0 0. 6mm ;5)根據步驟2試件確定拌頭的轉速和工件的相對旋轉運動的速度;6)蒙皮(1)和框架(2)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繞軸線做相對旋轉運動,連續完成整個焊接過程,且在蒙皮(1)與框架(2)間形成焊區(3);7)焊縫接頭處重疊15mm 25mm,並在匙孔處填料;8)焊接成型後,將蒙皮(1)表面殘餘凸臺打磨修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氣密油箱結構件的摩擦焊接工藝。將氣密油箱內的環形框架設計成中間帶腹板的框架,該框架的截面為圓形,油箱蒙皮為鈑金件,並衝壓成圓筒狀。採用筒體與框之間搭接後攪拌摩擦焊,焊接時攪拌頭以一定速度高速旋轉,焊件在夾具上相對攪拌頭做旋轉運動,從而實現油箱軸向焊接。
文檔編號B23K20/12GK102350584SQ20111029320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劉慧慧, 孫啟星, 梁可人, 毛端華, 潘海華, 王再玉, 蔣若冰, 黃海龍 申請人: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