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樁l型防汛擋牆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0:47:21 1
專利名稱:高樁l型防汛擋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或環境工程技術,尤其是高樁L型防汛擋牆。
背景技術:
公知技術中,現代防汛水利設施多以混凝土砼結構構件取代傳統土石結構,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和水文自然條件的不斷演變,防汛設施易出現因地基變化導致當前坍塌垮裂,而建造成本低,結構堅固穩定,防汛效果可靠的防汛牆技術亟待公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樁L型防汛擋牆。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措施在於擋土牆垂直截面呈L型,內側為壓實回填粘土,擋土牆下部呈水平臺的承臺下方垂直固定連接ニ排長度大於擋土牆高度的樁腳,其中,內側固定一排方樁,外側固定ー排板樁。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採用深埋的樁基結構,確保擋牆在地基一定程度變化下仍具有足夠結構強度,並有效防止出現基礎淘蝕,簡單易行、操作性強,建造成本低,結構堅固穩定,防汛效果可靠,抗腐蝕,可長期使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地面I,回填粘土 2,承臺3,擋土牆4,墊層5,方樁6,板樁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擋土牆4垂直截面呈L型,內側為壓實回填粘土 2,擋土牆4下部呈水平臺的承臺3下方垂直固定連接ニ排長度大於擋土牆4高度的樁腳,其中,內側固定一排方樁6,外側固定ー排板樁7。擋土牆4外側形成阻水面,或形成行洪渠道。擋土牆4、方樁6和板樁7為預製或現澆砼。擋土牆4內側壓實回填粘土 2上方地面I做綠化施工。承臺3下方固定墊層5。墊層5作用在於保護承臺3,立模板以及提高承臺3穩定性。方樁6截面呈矩形、圓形或多邊形。方樁6主要做樣在於強化對承臺3下方支撐。板樁7沿擋土牆4水平延長方向伸展呈連續或斷續的豎立板型,板樁7上端承接擋土牆4垂直底部。板樁7除具有對擋土牆4支撐作用外,還具有防止和減少擋土牆4下方基礎被淘蝕的作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拆除原有防汛牆結構,採用本實用新型高樁承臺L型擋牆結構,沿規劃藍線新建防汛牆,承臺3底高程2. 5m,擋土牆4牆身寬O. 4m,擋土牆4牆身與承臺3均採用C30鋼筋混凝土,承臺3底部樁基採用前板樁7後方樁6,前排板樁7尺寸為250 X 500 X 13000mm,後排方樁6尺寸為250 X 250 X 13000mm,間距I. 2m,板樁7與方樁6排距2. 2mο 在以上實施例中,未及敘述的涉及實施的其他必要技術等採用現有技術,不再依次列舉詳述。
權利要求1.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是擋土牆(4)垂直截面呈L型,內側為壓實回填粘土(2),擋土牆(4)下部呈水平臺的承臺(3)下方垂直固定連接二排長度大於擋土牆(4)高度的樁腳,其中,內側固定一排方樁出),外側固定一排板樁(7)。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在於,擋土牆(4)外側形成阻水面,或形成行洪渠道。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在於,擋土牆(4)內側壓實回填粘土 (2)上方地面(I)做綠化施工。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在於,承臺(3)下方固定墊層(5)。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在於,方樁(6)截面呈矩形、圓形或多邊形。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樁L型防汛擋牆,其特徵在於,板樁(7)沿擋土牆(4)水平延長方向伸展呈連續或斷續的豎立板型,板樁(7)上端承接擋土牆(4)垂直底部。
專利摘要高樁L型防汛擋牆,擋土牆(4)垂直截面呈L型,內側為壓實回填粘土(2),擋土牆(4)下部呈水平臺的承臺(3)下方垂直固定連接二排長度大於擋土牆(4)高度的樁腳,其中,內側固定一排方樁(6),外側固定一排板樁(7)。採用深埋的樁基結構,確保擋牆在地基一定程度變化下仍具有足夠結構強度,並有效防止出現基礎淘蝕,簡單易行、操作性強,建造成本低,結構堅固穩定,防汛效果可靠,抗腐蝕,可長期使用。
文檔編號E02B3/06GK202416252SQ2012200077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陳肖宇 申請人:上海友為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