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娶尼姑(娶尼姑讓兒媳懷孕)
2023-05-08 06:15:39 1
世人對於朱熹的印象大多都只是停留在他的詩詞上,至於他的背景和經歷,很少有人清楚,因為有很多的事情會讓世人對其的良好印象破滅。有心人肯定會發現,在南宋慶元二年的時候,臨安城內流傳著一則人盡皆知的消息.
「道學大師朱熹,力排眾議娶尼姑為妾,並且垂涎自己兒媳的美色,使得守寡的兒媳懷上自己的孩子」,當時這件事情對南宋的影響非常深,朱熹也因此身敗名裂。
朱熹一直都是儒學中的楷模,道德中的典範不管是在學術界還是在百姓眼中,他的地位都是相當之高的。在宋高宗執政期間起,朱熹所主導的思想就一直薰陶著百姓,同時他為了能更加深刻地去體會世間百態.
親自打入社會基層,幹過多種苦活,有好多次甚至因為遇到搶匪險些喪命。有了一定親身感悟的朱熹決定拜李侗為師,學習北宋「二程」的思想,之後朱熹將自己的理念與其結合,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嶄新理學體系。
南宋時期本身就處於一個思想噴薄時代,無數學派崛起,然而在這時朱熹的理論橫空出世,仿佛給各個學派立了一顆裡程碑,各大學派對其提出的理論都信服不已,不管是君臣還是平民老百姓。
只要在當時提到朱熹,他們臉上第一時間流露出的必然是崇拜和信服,所以朱熹在當時被譽為道德典範、學術派的楷模。
身敗名裂對於朱熹是一代道德典範,儒學大師是不爭的事實,可是讓人震驚不已的是,這樣一位「品學兼優」的大師,卻流傳出幾段讓人感到羞恥且抬不起顏面的事跡。
朱熹的黑料是被當時的監察御史沈繼祖爆料出來的,兩人之間的淵源要從公元1196年說起。當時金國使者初來南宋賀年,沈繼祖為了出風頭,公然彈劾朱熹,而那一次對朱熹的彈劾,也是將朱熹的正面形象給擊垮。
沈繼祖足足用了十條罪名定給朱熹,其中影響最為嚴重的便是「引誘尼姑為妾」「家婦不夫而孕」。當時這兩條罪名出來的時候,還不待朱熹有所應對,朝廷內各個官員接連的表態指責朱熹,同時還在民間公開對其定罪。
當時的朱熹已經近70歲高齡,在封建思想瀰漫的年代,人們會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越來越看重面子和名分,所以當時的風波對於朱熹來講,影響不可謂不大。
非聖人也只要是人都不可能擺託七情六慾,朱熹在他人生中最為輝煌的幾十年裡,他提出過大量有關「欲理」的學術理論,然而諷刺的是他所提出的這些大道理,在他身上發生時,卻比普通人做得更加荒唐。
當時沈繼祖見朱熹逐漸失勢,於是趁熱打鐵地給宋寧宗上書請求將朱熹斬首,可宋寧宗最終只是對朱熹罷免的官職,其本人除了受到輿論抨擊,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但朱熹門下的學徒們卻因為此事接連被捕入獄。
後來朱熹站出來澄清的時候,沒有為這些事情做辯解,而是一五一十地承認了這些罪名,在當時原本一直袒護和相信朱熹的人,內心也漸漸開始變得黯然失色。如果朱熹不承認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
那些跟朱熹站在統一戰線上的人必然會力挺朱熹,可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有心無力。此事過後,一直到慶元四年,朱熹申請提前回家退休,當時的朱熹已經年過七十,要不是因為晚年鬧出的這些輿論,此時的他在後人眼中一直都是聖人的形象。
然而世事總是不盡人意,他不僅沒能獲得聖人之稱,還在晚年時落得如此敗名,朱熹就在這樣人見人罵的日子中,堅持了幾年,享年71,公元1200年病逝。當時的朱熹就如同現在這些名人一樣.
他們是公眾人物,所以他們在大眾眼中的形象必須要保持好,不然就會讓自己走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有些事情,如果是一個沒有名氣的普通人做了,可能不痛不癢,對這個社會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是同樣的事情倘若換做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來做,那這件事情對於這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其中大有幾分高處不勝寒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