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門把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8:14:56 5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門把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門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門把手。
傳統的汽車門把手其把手本體是一體成形的,兩端與車門固定連接,中部設置的通槽為握持部位,一端部內開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槓桿機構和撥動機構槓桿機構包括設置在靠近握持部位一側的沿本體寬度方向的轉軸和設置在轉軸上的槓桿,槓桿的一端穿入通槽中,另一端呈環形,中間可設置門鎖,端頭設有一撥頭,轉軸上還設有復位彈簧;撥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端部另一側的沿本體長度方向的轉軸和設置在轉軸上的叉撥,叉撥的一端設有凹槽,槓桿的撥頭落在凹槽內,叉撥的另一端設有一圓頂柱銷。打開車門時,手同時握住把手本體的握持部位和槓桿的一端,槓桿的撥頭帶動叉撥繞轉軸轉動,柱銷下落,將車鎖撥開。這種結構的把手,由於槓桿的側面積小,開門時較費力;槓桿與本體之間需開設至少為槓桿行程寬度的孔,易進水而使活動部件鏽蝕。
為克服上述缺陷,現又有一種活動式汽車門把手,如桑塔納轎車即採用此類把手,與傳統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本體由固定體和活動體構成,固定體內設置槓桿機構和撥動機構,槓桿機構的轉軸設置在靠近撥動機構的一端,槓桿由拉杆和環形連杆構成,拉杆固定在活動體的一端,穿過固定體上所設的通孔與環形連杆相連,環形連杆的另一端連接在轉軸上;活動體的另一端設有固定插銷,其上設有簧片。固定體與車門固定連接,活動體與車門的連接是通過固定插銷穿入車門上開設的銷孔實現的。打開車門時,直接拉動活動體即可,因此手感較輕,由於固定體、活動體及拉杆之間配合緊湊,不易進水。但是這種結構的把手由於槓桿機構的轉軸設在撥動機構一側,活動體內空間較為緊張,為了在環形連杆內安裝門鎖,外形設計得較大,無法直接置換傳統的門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直接置換傳統形式的汽車門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汽車門把手,包括固定體、活動體、槓桿機構、撥動機構,所述的槓桿機構由轉軸、環形連杆、拉杆和復位彈簧組成,環形連杆內設有鎖殼,所述的活動體末端設有帶簧片的固定插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由同軸心的兩根短軸構成,設置在鎖殼兩外側,環形連杆的兩側相應部位分別與兩短軸相連;所述的復位彈簧設在拉杆上位於固定體內的部分。
所述的拉杆兩側設有導向條。
所述的拉杆底部設有墊圈。
所述的拉杆與活動體底面垂直。
採用兩根短軸分別固定在鎖殼兩側的結構,使槓桿機構更為緊湊,把手整體尺寸可設計得較小,與傳統把手外形和安裝尺寸相應,從而可方便地更新或替換已損壞的舊把手。
所述的拉杆兩側設有導向條,拉門時拉杆移動較平穩。所述的拉杆底部設有墊圈,固定體、活動體和拉杆之間配合緊密,增強防水能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A-A向視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
圖1、2,汽車門把手由固定體1和活動體13構成,固定體1內設置槓桿機構和撥動機構,槓桿機構由轉軸8、拉杆10和環形連杆7構成,拉杆10底部垂直固定在活動體13的一端,穿過固定體1上所設的通孔與環形連杆7相連,環形連杆7的中間設有鎖殼9,另一端設有撥頭6,轉軸8由同軸心的兩根短軸構成,設置在鎖殼兩外側,環形連杆7的兩側相應部位分別與兩短軸相連,拉杆10上位於固定體1內的部分設有復位彈簧11,拉杆10兩側設有導向條16,拉杆10底部設有墊圈12;撥動機構由設置在固定體1另一端一側的沿本體長度方向的轉軸和設置在轉軸3上的叉撥4構成,叉撥4的底部遠離轉軸的一側設有凹槽5,槓桿的撥頭6落在凹槽5內,叉撥4的頂部與轉軸同側設有一圓頂柱銷17;固定體1遠離活動體13的端頭上設有與車門連接用的凸臺2。
活動體13的另一端設有固定插銷14,其上設有簧片15,活動體13與車門的連接是通過固定插銷14穿入車門上開設的銷孔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向外拉動活動體13,拉杆10沿導向條向下移動,帶動環形連杆7繞轉軸8轉動,撥頭6上翹,帶動叉撥4繞轉軸3轉動,圓頂柱銷17下落,將車鎖撥開,車門即被打開,此時復位彈簧11被壓縮;鬆開手後,在復位彈簧11的張力作用下,活動體13回復到原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門把手,包括固定體(1)、活動體(13)、槓桿機構、撥動機構,所述的槓桿機構由轉軸(8)、環形連杆(7)、拉杆(10)和復位彈簧(11)組成,環形連杆(7)內設有鎖殼(9),所述的活動體(13)末端設有帶簧片(15)的固定插銷(1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8)由同軸心的兩根短軸構成,設置在鎖殼(9)兩外側,環形連杆(7)的兩側相應部位分別與兩短軸相連;所述的復位彈簧(11)設在拉杆(10)上位於固定體內的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門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杆(10)兩側設有導向條(1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門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杆(10)底部設有墊圈(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門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杆(10)與活動體(13)底面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直接置換傳統形式的汽車門把手,它包括固定體、活動體、槓桿機構、撥動機構。所述的槓桿機構由轉軸、環形連杆、拉杆和復位彈簧組成。環形連杆內設有鎖殼,活動體末端設有帶簧片的固定插銷,轉軸由同軸心的兩根短軸構成,設置在鎖殼兩外側,環形連杆的兩側相應部位分別與兩短軸相連。所述的復位彈簧設在拉杆上位於固定體內的部分。
文檔編號E05B1/00GK2329729SQ98218108
公開日1999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31日
發明者吳生田 申請人:吳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