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腔淺基礎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7:49:11
專利名稱:一種空腔淺基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地基基礎,特別涉及一種空腔淺基礎。
背景技術:
對於山區建築物的基礎通常採用深基礎處理和淺基礎處理,深基礎處理通 常採用人工挖孔樁基礎或機械鑽孔樁基礎,但是深基礎處理造價較高,而淺基 礎在持力層較深的情況,筏板厚度勢必很厚,相對不經濟。可如果能將厚筏板 中間鏤空,做成箱形基礎,顯然基礎承力性能會很好,經濟效益也會顯著。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承載力高、成本 低的空腔淺基礎。
本實用新型包括頂板、立柱、底板、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中基礎立柱設置與上部結構跨度或傳力牆壁柱間距相對應,一 般為3.5 6m。將基礎按深度分為n節立柱,每節立柱高度為0.8 1.5m,視土質
情況而定,土質越硬立柱高度取大值。每節立柱鋼筋伸入下節立柱的距離大於 40d(d為立柱主筋的直徑),使上下兩節立柱的連接牢固。立柱下埠厚度為 80mm,上埠厚度為150mm,搭結採用企口型,使上下節立柱緊密搭結,內壁 略微向內傾斜,傾斜率為7%。
立柱內埋置一定數量的弓I流管。
底板混凝土厚度為10 20cm。底板可根據巖層坡度變化情況進行調整。底
板可以為水平,也可以為凹形。
本實用新型採用砼預製板或者現澆混凝土作為頂板封口。 本實用新型基礎承重立柱作為護壁,通過承重結構和護壁合一從而大大節
省/成本。與淺基礎如筏板基礎相比基礎內砼量大大減少,與樁基礎相比可節
省造價30~40%。
圖1空腔淺基礎示意圖
l立柱頂板,2頂板,3底板,4引流管,5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圖l為空腔淺基礎示意圖,該基礎包括立柱l、頂板2、底板3、引流管4。 基礎立柱1設置與上部結構跨度相對應,間距為4.5m。將基礎按深度分為 3節立柱1,每節立柱1高度為0.8m。立柱1下埠厚度為80mm,上埠厚度為150mm,搭結採用企口型,使上下節立柱l緊密搭結,內壁略微向內傾斜, 傾斜率為7%,便於模板支設。每下挖一節立柱l後,應採用十字吊線法進行檢 査校對立柱1位置。每節立柱1鋼筋伸入下節立柱1的距離為500mm,使上下 兩節立柱1的連接牢固。在立柱1混凝土中摻加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和無水硫 酸鈉早強劑,使混凝土立柱1儘早達到設計強度。振搗混凝土宜通過手錘敲擊 模板和棍棒反覆插搗來搗實混凝土。
通過側壁引流方法降低立柱1外水頭,減小動水壓力。當立柱1施工至地 下水位以下,在支模時埋置一定數量的引流管4,管材可採用①50mm硬塑料管, 近土端管口用網眼2mm的塑料網布綁紮濾水,另一端管口伸出立柱25mm。引 流管4埋設位置在距本節立柱1底部的300mm處。
底板3混凝土厚度為15cm,底板3為水平形。
頂板2封口採用砼預製板。
權利要求1、一種空腔淺基礎,其特徵是包括頂板、立柱、引流管、底板,基礎立柱設置與上部結構跨度或傳力牆壁柱間距相對應,一般為3.5~6m,將基礎按深度分為n節立柱,每節立柱高度為0.8~1.5m,視土質情況而定,土質越硬立柱高度取大值,在立柱內埋置一定數量的引流管,管材可採用Φ50mm硬塑料管,近土端管口用網眼2mm的塑料網布綁紮濾水,另一端管口伸出立柱20~30mm,引流管埋設位置在距本節立柱底部的300~500mm處,底板混凝土厚度為10~20cm,底板可根據巖層坡度變化情況進行調整。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淺基礎,其特徵是立柱下埠厚度為80mm,上埠厚度為150mm,搭結採用企口型,內壁略微向內傾斜,傾斜率為7%。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者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淺基礎,其特徵是在立柱混凝土中摻加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和無水硫酸鈉早強劑。
4、 按照權利要求1或者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淺基礎,其特徵是頂板採用預製板或者現澆混凝土。
5、 按照權利要求1或者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淺基礎,其特徵是底板可以為水平,也可以為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空腔淺基礎空腔淺基礎及施工方法,其特徵是包括頂板、立柱、底板、引流管。基礎立柱設置與上部結構跨度或傳力牆壁柱間距相對應,一般為3.5~6m。將基礎按深度分為n節立柱,每節立柱高度為0.8~1.5m,視土質情況而定,土質越硬立柱高度取大值。在立柱內埋置一定數量的引流管。底板混凝土厚度為10~20cm,底板可根據巖層坡度變化情況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基礎承重立柱作為護壁,通過承重結構和護壁合一從而大大節省了成本。與淺基礎如筏板基礎相比基礎內砼量大大減少,與樁基礎相比可節省造價30~40%。
文檔編號E02D27/01GK201433399SQ200920153450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7日
發明者奎 朱 申請人:奎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