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塊和料包疊層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5:13:42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包裝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物料輸送裝置,特別是一種面塊和料包疊層輸送裝置,通過該裝置自動將面塊和料包實現上下疊層後,輸送至包裝機處實現包裝。
背景技術:
:
物料輸送裝置作為包裝機械中的重要組件,普遍應用於機械包裝領域,物料輸送裝置一端連接物料投放裝置,另一端連接包裝機主機,來完成物料從投放到包裝的整個流程,能夠大幅度節省人力。傳統的物料輸送裝置是單道送料,只能滿足一種物料的輸送,對於方便麵這種需要將料包和面塊一起包裝時,需要在輸送面塊的同時人工在面塊上放置料包,這樣費時費力,同時人力投放會產生誤差,並導致料包滑落掉入設備內,工作效率低,實用性不好。因此,涉及製備一種面塊和料包疊層輸送裝置,包括面塊輸送線和料包輸送線,在輸送起始端同時輸送面塊和物料,並在兩條輸送線交匯處實現面塊和料包疊層,再將疊層後的面塊和料包輸送至包裝機處。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缺點與不足,尋求設計一種面塊和料包疊層輸送裝置,能夠面塊與料包自動疊合在一起,並且將料包置於面塊的下面來完成包裝。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包括:料包輸送線、面塊輸送線、框架結構和動力裝置;料包輸送線的主體結構包括:第一鏈條、防掉落塊、撥叉、擋板、第一鏈條端部第一轉軸和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第一鏈條為在水平面上從右向左運動的環形鏈條,第一鏈條的外側表面上等間距安裝有L形撥叉,撥叉一邊固定於第一鏈條,另一邊垂直於第一鏈條,用以撥動投放於第一鏈條上的料包,撥叉運動方向的前側的第一鏈條上固定安裝有防掉落塊,用以防止體積較小的料包滑落,第一鏈條長度方向的兩側固定安裝有用以固定和導向的塑料材質的擋板,擋板的前部為凹槽結構,擋板的上部均勻開有方形缺口,擋板的內部靠後表面處開有用以固定擋板的沉孔,第一鏈條右端套在第一鏈條端部第一轉軸,第一鏈條左端套在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動力由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傳入來帶動第一鏈條轉動;
面塊輸送線包括撥叉、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第三鏈條、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第二鏈條、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第三鏈條中部第二轉軸、支撐杆、鏈條擋板、固定片、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和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第三鏈條的第三鏈條的左右兩端分別套有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和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第三鏈條的右端用以接住並運送面塊投放設備放置的面塊;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和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的中間處置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S形的第二鏈條右端套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左端套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的離地高度低於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用以防止第二鏈條最右端撥叉的豎直杆擋住第三鏈條上的面塊,並使面塊能夠傳遞至第三鏈條左端的第二鏈條上,並由第二鏈條最右端的撥叉帶動面塊向左運動,第二鏈條的左右兩側分別有兩根與第二鏈條平行的支撐杆,用以支撐面塊,防止掉落,緊靠第二鏈條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固定安裝有硬塑料材質的鏈條擋板,用引導和固定第二鏈條;支撐杆的下端均勻置有固定片,用以連接和固定支撐杆,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左側相同高度處固定安裝有第三鏈條中部第二轉軸,用以對第二鏈條形成支撐,使第二鏈條和第三鏈條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面塊運輸的平穩性;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右端固定置有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位於第二鏈條左端拐點處的下端,並於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高度一致,用以使第二鏈條中間部分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的離地高度低於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用以保證第二鏈條上的撥叉將面塊輸送至支撐板上後,不再推動面塊向左運動,由第一鏈條上的撥叉同時帶動面塊和料包向左運動,第一鏈條的左端上方位於撥叉豎直杆中間高度處置有支撐板,第二鏈條從支撐板的左端延伸進支撐板的前側中間位置,用以將面塊運輸至支撐板上,第三鏈條輸送的料包經由支撐板的下端由右向左運輸;第二鏈條的左端位於支撐板內的部分第二鏈條的左端與第一鏈條平行,並且第二鏈條上的撥叉比第一鏈條上相對應位置的撥叉靠左,用以保證第二鏈條上的撥叉將面塊輸送至對應料包正上方的支撐板上,並由第一鏈條的撥叉同時帶動面塊和料包向左運動;第一鏈條的離地高度比第二鏈條中間部分的離地高度低15-30mm。
框架結構包括面塊輸送線的前側右端安裝的第一工作檯,第一工作檯的左端安裝有第二工作檯,靠近第二工作檯左邊沿處安裝有第一控制開關,第三鏈條後側的板面上安裝有第二控制開關,料包輸送線的後側安裝有第三工作檯,靠近第三工作檯的左端安裝有安全盒,安全盒固定在後側板上,用以套在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和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上,以防止工作時產生危險;料包輸送線和面塊輸送線外表面安裝有箱體,箱體下端安裝有廢料箱,用以收集掉落的面塊殘渣和料包等,廢料箱前側面靠近下邊沿處置有活動拉板,用以將箱體內的廢料從活動拉板處排出,離箱體左右邊沿不遠處分別固定置有固定支座,用以支撐裝置整體;固定支座包括主支撐杆、螺紋調節杆、螺栓和底座,螺紋調節杆上端與主支撐杆的下端螺紋連接,螺紋調節杆上套有螺栓,通過轉動螺紋調節杆來調節固定支座的整體高度,並將螺栓擰至與主支撐杆緊密接觸,實現固定支座高度的調節與固定,圓盤形的底座材質為硬質塑膠。
所述動力輸入軸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有第二鏈條被動鏈輪和第一中間鏈輪,第二鏈條被動鏈輪與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鏈條連接,用以將動力傳遞至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鏈條連接以帶動第二鏈條轉動;第一中間鏈輪下端固定置有張緊輪,張緊輪下端固定置有第二中間鏈輪,第一中間鏈輪與第二中間鏈輪鏈條連接,第二中間鏈輪與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軸連接,用以將動力經第一中間鏈輪傳遞至第二中間鏈輪,再傳遞至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來帶動第一鏈條轉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離地高度不同的料包輸送線和面塊輸送線同時輸送料包和面塊,並能夠實現料包和面塊的自動疊層,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只採用單一輸送線需要人工將料包和面塊疊層的缺陷,工作效率和準確率高,同時S形的第二鏈條的兩側通過硬塑料材質的鏈條擋板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涉及的圖1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施例涉及的圖1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動力輸出端鏈輪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第一鏈條和擋板局部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面塊和料包疊層輸送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料包輸送線、面塊輸送線、框架結構和動力裝置;料包輸送線的主體結構包括:第一鏈條1、防掉落塊2、撥叉3、擋板4、第一鏈條端部第一轉軸5和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32,第一鏈條1為在水平面上從右向左運動的環形鏈條,第一鏈條1的外側表面上等間距安裝有L形撥叉3,撥叉3一邊固定於第一鏈條1,另一邊垂直於第一鏈條1,用以撥動投放於第一鏈條1上的料包,撥叉3運動方向的前側的第一鏈條1上固定安裝有防掉落塊2,用以防止體積較小的料包滑落,第一鏈條1長度方向的兩側固定安裝有用以固定和導向的塑料材質的擋板4,擋板4的前部為凹槽結構,擋板的上部均勻開有方形缺口,擋板的內部靠後表面處開有用以固定擋板的沉孔,擋板4用以套在第一鏈條11兩側突出的圓柱體上,來實現對第一鏈條11的導向和固定;第一鏈條1右端套在第一鏈條端部第一轉軸5,第一鏈條1左端套在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32,動力由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32 傳入來帶動第一鏈條1轉動;
面塊輸送線包括撥叉3、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8、第三鏈條9、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10、第二鏈條11、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2、第三鏈條中部第二轉軸13、支撐杆14、鏈條擋板15、固定片16、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17和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第三鏈條9的第三鏈條9的左右兩端分別套有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8和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2,第三鏈條9的右端用以接住並運送面塊投放設備放置的面塊;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8和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2 的中間處置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10,S形的第二鏈條11右端套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10,左端套有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第二鏈條端部第一轉軸10的離地高度低於第三鏈條端部第一轉軸8,用以防止第二鏈條11最右端撥叉的豎直杆擋住第三鏈條9上的面塊,並使面塊能夠傳遞至第三鏈條9左端的第二鏈條11上,並由第二鏈條11最右端的撥叉3帶動面塊向左運動,第二鏈條11的左右兩側分別有兩根與第二鏈條11平行的支撐杆14,用以支撐面塊,防止掉落,緊靠第二鏈條11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固定安裝有硬塑料材質的鏈條擋板15,用引導和固定第二鏈條11;支撐杆14的下端均勻置有固定片 16,用以連接和固定支撐杆14,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2左側相同高度處固定安裝有第三鏈條中部第二轉軸13,用以對第二鏈條11形成支撐,使第二鏈條11和第三鏈條9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面塊運輸的平穩性;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右端固定置有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17,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17位於第二鏈條11左端拐點處的下端,並於第三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2高度一致,用以使第二鏈條11中間部分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的離地高度低於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17,用以保證第二鏈條11上的撥叉3 將面塊輸送至支撐板22上後,不再推動面塊向左運動,由第一鏈條 1上的撥叉3同時帶動面塊和料包向左運動,第一鏈條1的左端上方位於撥叉3豎直杆中間高度處置有支撐板22,第二鏈條11從支撐板22的左端延伸進支撐板22的前側中間位置,用以將面塊運輸至支撐板22上,第三鏈條9輸送的料包經由支撐板22的下端由右向左運輸;第二鏈條11的左端位於支撐板22內的部分第二鏈條11的左端與第一鏈條1平行,並且第二鏈條11上的撥叉3比第一鏈條1上相對應位置的撥叉3靠左,用以保證第二鏈條11上的撥叉3將面塊輸送至對應料包正上方的支撐板22上,並由第一鏈條1的撥叉3同時帶動面塊和料包向左運動;第一鏈條1的離地高度比第二鏈條11中間部分的離地高度低15-30mm;
框架結構包括前側右端安裝的第一工作檯20,第一工作檯20的左端安裝有第二工作檯21,靠近第二工作檯21左邊沿處安裝有第一控制開關24,第三鏈條9後側的板面上安裝有第二控制開關7,料包輸送線的後側安裝有第三工作檯6,靠近第三工作檯6的左端安裝有安全盒19,安全盒19固定在後側板27上,用以套在第二鏈條中部第三轉軸17和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上,以防止工作時產生危險;料包輸送線和面塊輸送線外表面安裝有箱體25,箱體25下端安裝有廢料箱28,用以收集掉落的面塊殘渣和料包等,廢料箱28前側面靠近下邊沿處置有活動拉板29,用以將箱體25內的廢料從活動拉板29 處排出,離箱體25左右邊沿不遠處分別固定置有固定支座26,用以支撐裝置整體;固定支座26包括主支撐杆34、螺紋調節杆35、螺栓 36和底座37,螺紋調節杆35上端與主支撐杆34的下端螺紋連接,螺紋調節杆35上套有螺栓36,通過轉動螺紋調節杆35來調節固定支座26的整體高度,並將螺栓36擰至與主支撐杆34緊密接觸,實現固定支座26高度的調節與固定,圓盤形的底座37材質為硬質塑膠。
所述動力輸入軸33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有第二鏈條被動鏈輪38和第一中間鏈輪39,第二鏈條被動鏈輪38與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 鏈條連接,用以將動力傳遞至第二鏈條端部第二轉軸18鏈條連接以帶動第二鏈條11轉動;第一中間鏈輪39下端固定置有張緊輪40,張緊輪40下端固定置有第二中間鏈輪41,第一中間鏈輪39與第二中間鏈輪41鏈條連接,第二中間鏈輪41與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32軸連接,用以將動力經第一中間鏈輪39傳遞至第二中間鏈輪41,再傳遞至第一鏈條端部第二轉軸32來帶動第一鏈條1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