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形吹塑桌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2:25:36 1
專利名稱:瓦楞形吹塑桌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桌板,尤其涉及一種瓦楞形吹塑桌板。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CN03803188. 4公開了一種吹塑結構的桌板,該桌板分為第一表層和第二表層,第一表層和第二表層之間吹塑成中空結構,第二表層形成大量向第一表層延伸的凹陷,這些凹陷與第一表層靠近或接觸第一表層,當第一表層受壓向下陷時,第二表層的凹陷用於支撐第一表層,以增強整張桌板的強度。這種結構雖能大幅提高桌板強度,但,由於大量凹陷的存在,產品吹塑成型後需要相當大的力才能實現脫模,這明顯給脫模帶來了困難。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容易脫模的瓦楞形吹塑桌板。為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間中空,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板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結構,所述下板的邊角制有桌腳安裝孔。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倒置瓦楞形下板的波峰與所述上板的下表面接觸。本實用新型的桌板由於其下板製成倒置瓦楞形,且其下表面光滑,與現有技術中的桌板相比,脫模更容易,產品生產周期短。本結構的另一個優點是下板製成瓦楞形凹陷後,上、下板的厚度可以更小,節省了原材料,而且使得產品變輕。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圖I是使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具體實施方式
的桌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桌板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U區域的沿A-A方向剖面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一種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12和下板11,上板12和下板11均從中心線分開形成兩部分,且兩部分通過銷軸連接並可繞該銷軸轉動,以實現摺疊功能。所述上板12和所述下板11之間吹塑形成中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板11製成倒置瓦楞形結構,倒置瓦楞形下板11的波峰111可以與所述上板12的下表面接觸,也可以只是靠近所述上板12的下表面。下板11的下表面為光滑的曲面,其邊角制有用於安裝桌腳2的桌腳安裝孔13。這種桌板由於其下板11的下表面製成光滑的倒置瓦楞形曲面,因此在脫模時所需的拉力相對較小,使得脫模工作比較容易進行。如圖I一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桌子,其包括一上述的摺疊桌板I,所述摺疊桌板的下板11的桌腳安裝孔13上安裝桌腳2。在桌腳2與桌腳2之間固定有橫擋3,在桌腳2與所述下板11之間固定有三角擋4,有了橫擋3和三角擋4,使得整張桌子更牢固、更穩定。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12)和下板(11),所述上板(12)和所述下板(11)之間中空,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板(11)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結構,所述下板(11)的邊角制有桌腳安裝孔(1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瓦楞形吹塑桌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倒置瓦楞形下板(11)的波峰(111)與所述上板(12)的下表面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間中空,下板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結構,倒置瓦楞形的波峰靠近上板或與上板接觸,下板的邊角制有桌腳安裝孔。本實用新型的桌板由於其下板製成倒置瓦楞形,且其下表面光滑,與現有技術中的桌板相比,脫模更容易。
文檔編號A47B13/08GK202552752SQ20122021926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王仙壽 申請人:王仙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