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安全啟動搖柄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0:33:16 1
專利名稱:機動車安全啟動搖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車安全起動搖柄。
現有的汽車、拖拉機等機動車的發動機起動,一般均利用起動器,但是該起動器在冬季低溫時不易起動,如遇上蓄電池工作能力降低或燃料汽化性能變壞等因素的影響,該起動器又不允許多次連續使用的情況,則要人推或機動車牽引發動。一般常採用起動搖柄起動。傳統的手搖柄是一帶有搖杆的手把,這種無安全裝置的手搖柄易隨發動機逆轉(俗稱反電)傷人。為克服上述缺點,各種形式的安全起動搖柄相繼出現,但因其防逆轉機構複雜,搖柄對中性差、操作不方便,故影響其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起動搖柄,它結構緊湊、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對中性好,不反電,有效提高發動機起動成功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裝置包括前搖杆、後搖杆及組裝在其上的搖把,其中後搖杆組裝在前搖杆軸端,防逆轉裝置的大星輪組裝在前搖杆軸上,帶止動凸臺的殼體內表面與大星輪楔形槽間,裝有使星輪單向轉動的滾柱。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滾柱式防逆轉裝置,其結構比現有技術中採用牙嵌式或棘輪式離合器的結構緊湊,加工容易,操作方便,所以明顯減小外形尺寸,減輕重量,降低製造成本。前搖杆與防逆轉裝置的大星輪組裝在一起,可有效地防止發動機逆轉而發生傷人事故,提高發動機起動成功率。前搖杆和後搖杆的尺寸、形狀與現有搖柄完全相同,機動車相應部位不需作任何改動,即可達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極易推廣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
圖1沿B-B線的剖視圖。
圖4是
圖1沿C-C線的剖視圖。
根據
圖1-4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該裝置包括帶有卡銷2的前搖杆1、防逆轉裝置、帶搖把8的後搖杆7,後搖杆7組裝在前搖杆1軸端,其中防逆轉裝置是由帶止動凸臺15的殼體3、組裝在前搖杆1軸上的大星輪14、彈性擋圈4、擋板5、滾柱6、後端蓋12以及使後端蓋12定位的螺釘13等構成的。大星輪14上均布有楔形槽,槽的數量和規格視滾柱6的多少而定。本實施例採用三個滾柱6,故楔形槽三等分分布。大星輪14可利用螺紋直接與前搖杆1軸組裝在一起,也可將前搖杆1軸部加工成稜形體,大星輪14軸孔加工成相對應的稜形體,再組裝在一起。裝在殼體3內表面與大星輪14楔形槽間的滾柱6,只能隨大星輪4順時針轉動。當大星輪14逆時針轉動時,滾柱6即刻卡在殼體3內表面與大星輪14楔形槽面之間,有效地阻止大星輪14逆時針轉動,以保證與大星輪14組裝在一起的前搖杆1隻單向順時針轉動。為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使搖把8停留在其旋轉圓周的任意位置上,也可將後搖杆7通過防逆轉裝置組裝在前搖杆1軸端。防逆轉裝置包括組裝在前搖杆1軸端的小星輪11、小擋板10、裝在後搖杆7軸孔內表面與小星輪11楔形槽間的小滾柱9。該小滾柱9可使後搖杆7隻繞小星輪11單向逆時針轉動。當搖把8帶動後搖杆7逆時針轉動時,搖把8即可停留在其旋轉圓周的任意位置上,便於操作人員隨時調整搖把8的起始位置,而無須象現有搖把那樣繞整個圓周進行調整。若將前、後搖杆用空心管制成,則能進一步減輕該裝置的重量。
操作時,先將前搖杆1插入發動機離合器,同時使殼體3的止動凸臺15插入機動車保險槓的導向孔中固牢,順時針方向轉動搖把8,使小星輪11及其前搖杆1同時轉動,達到起動發動機的目的。當突然出現發動機逆轉,發動機離合器帶動前搖杆1逆轉時,組裝在前搖杆1軸上的大星輪14隨同轉動,與此同時,滾柱6卡在殼體3內表面與大星輪14楔形槽間,阻止前搖杆1逆轉。因殼體3上的止動凸臺15插在機動車保險槓的導向孔中固牢,故有效防止因發動機逆轉傷人,消除操作者的恐懼感。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車安全起動搖柄,它包括前搖杆、後搖杆及組裝在其上的搖把,其特徵是後搖杆組裝在前搖杆軸端,防逆轉裝置的大星輪組裝在前搖杆軸上,帶止動凸臺的殼體內表面與大星輪楔形槽間,裝有使星輪單向轉動的滾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柄,其特徵是後搖杆通過防逆轉裝置組裝在前搖杆軸端,其後搖杆軸孔內表面與組裝在前搖杆軸端的小星輪楔形槽間,裝有使後搖杆繞小星輪單向轉動的滾柱。
專利摘要一種機動車安全啟動搖柄,它包括前搖杆、後搖杆及組裝在其上的搖把,其中後搖杆組裝在前搖杆軸端,防逆轉裝置的大星輪組裝在前搖杆軸上,帶止動凸臺的殼體內表面與大星輪楔形槽間,裝有使星輪單向轉動的滾柱。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對中性好,不反電,有效提高發動機啟動成功率。
文檔編號F02N1/02GK2184795SQ94225259
公開日1994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1994年2月1日 優先權日1994年2月1日
發明者黃斌 申請人:瀋陽市仿川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