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效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4-27 12:53:46 1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花生,原名落花生,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釐米,翼瓣與龍骨瓣分離,莢果長2-5釐米,寬1-1.3釐米,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於巴西、中國、埃及等地,可用於制皂和生髮油等化妝品的原料,花生果實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膽鹼、胡蘿蔔素、粗纖維等物質。
目前市場上急需一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選擇沙質土、油沙土,地塊要深翻,結合翻地每畝施農家肥1000-1200斤,再進行灌水,灌水以後第二天再進行一次淺翻,淺翻以後無需灌水,以備適時播種;
(2)在4月中下旬取帶殼的花生,在太陽下暴曬2-3天以後,敲開花生殼,當中帶皮的花生米進行選粒,選擇粒大飽滿的,在播種的上午將帶皮的花生米浸泡至水中,浸泡時間為3-4小時,將花生米放置在溼毛巾上催芽,到當天傍晚時分,取出催芽以後的花生苗栽到事先選好的地塊上,用撬挖坑,一個坑中放置6-8棵花生苗,花生苗與地塊呈垂直站立,再將少許的沙質土覆蓋到花生米上,耕種完畢以後灌水;
(3)等到10天以後查詢出芽的狀況,發現缺苗的時候,以便及時的對缺的苗進行補種,補種以後及時澆水;
(4)在定植以後1個月,對花生苗進行施肥,施肥主要施農家肥,農家肥一般為牛糞或者雞糞為主,施肥之前先將糞便摻水發酵,在花生開花的時候再施一次農家肥,在結果初期還要再施肥一次,每畝大概使用農家肥400kg;
(5)為了有效的防蚊蟲,使用紗布做成的網兜,再網兜上噴灑少許的甜蜜素,將插在花生行中;
(6)當花生葉色變黃,部分莖葉枯乾,即可收穫,一般在9月中旬。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栽種花生苗的時候,另找一塊大約1m×1m的空地,將多餘的花生苗種植在空地上,種植以後進行澆水。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4)中農家肥與水的比例為2: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花生高效種植方法,此種植方法可以提高產量,且綠色無公害,種植方法簡單易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一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選擇沙質土、油沙土,地塊要深翻,結合翻地每畝施農家肥1000-1200斤,再進行灌水,灌水以後第二天再進行一次淺翻,淺翻以後無需灌水,以備適時播種,施基肥是為了讓土壤保留足夠的養分,以便後期隨時耕種;
(2)在4月中下旬取帶殼的花生,在太陽下暴曬2-3天以後,敲開花生殼,當中帶皮的花生米進行選粒,選擇粒大飽滿的,成活率比較高,在播種的上午將帶皮的花生米浸泡至水中,浸泡時間為3-4小時,浸泡以後花生皮被跑軟花生芽容易長出,將花生米放置在溼毛巾上催芽,到當天傍晚時分,取出催芽以後的花生苗栽到事先選好的地塊上,用撬挖坑,一個坑中放置6-8棵花生苗,花生苗與地塊呈垂直站立,好讓花生苗往上生長,再將少許的沙質土覆蓋到花生米上,耕種完畢以後灌水;
(3)等到10天以後查詢出芽的狀況,發現缺苗的時候,以便及時的對缺的苗進行補種,補種以後及時澆水,缺苗以後將事前準備的多餘的花生苗採摘及時補上;
(4)在定植以後1個月,對花生苗進行施肥,施肥主要施農家肥,農家肥一般為牛糞或者雞糞為主,施肥之前先將糞便摻水發酵,在花生開花的時候再施一次農家肥,在結果初期還要再施肥一次,每畝大概使用農家肥400kg,施肥分為三個階段,多施肥無益,糞便發酵以後可以殺滅糞便中的細菌,以便傷植物;
(5)為了有效的防蚊蟲,使用紗布做成的網兜,再網兜上噴灑少許的甜蜜素,將插在花生行中,蟲子喜歡甜的東西,所以會吸附在網兜上,綠色除蟲法,不易傷到植物;
(6)當花生葉色變黃,部分莖葉枯乾,即可收穫,一般在9月中旬。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栽種花生苗的時候,另找一塊大約1m×1m的空地,將多餘的花生苗種植在空地上,種植以後進行澆水,在發生缺苗的時候,及時的使用對於的花生苗進行補苗。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4)中農家肥與水的比例為2:1,不摻水容易燒苗。
本發明花生高效種植方法,解決了技術方案裡的缺陷,此種植方法可以提高產量,且綠色無公害,種植方法簡單易操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