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7:24:16 2
專利名稱: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物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化工、冶金用浸出槽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浸出槽是在常壓和低於373Κ溫度下實現浸出作業的液固反應器。在有色金屬提取冶金中應用較廣泛的浸出槽主要有滲濾槽、壓縮空氣攪拌槽、機械攪拌槽、空氣與機械聯 合攪拌槽及卡邁爾塔。浸出槽攪拌裝置主要包括攪拌軸,位於攪拌軸一端驅動攪拌軸轉動的電機,以及位於攪拌軸另一端承擔攪拌工作的攪拌槳。傳統的攪拌裝置僅有一組攪拌槳,槳葉邊緣呈直線,且多為二葉、三葉槳,攪拌效果相對較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提高攪拌效率和質量,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的浸出槽攪拌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包括一縱長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一端連有電機,軸身上設有至少兩組垂直於攪拌軸軸向的攪拌槳,其特徵在於至少一組攪拌槳為四葉槳,所述所有攪拌槳中,至少有一片槳葉的後緣為鋸齒狀。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所有攪拌槳中,至少有一片槳葉的後緣外端為鋸齒狀。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與攪拌軸軸線的夾角為30-60度。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各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與攪拌軸軸線的夾角為45度。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各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外均鍍
有一層鈦層。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所有攪拌槳中,每一片槳葉的後緣外端均為鋸齒狀。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兩組攪拌槳,一組攪拌槳位於攪拌軸一端端頭,另一組攪拌槳位於攪拌軸兩端之間。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攪拌軸兩端的距離為兩組攪拌槳間距尚的2. 5-3. 5倍。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兩組攪拌槳間的距離等於一組攪拌槳的最長徑向長度。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浸出槽攪拌裝置聯合使用多組攪拌槳,不同槳葉數量的各組攪拌槳互相搭配,同時將槳葉後緣部分或全部製成鋸齒狀,有利於提高整體攪拌效率和攪拌質量。可以在槳葉表面度鈦,增強耐腐蝕性,延長壽命。也可以將單個槳葉與攪拌軸設置成可拆卸式,便於損耗替換,以及更改攪拌槳的搭配形式使適應不同場合。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局部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四葉攪拌槳的仰視圖; 圖4是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單片槳葉的傾斜度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單片槳葉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包括一縱長攪拌軸2,所述攪拌軸2的一端連有電機4,軸身上設有兩組垂直於攪拌軸2軸向的相同攪拌槳6。一組攪拌槳6位於攪拌軸2 —端端頭,另一組攪拌槳6位於攪拌軸2兩端之間。所述攪拌軸2兩端的距離為3100mm,兩組攪拌槳6間距離為1100mm。所述兩組攪拌槳6均為四葉槳,四片槳葉周向均勻分布且每一片槳葉61的整個後緣均為鋸齒狀,每一槳葉61的寬度為220mm,所述鋸齒部611寬度為單片槳葉61寬度的十分之一。每片槳葉61與攪拌軸2軸線的夾角α為30-60度,優選為45度,每片槳葉61表面鍍有一層鈦層10。兩組攪拌槳6間的距離等於任一組攪拌槳6的徑向長度。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傳動裝置,傳動裝置除電機4外還有減速器和聯軸器8。所述的每片槳葉61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於攪拌軸2,攪拌軸2側面周向均勻分布有螺孔,螺孔可以是與四葉槳葉對應的四個,也可以是與三葉槳葉對應的三個,亦可同時設置前述的七個孔,每片槳葉61通過所述螺孔連接於攪拌軸2,如此可方便鍍層磨損或槳身損壞後拆卸更換,方便更換每組攪拌槳中的槳葉61數量,也可旋轉槳葉61改變其與攪拌軸2軸線的夾角,以適應不同的攪拌場合。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包括一縱長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一端連有電機,軸身上設有至少兩組垂直於攪拌軸軸向的攪拌槳,其特徵在於至少一組攪拌槳為四葉槳,所述所有攪拌槳中,至少有一片槳葉的後緣為鋸齒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所有攪拌槳中,至少有一片槳葉的後緣外端為鋸齒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與攪拌軸軸線的夾角為30-60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各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與攪拌軸軸線的夾角為45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各組攪拌槳中,每片槳葉外均鍍有一層鈦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所有攪拌槳中,每一片槳葉的後緣外端均為鋸齒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兩組攪拌槳,一組攪拌槳位於攪拌軸一端端頭,另一組攪拌槳位於攪拌軸兩端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軸兩端的距離為兩組攪拌槳間距離的2. 5-3. 5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兩組攪拌槳間的距離等於一組攪拌槳的最長徑向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浸出槽攪拌裝置,包括一縱長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一端連有電機,軸身上設有至少兩組垂直於攪拌軸軸向的攪拌槳,其特徵在於至少一組攪拌槳為四葉槳,所述所有攪拌槳中,至少有一片槳葉的後緣為鋸齒狀。本實用新型的浸出槽攪拌裝置聯合使用多組攪拌槳,不同槳葉數量的各組攪拌槳互相搭配,同時將槳葉後緣部分或全部製成鋸齒狀,有利於提高整體攪拌效率和攪拌質量。可以在槳葉表面度鈦,增強耐腐蝕性,延長壽命。也可以將單個槳葉與攪拌軸設置成可拆卸式,便於損耗替換,以及更改攪拌槳的搭配形式使適應不同場合。
文檔編號B01F7/00GK202590665SQ2012201856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範祥榮 申請人:蘇州市金翔鈦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