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熄焦料鬥用自動吊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8:23:46

本實用新型屬於熄焦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熄焦料鬥用自動吊具。
背景技術:
熄焦是鑄造中常見的工藝,在熄焦的過程中料鬥需要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從而實現物料進入料鬥或物料從料鬥中出來。為了使得升降機構和料鬥連接,通常需要人為將料鬥掛在升降機構上;在料鬥上設置吊耳,因為吊耳上有向外傾斜設置的折板;故在升降機構上配合吊耳的折板設置吊環,再將折板放入吊環中即可。但是,其存在以下的問題:由於料鬥在使用的時候溫度會比較高,在將折板放入吊環的過程中,很容易燙傷工人;同時,因為料鬥重量較大,將升降機構和料鬥連接在一起的過程工人勞動強度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使用安全、方便的新型熄焦料鬥用自動吊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熄焦料鬥用自動吊具,包括吊具架,吊具架上表面上設置有吊板和油缸;
吊板上貫穿設置有吊環;
油缸連接有吊杆;吊杆上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有支撐杆和連接杆,支撐杆和連接杆均與吊杆垂直;支撐杆一端與吊杆中部連接,支撐杆另一端與吊具架鉸接;
連接杆連接於吊杆的末端;在連接杆的末端上設置有帶有掛鈎的吊耳板,吊耳板與吊杆平行,吊耳板上貫穿設置有吊耳環。
吊環和油缸的數量均為4個。
吊具架上設置有安裝座,吊板豎向滑動設置於安裝座中;安裝座上貫穿設置有頂緊螺栓,頂緊螺栓的端部與吊板緊密貼合。
吊板上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限位板設置於安裝座外部,下限位板設置於安裝座內部。
吊具架兩側配合吊環設置有輔助鋼絲繩,輔助鋼絲繩端部設置有鋼絲繩環,輔助鋼絲繩和吊板連接,且鋼絲繩環和吊環相通。
吊具架上配合油缸固設有轉軸,油缸和轉軸轉動連接;轉軸的末端設置有壓緊螺栓,壓緊螺栓與油缸的側壁緊密貼合。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設置的油缸可以帶動吊杆旋轉,從而使得吊耳環將料鬥吊起或者放下,實現方便,提高了吊裝過程中的自動化,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2、吊環和油缸的數量均為4個,從而提高了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3、吊具架上設置有安裝座,吊板豎向滑動設置於安裝座中,從而根據需要調整吊板在安裝座中的位置,使用方便。4、吊板上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從而保證了吊板上下滑動過程中的安全。5、吊具架兩側配合吊環設置有輔助鋼絲繩,從而提高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6、吊具架上配合油缸固設有轉軸,油缸和轉軸轉動連接,從而使得油缸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加方便,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油缸的角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熄焦料鬥用自動吊具,如圖1所示,包括吊具架4,在吊具架4的上表面上設置有4個吊板。吊板上貫穿設置有吊環2,通過吊環2可以將吊具架4與起重機連接起來。其中吊板的數量為4個,4個吊板分別臨近吊具架4的4個頂角設置,從而使得起重機在將吊具架4吊起來的時候,平衡性更高。
為了提高適應性,在吊具架4上設置有安裝座41,吊板豎向滑動設置於安裝座41中;安裝座41上貫穿設置有頂緊螺栓42,頂緊螺栓42的端部與吊板緊密貼合,從而實現吊板在安裝座41中的固定。
為了對吊板在安裝座中進行定位,在吊板上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上限位板43設置於安裝座41的外部,下限位板設置於安裝座41的內部;其中,下限位板沒有在圖中顯示。使用的時候,下限位板限制了吊板伸出安裝座的最長距離;而上限位板限制了吊板伸入安裝座的最長距離,從而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為了進一步保證起吊過程中的安全,在吊具架4的兩側配合吊環設置有輔助鋼絲繩21,輔助鋼絲繩21的端部設置有鋼絲繩環,輔助鋼絲繩21和吊板連接,且鋼絲繩環和吊環相通。同時,輔助鋼絲繩21的長度大於輔助鋼絲繩21端部和吊環之間的距離,從而在吊裝的過程中,輔助鋼絲繩21上的張力為零,僅當出現吊環或吊板出現故障時,輔助鋼絲繩21才起到作用。
為了實現和料鬥的連接,在吊具架4的上表面上設置有4個油缸1,為了給油缸1提供動能,在吊具架4上設置有液壓泵3,液壓泵3的出油口連接油缸1,從而油缸1將液壓泵3中出來的液壓油的壓力轉化為油缸1滑動的動能。
油缸1與吊具架4的安裝方式為:吊具架4上配合油缸1固設有轉軸;油缸1和轉軸轉動連接;轉軸的末端設置有壓緊螺栓11,壓緊螺栓11與油缸1的側壁緊密貼合,通過轉軸實現了油缸1相對於吊具架4的轉動,從而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油缸1的角度;設置的壓緊螺栓11實現了油缸1的固定。為了進一步提高油缸1的穩定性,在壓緊螺栓11和油缸1之間設置有壓片12,壓片12的側壁上設置有卡板,油缸1的側壁上配合卡板設置有卡槽,卡板卡設於卡槽中,從而當壓緊螺栓將壓片緊壓在油缸1上時,卡板和卡槽的相互連接實現了油缸和轉軸之間的固定。
在油缸1的端部連接有吊杆6,吊杆6的中部設置有支撐杆7,支撐杆7與吊杆垂直,支撐杆7的末端與吊具架4鉸接。在油缸1的作用下,吊杆以支撐杆7的端部為支點轉動,從而與料鬥接近或遠離。設置的支撐杆7提高了吊杆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支撐杆7的下方設置有連接杆8,連接杆8連接於吊杆6的末端,且連接杆8與支撐杆7相互平行。
在連接杆8的末端上設置有吊耳板9,吊耳板9與吊杆6平行,在吊耳板9上貫穿設置有吊耳環5。同時,在吊耳板9上設置有掛鈎,掛鈎沒有在圖中顯示。在使用的時候,在料鬥的吊耳上設置插板,插板插設於吊耳環5中;將掛鈎掛設於料鬥的吊耳中,從而提高吊耳板和料鬥連接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使用的時候,首先將吊環和鋼絲繩環均與起重機連接;起重機帶動吊具架4下降,當下降到料鬥處時,油缸1伸長,從而吊杆6的末端向內旋轉,料鬥吊耳上的插板插入吊耳環5中。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油缸和吊杆,工作的時候,通過油缸的伸縮和伸長實現吊杆和料鬥的連接,使用比較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不會出現燙傷工人的情形,自動化程度高,適於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