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世忠 韓世忠為什麼沒有別趙構殺死?
2023-10-15 05:08:49 2
韓世忠,南宋著名將領,一生功績頗顯,無論是在抗擊西夏與金軍方面,還是在平定宋朝內部叛亂中,都居功甚偉。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帶領一支韓家軍,在南宋民生凋敝,外憂內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抵禦外族入侵,保護國家百姓。韓世忠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後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
韓世忠在宋代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據說韓世忠自幼就喜好武學,年紀輕輕就有著過人的力氣。學習刻苦,而又憨直善良,因而人緣很好。等韓世忠長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因為身材魁梧高大,膽識過人,因而在親友的支持下入伍參軍。
韓世忠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因而入伍之後,只能憑藉軍功一步步從一名士卒往上爬。一直到真正統兵之前,韓世忠都是以武力獲取軍功。入伍不久便參加戰鬥的韓世忠,在戰鬥中掙得軍功,從一名兵士升為小隊長,由此可見其作戰之勇猛。
此後在與西夏對戰中,韓世忠甚至單槍匹馬將敵軍頭領的頭顱斬下,由此宋軍士氣大漲,獲取了戰鬥的勝利。還有一次韓世忠僅僅領五十人的巡邏隊伍,在碰到敵軍千人的偵查隊伍,韓世忠硬是憑藉自己的勇猛打退敵軍,斬首百餘人。
除了勇猛武藝和過人膽識之外,還需有極高的軍事素養與統兵才能。韓世忠的統兵才能無需多說,他既然能一手開創和帶領出韓家軍,並且成為南宋抗擊外族侵略的主要軍事力量,那麼其個人魅力與領導才能可見一斑。不說韓家軍,只說他當初剛剛參軍就升任小隊長,隊裡的人無論是資歷還是年齡都長他不少,但是他卻能處事公道正派,說話正直在理,讓一群糙老爺們兒都聽他的指揮,就可以知道韓世忠的本事了。
建炎三年,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長江天險,攻破了建康等重要城鎮。一心想要保命的宋高宗趙構,不顧群臣阻撓,毅然帶領部分勢力逃亡海外。在出逃之前,宋高宗任命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防守鎮江。那個時候金軍已經在江南搶掠一通,準備撤去,剛剛帶領八千軍隊趕到鎮江的韓世忠,沒有懼怕金軍的力量,而是在探查到金軍撤退的消息後,當即排兵布陣,分兵把守要地,趁機斬殺金兵。這次埋伏收穫甚豐,甚至差點就活捉金兵元帥兀朮。從此事看可以清楚看到韓世忠的過人才能,若不是他把握戰機,只怕金軍再搶掠一通後,會仿佛逛完自己後花園一般滿足離去。
韓世忠是一個不畏強權,敢於直言的大臣。當初嶽飛獲罪,攝於丞相秦檜獨霸朝政的威力,大部分官員即使知道嶽飛等人是被秦檜冤枉的,仍然沒有人敢出來質疑。韓世忠卻不管,他直面秦檜,毫不客氣的說:「嶽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怒斥:「『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韓世忠的好友勸他不要趟這趟渾水,只說得罪了秦檜怕是沒有好果子吃,哪知道韓世忠卻直說:「今吾為已而附合奸賊,死後豈不遭太祖鐵杖?」可見韓世忠的義氣與果敢。而嶽飛父子被殺之後,韓世忠心灰離去暫且不表。
韓世忠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同是抗擊西夏和金軍的主戰派。然而「中興四將」中,除了嶽飛最後被殺之外,其餘三人都還活著,這是為什麼呢?韓世忠等人與嶽飛到底有哪點不同,趙構為何獨獨將嶽飛除掉,卻不動另外三人呢?
韓世忠與嶽飛最大的不同,大概在於北伐的目的上。當初嶽飛堅持北伐,除了收復祖國山河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大概就是「迎歸二帝」,也就是說將宋欽宗和宋徽宗迎回來。這麼個目的就有問題了,兩個皇帝回來之後,宋高宗又該如何呢?到時候他的皇位還能穩穩噹噹的坐下去嗎?於是一番思考,在嶽飛堅持己見的情況下,宋高宗自然要為自己打算一番,於是便與本就一心求和的秦檜心意相通,秦檜在宋高宗的默許下將嶽飛冤殺。嶽飛被殺的原因,就是韓世忠等人沒有被殺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動搖宋高宗的根本利益,所以也沒有費力除掉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