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潔式智能吸菸室除煙塵及除異味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8:34: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用於吸菸室的空氣淨化裝置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清潔式智能吸菸室除煙塵及除異味裝置。
背景技術:
吸菸有害人體健康,二手菸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更大,為了防止人們在公共場所吸菸,大部分場所配置了吸菸室,然而吸菸室中因長期存積有害粒子,環境質量極差,異味極重,甚至會導致室內吸菸人們窒息、暈厥,因此吸菸室的排氣、除異味工作尤為必要。
現有技術存在排氣裝置,但是直接將室內氣體排出室外會汙染室外大氣,並且其排氣需要人為控制,不能夠做到在室內有害粒子超標時及時清除防止人們出現窒息、暈厥的狀況。因此急需引入一種不汙染室外空氣的智能地除吸菸室煙塵、異味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潔式智能吸菸室除煙塵及除異味裝置,旨在有效去除吸菸室的煙塵和異味,同時減少空氣汙染,保護吸菸者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清潔式智能吸菸室除煙塵及除異味裝置,包括設置在吸菸室牆壁上的第一封裝盒和第二封裝盒、連通在第一封裝盒底部的引水管路、連通在第二封裝盒底部的排水管路、連通在第一封裝盒和第二封裝盒之間的輸水管路;所述第一封裝盒包括第一盒體、設置在第一盒體內部的電路控制器和水泵,水泵同時與引水管路和輸水管路連通;所述第二封裝盒包括第二盒體、設置在第二盒體上的進風口和出風口、設置在第二盒體內部且位於進風口處的粒子傳感器和風機、設置在第二盒體內部且與輸水管路相連通的噴淋水管、設置在第二盒體內部且位於噴淋水管下方的水槽,排水管路與水槽底部連通;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層。
進一步,所述引水管路、排水管路、輸水管路和噴淋水管均採用PVC管。
進一步,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均設置在第二盒體的前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外部水源與引水管路連通,通過水泵引水,然後再通過輸水管路將水從噴淋水管中打出,並與從風機吸入的吸菸室空氣進行交換,利用水將煙塵粒子吸附並收集到水槽中,再通過排水管路排出至室外;此過程可以有效去除吸菸室內的煙塵粒子,淨化空氣,排出的水可淨化後循環利用;
2、本實用新型利用粒子傳感器檢測煙塵粒子,電路控制器根據粒子傳感器反饋的信息控制水泵及風機的起停,其控制簡便安全,可根據時時環境調控系統的運行,這符合了吸菸室吸菸人群的流動特點;
3、出風口處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層,即可淨化吸菸室空氣去除異味;同時減緩空氣流動,使煙氣與水充分混合交換;
4、本實用新型的水管路的材質均採用PVC水管,質量輕、安裝方便、利於吸菸室環境美化;
5、進風口和出風口均設置在第二盒體的前端,可有效避免煙氣流動時對吸菸室牆壁的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引水管路;2-排水管路;3-輸水管路;4-第一盒體;5-電路控制器;6-水泵;7-第二盒體;8-進風口;9-出風口;10-粒子傳感器;11-風機;12-噴淋水管;13-水槽;14-活性炭過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清潔式智能吸菸室除煙塵及除異味裝置,包括設置在吸菸室牆壁上的第一封裝盒和第二封裝盒、連通在第一封裝盒底部的引水管路1、連通在第二封裝盒底部的排水管路2、連通在第一封裝盒和第二封裝盒之間的輸水管路3;所述第一封裝盒包括第一盒體4、設置在第一盒體4內部的電路控制器5和水泵6,水泵6同時與引水管路1和輸水管路3連通;所述第二封裝盒包括第二盒體7、設置在第二盒體7上的進風口8和出風口9、設置在第二盒體7內部且位於進風口8處的粒子傳感器10和風機11、設置在第二盒體7內部且與輸水管路3相連通的噴淋水管12、設置在第二盒體7內部且位於噴淋水管12下方的水槽13,排水管路2與水槽13底部連通;所述出風口9處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層14;所述引水管路1、排水管路2、輸水管路3和噴淋水管12均採用PVC管;所述進風口8和出風口9均設置在第二盒體7的前端。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電路控制器5啟動電源,接收粒子傳感器10時時反饋的空氣中煙塵粒子濃度信息,當達到設定值時,啟動水泵6和風機11,引水管路1與外部水源連接,水源可以是地下水,也可是現有的水箱、水池等,在水泵6的作用下將水吸入並排入到輸水管路3中,輸水管路3將有壓力的水輸送到噴淋水管12中,形成噴淋效果,與風機11吸入的含有煙塵的空氣交互結合,吸附煙氣有害粒子,並沉積到水槽13中,再通過排水管路2排放至下水道,或是回流至水池水箱等,經淨化後再循環利用;與水交換結合後的空氣從出風口9排出,因活性炭過濾層14的作用再次淨化空氣消除異味;在本實用新型中,活性炭過濾層14起到一定的減緩空氣流通的作用,同時橫向布置的噴淋水管12增加了煙氣流通的形成,因此煙氣可以和水進行充分的混合,增加了除塵及除異味的效果。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