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氧曝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2:51:16 2
專利名稱:一種純氧曝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解決汙泥膨脹的設備,具體純氧曝氣裝置,屬於環保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活性汙泥法至今仍是處理汙水最普遍應用的方法。但活性汙泥法在使用過程中,汙泥膨脹問題一直是困擾運行管理的一大技術難題。在汙泥膨脹嚴重時,汙泥沉降性能極差,二沉池難以實現固液分離的目的,造成出水懸浮物和COD大幅上升,大量汙泥流失,生化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發生汙泥膨脹後,一般做法是:(1)在曝氣池混合液出水進入曝氣沉澱池之前投加無機混凝劑以改善汙泥沉降性能,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且汙泥量劇增,投加的混凝劑還會造成大量無機鹽進入生化池的活性汙泥中,使汙泥活性降低;(2)向曝氣池直接投加氧化性殺菌劑,如氯氣,次氯酸鈉等等,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在殺滅絲狀菌的同時,有益的菌膠團也被殺滅,生化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在投加期間,系統的處理效率嚴重下降。另一方面,投加的氯氣為有毒有害氣體,操作使用不便。(3)通過加強排泥、回流、供氧控制,使絲狀細菌比例逐步減少。這種方法需要理論知識深厚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管理人員,且需要較長的矯正時間(一般是3飛個泥齡,約2(Γ40天)才可以恢復。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純氧曝氣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見效快的純氧曝氣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純氧曝氣裝置,其包括曝氣池、曝氣沉澱池、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以及水射器;其中,所述曝氣池和曝氣沉澱池的上部通過一管道連接,底部通過一汙泥回流管道連接;所述水射器設置在汙泥回流管道上;所述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和水射器依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於所述壓力平衡裝置和水射器之間設
有一氧氣閥門。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汙泥回流管道上設有一汙泥回流閥和一汙泥回流泵。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還設置為:於所述曝氣沉澱池上設有一出水管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使用方便。只需要簡單的液氧儲罐和氣化裝置,投資少,可作為活性汙泥法的應急裝置,對小型汙水處理廠,也可設計成移動裝置。(2)見效快,且不易復發。可在一周內使汙泥各項指標恢復正常。(3)在使用純氧法治理汙泥膨脹問題期間,處理水質沒有惡化,反而逐步好轉。表現在出水COD&值不斷下降。由於純氧不像其它的氧化劑(如次氯酸鈉)在殺死絲狀菌的同時,也破壞了菌膠團。而使用次氯酸鈉,氯氣等方法治理汙泥膨脹期間,出水水質是惡化的,而使用純氧的時候,出水水質是逐步好轉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的原理圖。圖2是某印染企業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後的SVI (汙泥體積指數)值的變化。圖3是某光伏太陽能企業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後SVI值的變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純氧曝氣裝置,其由曝氣池1、曝氣沉澱池2、液氧儲罐3、氣化器4、壓力平衡裝置5以及水射器6等幾部分組成。其中,所述曝氣池I和曝氣沉澱池2的上部通過一管道7連接,從而將曝氣池I上層水排入曝氣沉澱池2進行進一步處理。所述曝氣池I和曝氣沉澱池2的底部通過一汙泥回流管道8連接。所述汙泥回流管道8上設有一汙泥回流閥9和一汙泥回流泵10。於所述曝氣沉澱池2上設有一出水管道11,經泥水分離後,出水通過出水管道11進入後續的處理。所述水射器6設置在汙泥回流管道8上。所述液氧儲罐3、氣化器4、壓力平衡裝置5和水射器6依次連接。於所述壓力平衡裝置5和水射器6之間設有一氧氣閥門12。其中,所述液氧儲罐3的作用在於儲存液態的氧氣。所述氣化器4的作用在於將液態的氧氣轉化為氣態的氧氣。所述壓力平衡裝置5的作用在於可以將氧氣以一定的壓力噴出。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利用純氧解決汙泥膨脹的方法如下:曝氣池I的出水經管道7進入曝氣沉澱池2,經泥水分離後,出水通過出水管道11進入後續的處理。當發生汙泥膨脹時,液氧運輸車將液氧注入液氧儲罐3,氣化器4氣化後通過一個壓力平衡裝置5,通過氧氣閥門12和水射器6將氣化後的氧氣以負壓投加的方式注入回流汙泥中,其中,該回流汙泥是曝氣沉澱池2的汙泥通過汙泥回流閥9和汙泥回流泵10回流至曝氣池的汙泥管道中汙泥。為了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在2家不同的小型企業開展了相關的試驗。例一:某印染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發生了嚴重的汙泥膨脹現象,SVI高達600ml/g,30分鐘沉降比達98%,按該種方式投加純氧,控制曝氣池溶解氧在2mg/L,三天內汙泥膨脹現象消失,SVI在150以內,數據見圖2所示。且在投加純氧的三天裡,出水水質逐步好轉。例二:某光伏太陽能廢水處理系統,採用活性汙泥法處理。由於運行管理不善,出現嚴重的汙泥膨脹問題。曝氣池內DO (溶解氧)低於lmg/L,上清液混濁,泥水不分。鏡檢發現有大量的絲狀菌。按照該種方式投加純氧,汙泥膨脹問題在五天內得到了解決,汙泥的沉降性能有了明顯的改變,數據見下圖3所示。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純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曝氣池、曝氣沉澱池、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以及水射器;其中,所述曝氣池和曝氣沉澱池的上部通過一管道連接,底部通過一汙泥回流管道連接;所述水射器設置在汙泥回流管道上;所述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和水射器依次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壓力平衡裝置和水射器之間設有一氧氣閥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純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汙泥回流管道上設有一汙泥回流閥和一汙泥回流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純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曝氣沉澱池上設有一出水管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純氧曝氣裝置,其包括曝氣池、曝氣沉澱池、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以及水射器;其中,所述曝氣池和曝氣沉澱池的上部通過一管道連接,底部通過一汙泥回流管道連接;所述水射器設置在汙泥回流管道上;所述液氧儲罐、氣化器、壓力平衡裝置和水射器依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純氧曝氣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見效快等諸多優點,其能使已經發生的汙泥膨脹在2~5天內恢復正常,且在實施過程中出水水質不會惡化,汙泥量不增加。
文檔編號C02F3/26GK203033825SQ2012207044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張志峰, 丁靜, 韓興燦 申請人:紹興縣江濱水處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