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6:05:41 2
專利名稱: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領域,特別是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
背景技術:
傳統潤滑條件下,機械摩擦界面在運行過程中,依靠非摩擦時的摩擦面附著潤滑油後摩擦產生的油膜達到潤滑的目的。這種潤滑方式只能解決機械傳動部位動力傳遞時摩擦面初始接觸時的臨界負荷問題,隨著機械運行環境各項條件的變化,傳統潤滑方法和潤滑介質均不能使摩擦面最大程度減少磨損,潤滑的有效期也 不能成倍延長,摩擦發生時存留界面上的潤滑劑存量無法得到保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它使摩擦面之間最大程度減少偶件磨損,提高使用壽命,保證潤滑效果成倍提高的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在有機械摩擦產生的相對應面上,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有潛伏坑,潛伏坑內有潤滑劑,潛伏坑設計配置有大小間隔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所述的潛伏坑以陣列孔群分布,或星空式孔群或均勻面分布。所述的潛伏坑有內潛伏坑和外潛伏坑,或通過雷射器加工有防磨結構面錐狀體潛伏坑。所述的摩擦配合偶件包括採煤機截齒與截齒套、截齒套與截齒座或軸承或浮動密封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所需潤滑的兩偶件的接觸面端設置潛伏坑,然後在兩偶件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即在所需潤滑配合的兩偶件之間的間隙處、張緊套內、以及截齒套與截齒座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使其形成潛伏式自密封效果。本實用新型延長了兩部件的使用壽命,保證工作正常,平穩,高效。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為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採煤機截齒組件時的截齒簡圖。圖2為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採煤機截齒組件時的齒套簡圖。圖3為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採煤機截齒組件時的裝配簡圖。圖4為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滾動軸承的結構圖。圖5為實施例4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圓錐滾子軸承的結構圖。圖6為實施例5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滑動軸承的結構圖。[0016]圖7為實施例6本實用新型適用於關節軸承的結構圖。圖8為實施例7為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浮動密封圈的結構圖。圖中:100、截齒;110、潛伏坑;400、張緊套;200、截齒套;300、截齒座;500、潤滑劑;1、內圈;2、外圈;3、保持架;4、滾動體;5、潛伏坑;6、錐形滾子;7、軸套;8、轉軸;9、浮動
密封環。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這種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的摩擦件,通過對所需潤滑的兩偶件的接觸面端設置潛伏坑,然後在兩偶件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即根據機械摩擦配合面的機械運動形式,在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設計配置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溝槽,使摩擦面在機械運動時界面之間存留大量的潤滑劑,以期達到界面 之間不管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有足夠的潤滑劑存量,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潤滑有效,同時在衝擊荷載發生時,潛伏在界面之間凹陷結構中的潤滑劑被氣流帶出,從而保證摩擦面之間不直接接觸,最大程度減少了偶件磨損,提高了壽命,更重要的是複合固體潤滑劑的配合使用,杜絕了摩擦面之間的金屬摩擦,保證了潤滑效果的成倍提高。實施例I在有機械摩擦產生的相對應面上,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有潛伏坑,潛伏坑內有潤滑劑,潛伏坑設計配置有大小間隔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它使摩擦面在機械運動時界面之間存留大量的潤滑劑,以期達到界面之間不管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有足夠的潤滑劑存量,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潤滑有效,同時在衝擊荷載發生時,潛伏在界面之間凹陷結構中的潤滑劑被氣流帶出,從而保證摩擦面之間不直接接觸,最大程度減少了偶件磨損,提高壽命。所述的相互接觸的兩個偶件的接觸面,其中一個偶件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即稱第一偶件有若干潛伏坑,兩個偶件的接觸面端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具體操作如下SI、將第一偶件採用凹坑直徑2. 5mm*Imm,間距5mm ;陣列孔群的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的點陣結構;S2、第一偶件點陣結構成形後,將第一偶件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偶件備用;S3、第一偶件與第二偶件裝配時,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兩偶件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上述的潛伏坑以陣列孔群分布,或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分布或均勻面分布。實施例2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可以應用於採煤機截齒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截齒與截齒套間、截齒套和截齒座間磨損特別嚴重,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採煤機截齒組件,參見圖1,包括截齒100,截齒的截齒柄上設置有若干內潛伏坑110。相鄰潛伏坑之間的距離為5mm。截齒柄的末端有張緊套400。參見圖2,截齒套200,齒套上設置有若干外潛伏坑210。[0032]參見圖3,截齒柄端套裝有截齒套200並設置於截齒座300內。在截齒與截齒套之間的間隙處、張緊套內、以及截齒套與 截齒座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500。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截齒齒把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截齒點陣結構成形後,將截齒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截齒備用;3.截齒齒套外圓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4.截齒齒套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將其取出備用;5.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截齒和截齒套之間的間隙處、截齒套和截齒座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截齒與截齒套之間的間隙處、張緊套內、以及截齒套與截齒座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使其形成潛伏式自密封效果,同時保證截齒、截齒套在切煤或巖石地質結構掘進過程中自由轉動。本實用新型延長了採煤工作中的截齒的使用壽命,使採煤工作正常,平穩,高效。實施例3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還可以應用於滾動軸承中,滾動軸承是應用廣泛的重要機械基礎件,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圖4所示滾動軸承至少由內圈I、外圈2、保持架3、滾動體4構成,內圈I與外圈2之間固定有保護架3,滾動體4是藉助於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布在內圈I和外圈2之間。保持架內表面處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相鄰潛伏坑之間的距離為5mm,滾動體表面上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滾動體置於保持架內,在滾動體與保持架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保持架內表面處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保持架點陣結構成形後,將保持架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保持架備用。3、滾動體表面採用Φ2. 5mm*Imm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4、滾動體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將其取出備用。5、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保持架和滾動體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實施例4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還可以應用於圓錐滾子軸承,如圖5所示[0054]圓錐滾子軸承至少由內圈I、外圈2、保持架3、滾子6構成,其中內圈I和一組錐形滾子6由筐形保持架3包羅成的一個內圈組件,內圈組件外側套接有外圈2。外圈2的內表面處以及內圈I的外表面處均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外圈2或內圈I相鄰潛伏坑5之間的距離為5mm,滾子6表面上設置有若干潛伏坑。滾子在保持架的固定下分別與內、外圈接觸,滾子與內、外圈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外圈的內表面處以及內圈的外表面處均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內、外圈點陣結構成形後,將保持架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內、外圈備用。·3、滾子表面採用Φ2. 5mm*Imm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
陣結構。4、滾子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將其取出備用。5、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滾子和內、外圈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實施例5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還可以應用於滑動軸承中,如圖6所示滑動軸承的軸套7與轉軸8之間要求有一層很薄的油膜起潤滑作用。如果由於潤滑不良,軸套與轉軸之間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會產生很高的溫度,雖然軸套是由特殊的耐高溫合金材料製成,但發生直接摩擦產生的高溫仍然足於將其燒壞。軸套7內表面處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相鄰潛伏坑5之間的距離為7mm,轉軸8表面上設置有若干潛伏坑。軸套與轉軸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軸套內表面處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軸套點陣結構成形後,將軸套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軸套備用。3、轉軸表面採用Φ2. 5mm*Imm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
陣結構。4、轉軸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將其取出備用。5、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軸套與轉軸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實施例6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還可以應用於關節軸承中,如圖7所示關節軸承是一種球面滑動軸承,主要是由一個有外球面的內圈I和一個有內球面的外圈2組成。外球面的內圈I處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相鄰潛伏坑5之間的距離為5mm,內球面的外圈2上設置有若干潛伏坑。外球面的內圈和內球面的外圈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外球面的內圈處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外球面點陣結構成形後,將軸套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外球面備用。3、內球面的外圈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 5mm點陣結構。4、內球面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將其取出備用。5、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外球面的內圈和內球面的外圈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實施例7本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還可以應用於浮動密封環9中。如圖8所示浮動密封環是構成機械密封最主要的元件,機械密封是一種旋轉機械的油封裝置,比如離心泵、尚心機、反應爸和壓縮機等設備,由於傳動軸貫穿在設備內外,這樣,軸與設備之間存在一個圓周間隙,設備中的介質通過該間隙向外洩露,如果設備內壓力低於大氣壓,則空氣向設備內洩露,因此必須有一個阻止洩露的軸封裝置。浮動密封環9摩擦副密封面表面處設置有若干潛伏坑5。相鄰潛伏坑5之間的距離為10mnin摩擦副密封面與其他構件之間的間隙處填充有潤滑劑。本實施例的加工過程如下I、摩擦副密封面表面處採用Φ2.開放式潛伏坑結構模式,潛伏坑網點距離為5mm點陣結構。2、摩擦副密封面點陣結構成形後,將軸套置於80度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中保溫10分鐘,在斷電降溫至室溫時取出軸套備用。3、裝配時過量塗覆複合潛伏式固體潤滑劑,使用標準為摩擦副密封面與其他構件之間的間隙處自由溢出潤滑劑為宜。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是在複合固體潤滑工程技術研究和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它針對轉速在1500轉/分的格檔式保持器圓柱、圓錐滾動體軸承,以及滑動配合關節軸承、軸套、浮動密封環、導軌、滑板和齒輪嚙合組件等的固體潤滑更加充分保有表面存量而設計的。傳統潤滑條件下,機械摩擦界面在運行過程中,依靠非摩擦時的摩擦面附著潤滑油後摩擦產生的油膜達到潤滑的目的。這種潤滑方式只能解決機械傳動部位動力傳遞時摩擦面初始接觸時的臨界負荷問題,隨著機械運行環境各項條件的變化,傳統潤滑方法和潤滑介質均不能使摩擦面最大程度減少磨損,潤滑的有效期也不能成倍延長,摩擦發生時存留界面上的潤滑劑存量無法得到保證。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方法,就根據機械摩擦配合面的機械運動形式,在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設計配置大小間隔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使摩擦面在機械運動時界面之間存留大量的潤滑劑,以期達到界面之間不管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有足夠的潤滑劑存量,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潤滑有效,同時在衝擊荷載發生時,潛伏在界面之間凹陷結構中的潤滑劑被氣流帶出,從而保證摩擦面之間不直接接觸,最大程度減少了偶件磨損,提高了壽命,更重要的是潤滑劑的足量配給,杜絕了摩擦面之間的金屬摩擦,保證了潤滑效果的成倍提高。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潤滑劑,可以是專用潤滑劑,也可以是市售的一般潤滑劑,如機油等等。
權利要求1.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在有機械摩擦產生的相對應面上,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有潛伏坑,潛伏坑內有潤滑劑,潛伏坑設計配置有大小間隔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
2.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潛伏坑以陣列孔群分布,或星空式孔群或均勻面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潛伏坑有內潛伏坑和外潛伏坑,或通過雷射器加工有防磨結構面錐狀體潛伏坑。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摩擦配合偶件包括採煤機截齒與截齒套、截齒套與截齒座或軸承或浮動密封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領域,特別是複合固體潤滑潛伏式潤滑摩擦件,其特徵在於在有機械摩擦產生的相對應面上,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對靜止或速度較低的一個面上,有潛伏坑,潛伏坑內有潤滑劑,潛伏坑設計配置有大小間隔陣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來複線溝槽。本實用新型延長了兩部件的使用壽命,保證工作正常,平穩,高效。
文檔編號E21C35/18GK202598076SQ2011205652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0日
發明者張軍 申請人:西安奧奈特固體潤滑工程學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