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8:57:16
專利名稱: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用消毒滅菌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野戰或突發 公共安全事件時行進中實施消毒滅菌工作的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 器。
背景技術:
現代局部戰爭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下,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後勤保 障條件下,攜運行方便、高效地進行消毒滅菌工作的蒸汽壓力滅菌器已成為 各級救治機構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目前在醫院中使用的壓力蒸汽滅菌器都 只能在有電能供應的情況下工作,大部分為全鋼結構,重量大,無法移動。 我國現有可攜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只有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容量小,效率 低,需要單獨包裝,展收慢,滅菌時完全手動操作,已經不能滿足各級救治 機構對消毒滅菌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攜式油電 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不但容量大、效率高、油電兩用,還具有箱儀一體, 展收迅速和靈巧便攜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攜式油電兩 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包括帶承壓門及封頭的滅菌室體,其特徵是所述滅菌 室體置於可攜式箱體中,所述滅菌器室體採用全鋁合金材料製成,由內筒、 外筒、法蘭及封頭焊接成夾層式結構,夾層中設有電加熱管,所述夾層通過 轉換閥門與洩壓管及蒸汽管一端連接,所述洩壓管另一端與箱外大氣連通, 蒸汽管另 一端貫穿封頭與滅菌室體連通。所述可攜式箱體由高強度鋁合金型材框架與鋁蜂窩板固定連接,箱體 兩側設有沿其轉軸折轉180'的開合側門。所述可攜式箱體與滅菌器室體中部設有油爐加熱爐膛,並在箱體上部設
有煙道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克服了目前醫院用大容量壓力蒸汽滅菌器只 能使用電能加熱,重量大,無法攜運行,手提式滅菌器容量小、效率低等缺 點,對提高各級救治機構的手術器械敷料的消毒滅菌與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 意義。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打開側門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收起側門攜運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 一種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包括帶承壓門13及 封頭5的滅菌室體,所述滅菌室體置於可攜式箱體l中,所述滅菌器室體採用 全鋁合金材料製成,由內筒2、外筒3、法蘭4及封頭5焊接成夾層式結構,夾 層中設有電加熱管6,可使用市電或工業電進行滅菌作業;也可以採用野戰 炊事用油爐對滅菌器外筒進4亍加熱滅菌作業。所述夾層通過轉換閥門7與洩 壓管8及蒸汽管9一端連接,所述洩壓管另一端與箱外大氣連通,蒸汽管另一 端貫穿封頭與滅菌室體連通。所述可攜式箱體由高強度鋁合金型材框架與鋁 蜂窩板膠接和鉚接製成,箱體兩側設有沿其轉軸折轉180'的開合側門12, 箱體兩側門完全打開時,可以作為滅菌器的工作支架,兩側門關閉時,滅菌器處於收攏狀態,可由人力或叉車搬運。所述在可攜式箱體與滅菌器室體中 部設有油爐加熱爐膛IO,並在箱體上部設有煙道出口ll,出口安裝煙筒(圖 中未示),同時又便於對滅菌器進行維修。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 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 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 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包括帶承壓門及封頭的滅菌室體,其特徵是所述滅菌室體置於可攜式箱體中,所述滅菌器室體採用全 鋁合金材料製成,由內筒、外筒、法蘭及封頭焊接成夾層式結構,夾層中設 有電加熱管,所述夾層通過轉換閥門與洩壓管及蒸汽管一端連接,所述洩壓管另一端與箱外大氣連通,蒸汽管另一端貫穿封頭與滅菌室體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其特徵是所 述可攜式箱體由高強度鋁合金型材框架與鋁蜂窩板固定連接,箱體兩側設有沿 其轉軸折轉18(T的開合側門。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其特徵是 所述在可攜式箱體與滅菌器室體中部設有油爐加熱爐膛,並在箱體上部設有 煙道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油電兩用壓力蒸汽滅菌器,包括帶承壓門及封頭的滅菌室體,其特徵是所述滅菌室體置於可攜式箱體中,所述滅菌器室體採用全鋁合金材料製成,由內筒、外筒、法蘭及封頭焊接成夾層式結構,夾層中設有電加熱管,所述夾層通過轉換閥門與洩壓管及蒸汽管一端連接,所述洩壓管另一端與箱外大氣連通,蒸汽管另一端貫穿封頭與滅菌室體連通。有益效果克服了目前醫院用大容量壓力蒸汽滅菌器只能使用電能加熱,重量大,無法攜運行,手提式滅菌器容量小、效率低等缺點,對提高各級救治機構的手術器械敷料的消毒滅菌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文檔編號A61L2/07GK201036622SQ20072009628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8日
發明者劉聖軍, 孫秋明, 張彥軍, 杜振傑, 豐 田, 胡名璽, 高萬玉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