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組件及其組裝式家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0:02: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組件及其通過連接組件拼裝的一種組裝式家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實現板材與板材的拼裝或者板材與立柱的活動拼裝,通常有兩種方式進行活動拼裝。一種是採用預埋螺栓與預埋螺母的方式,通過螺栓與螺母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對轉動,以起到活動拼裝並將彼此連接的效果,這種連接件的缺點是無法對拼接的家具或者板材實現有效鎖緊,且在家具拼裝完成之後容易發生相對移動或者轉動,這就大大影響了家具結構強度與使用壽命。另一種比較常規的做法為:在沿板材厚度的方向上預先在板材的面上鑽出一個圓柱形的凹陷部(開口呈圓形),並沿板材的厚度的一面打孔並將孔延伸至該凹陷部,然後向凹陷部中放置一個可旋轉並帶有鉤狀的鎖止機構,然後在需要拼接的板材中預埋一個與上述帶鉤狀的鎖止機構配合的銷柱,銷柱延伸入帶鉤狀的鎖止機構,並通過旋轉帶鉤狀的鎖止機構,將兩個需要拼接的板材實現鎖緊。這種帶有鉤狀的鎖止機構與銷柱組成了傳統的「三合一連接機構」。但是,這種現有技術存在需要在板材上開設一個較大的凹陷部,就這會造成拼接後的家具不美觀,且這種連接方式往往存在滑絲的現象,從而導致拼接後的家具的強度不高。
有鑑於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用於板材或者家具零件進行活動拼裝的連接組件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揭示一種連接組件及其基於該連接組件的一種組裝式家具,用以實現對家具或者板材的良好拼裝並提高連接強度,避免連接組件出現滑絲現象,並降低對家具或者板材造成創傷,提高組裝式家具的美觀度。
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接組件,包括:第一內牙螺母,第二內牙螺母,連續貫穿第一內牙螺母與第二內牙螺母的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形成具蝸輪部,通過驅動蝸輪部沿第一軸方向轉動,以驅動螺栓沿垂直於第一軸方向的第二軸方向轉動,以驅動第一內牙螺母與第二內牙螺母作對向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與蝸輪部嚙合的驅動部,所述驅動部沿其轉動方向的端部形成驅動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槽包括:一字槽、十字槽、星形槽、內六角槽。
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組裝式家具,由若干家具組件連接而成,在彼此連接的至少兩個家具組件之間通過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組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實用新型中,可在需要拼接的家具或者板材的裸露面上開設一個微孔,並通過轉動螺栓以將第一內牙螺母與第二內牙螺母鎖緊並連接家具或者板材,從而實現了對家具或者板材的良好拼裝並提高了連接強度,避免了連接組件出現滑絲的現象,並降低了對家具或者板材造成的創傷,提高了組裝式家具的美觀度。
附圖說明
圖1為裝配有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組件的組裝式家具的局部立體圖;
圖2為沿圖1中箭頭3方向的主視圖;
圖3為圖2中裝配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組件的組裝式家具的內部結構圖;
圖4為通過一端帶有蝸杆的緊固件驅動螺栓沿第二軸方向轉動的示意圖;
圖5為驅動部與螺栓預埋於柱狀件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實施例一:
請參圖1至圖4所示出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組件及其通過連接組件拼裝的家具以及基於該連接組件的一種組裝式家具的製造方法的一種實施例。
為了簡化說明,本實施方式以柱狀件2與板狀件1進行活動式組裝為了進行說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合理預測到,本實施例所展示的種連接組件及其通過連接組件拼裝的家具以及基於該連接組件的一種組裝式家具的製造方法可適用於活動拼裝的家具或者類似家具的其他製品中,例如:展示架。
該連接組件具體包括:第一內牙螺母14,第二內牙螺母13,連續貫穿第一內牙螺母14與第二內牙螺母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一端形成具蝸輪部43,通過驅動蝸輪部43沿第一軸方向100轉動,以驅動螺栓4沿垂直於第一軸方向100的第二軸方向200轉動,以驅動第一內牙螺母14與第二內牙螺母13作對向運動。第一內牙螺母14預先埋入位於板狀件1的底面15上的凹陷部12中,該螺栓3與第二內牙螺母13套接後,整體預先埋入柱狀件2位於端部的頂面25的凹陷部22中。當板狀件1與柱狀件2拼裝後,該凹陷部12與凹陷部22被遮蔽,所以拼裝後的家具從外部無法看到該凹陷部12與凹陷部22。
螺栓4包括帶外螺紋的柱體41、柱體42以及蝸輪部43。其中,柱體41與第一內牙螺母14螺接,柱體42與第二內牙螺母13螺接。參圖2所示,在柱狀件2的外立面20上開設一個垂直延伸入凹陷部22且橫截面為圓形的通道21。當需要將柱狀件2與板狀件2鎖緊時,可使用如圖4所示的端部帶蝸杆442的緊固件44自通道21延伸入凹陷部22中,並通過沿第一軸方向100軸向轉動該緊固件44,以通過緊固件44端部所配置的蝸杆442驅動蝸輪部43的齒輪431,從而整體驅動螺栓4沿第二軸方向200實現軸向轉動。由於第一內牙螺母14與第二內牙螺母13預先分別被板狀件1及柱狀件2所固持,因此,可通過螺栓4在第二軸方向200的軸向轉動,可驅動第一內牙螺母14與第二內牙螺母13在第二軸方向200上的對向運動,以實現板狀件1與柱狀件2的拼裝。
當板狀件1與柱狀件2拼裝完成後,底面15上的凹陷部12與凹陷部22均不可見,並僅在柱狀件2的側立面20上留下一個微孔,該微孔形成了延伸至凹陷部22的通道21。該通道21與第二軸方向200之間的夾角呈45~90度,並優選為90度。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合理預測到,通道21與第二軸方向200之間的夾角可呈其他任何角度,只要確保蝸杆442能夠驅動蝸輪部43沿第二軸方向200轉動即可。此外,該通道21的寬度為1~5mm。
實施例二:
配合參照圖5所示出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別在於,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組件還包括與蝸輪部43嚙合的驅動部443。該驅動部443沿其轉動方向(即第一軸方向100)的端部形成驅動槽444。具體的,該驅動槽444在本實施例中配置為一字槽;當然,該驅動槽444也可被配置為十字槽、星形槽、內六角槽或者其他異形槽。該驅動部443與螺栓4被整體預埋入柱狀件2的凹陷部22中。當需要組裝家具時,可使用工具(例如、一字螺絲刀、十字螺絲刀)伸入通道21中,並驅動該驅動部443沿第一軸方向100作軸向轉動,以驅動螺栓4沿第二軸方向200作軸向轉動,以拉緊所述第一內牙螺母14與第二內牙螺母13,從而對板狀件1與柱狀件2實現可靠裝配,並僅在柱狀件2的外立面20上開設一個垂直延伸入凹陷部22且橫截面為圓形的通道21。由於通道21的開口處非常小,從而不需要使用封蓋遮蔽,在保證家具拼裝後的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家具的美觀度。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一中相同部分的技術方案請參實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贅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