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去披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4:40: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產品的披鋒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去披鋒機。
背景技術:
一般的金屬件,如箱包的拉環,在成型後,一般在金屬件的內側存在少量的披鋒,即毛刺,因此,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方便後續的使用,現有很多去披鋒的方法。但是,現有的去披鋒方式主要是採用手動去披鋒,通過砂布或者銼刀將披鋒去除。而該類方法工作效率低,且在處理過程中容易遺漏產品上的毛刺,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去披鋒機,至少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其中一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自動去披鋒機,包括機架、電機、傳動裝置、衝頭和推動裝置,電機設於機架上,傳動裝置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衝頭設於傳動裝置的一端,傳動裝置能夠帶動衝頭上下移動,推動裝置與衝頭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可以將待去除披鋒的產品放置在機架上,通過電機帶動傳動裝置,再通過傳動裝置帶動衝頭向下衝壓,從而,通過衝頭與產品的配合去除披鋒;設有推動裝置,方便將產品推送至衝頭下方,便於送料。由此,該自動去披鋒機能夠自動、快速的將產品內側的披鋒去除,無需採用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了產品質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傳動裝置包括轉軸、皮帶輪和偏心輪,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偏心輪通過轉軸與皮帶輪連接,轉軸套設在皮帶輪上,衝頭與偏心輪連接。由此,通過皮帶輪可以傳遞電機的轉動,通過偏心輪的轉動可以帶動衝頭上下移動,方便衝頭的衝壓過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衝頭的縱向截面呈錐形。由此,可以方便衝頭與產品的配合,以及方便衝頭將產品內側的披鋒去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推動裝置包括氣缸和推桿,氣缸設於機架上,推桿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與衝頭相對應。由此,通過氣缸推動推桿,可以將待去披鋒的產品推送至衝頭的下方,避免了人工操作,節省了送料時間,提高了效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推桿的另一端設有卡口,卡口能夠與衝頭相配合。由此,設有卡口,可以通過卡口將產品夾緊後送至衝頭的下方,保證推動裝置送料的準確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自動去披鋒機還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機架上,傳動裝置還包括傳動杆,偏心輪通過傳動杆與衝頭連接,傳動杆與限位件相配合。由此,設有限位件,可以保證衝頭能夠平穩的上下移動,提高去除披鋒的精準度,提高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去披鋒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自動去披鋒機,包括機架1、電機2、傳動裝置3、衝頭4和推動裝置5,電機2設於機架1上,傳動裝置3與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衝頭4設於傳動裝置3的一端,傳動裝置3能夠帶動衝頭4上下移動,推動裝置5與衝頭4相對應,即推動裝置5能夠推動待去除披鋒的產品7至衝頭4的正下方。電機2位於機架1的頂端,傳動裝置3位於電機2的下方,簡化整體結構,減小整個機器所佔體積。
傳動裝置3包括轉軸、皮帶輪31和偏心輪32,皮帶輪31通過皮帶與電機2的輸出軸相連接,偏心輪32通過轉軸與皮帶輪31連接,轉軸套設在皮帶輪31上,衝頭4與偏心輪32連接。電機2啟動後,電機2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31轉動,皮帶輪31再帶動轉軸轉動,通過轉軸帶動偏心輪32轉動。由此,通過偏心輪32的轉動帶動衝頭4上下運動,從而可以實現衝頭4向下衝壓產品去除披鋒,向上離開產品。
其中,衝頭4的縱向(即衝頭4的運動方向)截面呈錐形,由此,可以方便衝頭4由上至下與產品配合,可以將產品內側的披鋒去除。
推動裝置5包括氣缸51和推桿52,氣缸51設於機架1上,推桿52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與衝頭4相對應。推動裝置5中推桿52的移動方向與衝頭4的移動方向垂直。
推桿52的另一端設有卡口53,卡口53能夠與衝頭4相配合。為了便於推桿52推動產品至衝頭4的下方,上一工序加工完成後的產品在卡口53的上方形成堆疊狀,底層的產品落入至卡口53內;當推桿52在氣缸51作用下被推出時,卡口53內的產品被推至衝頭4的下方;然後氣缸51再帶動推桿52縮回。當推桿52縮回後,另一產品落至卡口53內,並重複上述動作。由此,該推動裝置5在送料時,無需操作者進行手動操作,而是產品自動落入推桿52的卡口53處,並被推桿52推至衝頭4的下方進行去披鋒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去披鋒機還包括限位件6,限位件6固定在機架1上,傳動裝置3還包括傳動杆33,偏心輪32通過傳動杆33與衝頭4連接,傳動杆33與限位件6相配合。傳動杆33貫穿限位件6後與偏心輪32連接,使得偏心輪32轉動時,有效避免了傳動杆33擺動,保證了傳動杆33沿著縱向移動,使得衝頭4能夠準確去除產品內側的披鋒。
由此,該自動去披鋒機通過推動裝置5將待去披鋒的產品推送至衝頭4的下方,電機2通過傳動裝置3帶動衝頭4上下移動,完成衝頭4與產品的衝壓作用,從而有效去除了產品的披鋒,進而可以省去人工去除披鋒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且保證了披鋒去除的徹底性,提高產品質量。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