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
2023-05-10 07:20:27
1.本發明屬於種子萌發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
背景技術:
2.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大風子科山桐子屬木本油料樹種,雌雄異株,其樹型優美、花繁葉茂、果似珍珠;耐土壤貧瘠,適應性強,管護成本低等特點。果實和種子含油率高,油酸、亞油酸含量高於橄欖油,具有預防心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的功效。被譽為「樹上油庫」的山桐子還是一種優質的生物能源樹種兼園林綠化觀賞的多用途樹種。
3.目前山桐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以種子繁殖為主,由於山桐子種子種皮蠟質化且種子內部含有脂肪酸等抑制種子萌發的物質,導致其自然發芽率僅有15%左右,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對於山桐子種子繁育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4.發明目的: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
5.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赤黴素ga7溶液在30~40℃下避光浸種24~48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配製含有赤黴素ga
4+7 和ms培養基的培養基,調ph值至5.8-6.0之間,滅菌後待用;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消毒步驟1得到的種子並接種於含步驟3製備的培養基的組培瓶中;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培養室暗培養待其發芽。
6.其中,步驟1中所述山桐子種子為挑選的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
7.其中,步驟1中揉搓種子時間為20-30min。
8.其中,步驟2中赤黴素ga
7 濃度為100-200mg/l。
9.其中,步驟3 的培養基為ms培養基+5~11mg/l赤黴素ga
4+7
+蔗糖20-30g/l+瓊脂6-7g/l。
10.其中,步驟3的滅菌步驟為: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
11.其中,步驟4的消毒種子的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然後將消毒後的種子放
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
12.其中,步驟4的種子的接種量20-40粒/9π~35平方釐米,此處9π~35平方釐米指的是組培瓶的底面積。
13.步驟5的培養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7-14天。
14.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以下優點:本發明方法可以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提高山桐子種子的萌發率,具有無需進行種子層積處理、培養周期短只需7天就可以發芽、發芽率達89%、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達95%等特點。本發明將山桐子種子在ms+5~11mg/l赤黴素ga
4+7
(需要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培養基培養,可快速高效的破除山桐子種子休眠,並使其在7天內的發芽率達89%,且發芽整齊,大大節省了山桐子種子育苗的時間。
附圖說明
15.圖1 為對比例的山桐子在暗培養7天後發芽情況;圖2為11mg/l赤黴素ga
4+7
處理的山桐子在暗培養7天後發芽情況;圖3為山桐子組培苗移栽後成活情況。
具體實施方式
16.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實施例所描述的具體的藥芯組分配比、工藝條件及其結果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
17.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組培瓶底面為圓形,其半徑為3cm,底面積為9π。
18.實施例1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5mg/l赤黴素ga
4+7
(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19.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20.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統計發芽率為15%。
21.實施例2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
鍾,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溫度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7mg/l赤黴素ga
4+7
(需要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22.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23.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統計發芽率為23%。
24.實施例3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溫度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9mg/l赤黴素ga
4+7
(需要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25.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26.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統計發芽率為56%。
27.實施例4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溫度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11mg/l赤黴素ga
4+7
(需要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28.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29.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統計發芽率為89%。
30.對比例1
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溫度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31.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32.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發芽率為0%。
33.對比例2一種快速打破山桐子種子休眠和組培萌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種和種子預處理:11月中旬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5年生雌株樹上果實裡飽滿健壯的種子、將剝離後的山桐子種子置於洗衣粉溶液中用細沙不間斷揉搓種子3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蠟質和油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2:浸種:將步驟1預處理後的種子用200mg/l赤黴素ga7溶液在30℃溫度下避光浸種24小時,用流水清洗乾淨;步驟3: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ms培養基+13mg/l赤黴素ga
4+7
(需要過濾滅菌)+蔗糖30g/l+瓊脂6.5g/l,調ph值至5.8-6.0之間,放置在121℃高壓滅菌鍋滅菌20min後待用。
34.步驟4:種子消毒與接種:該步驟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鐘,無菌水衝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鐘,無菌水衝洗3-5次,將消毒後的種子放置在滅菌濾紙上吸乾種子表面水分接種於ms培養基組培瓶中,每瓶接種20粒種子,三次重複。
35.步驟5:統計發芽率:將組培瓶轉放置在溫度25
±
2℃,溼度50-70%培養室暗培養7天時發芽率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