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5 18:53:01 1
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目的是以較少的齒輪實現減速器大速比減速;本實用新型包括輸入軸、殼體、輸入齒輪Ⅰ、輸入齒輪Ⅱ、惰輪、大齒輪、傳動齒輪Ⅰ、差速器、傳動齒輪Ⅱ和輸出軸齒輪;差速器為開放式差速器,包括兩個半軸齒輪、兩個行星輪、差速器殼體;輸入齒輪Ⅰ、輸入齒輪Ⅱ通過鍵固定連接在輸入軸上,輸入齒輪Ⅰ通過惰輪與傳動齒輪Ⅰ傳動連接,輸入齒輪Ⅱ直接與傳動齒輪Ⅱ嚙合;傳動齒輪Ⅰ、傳動齒輪Ⅱ分別與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齒輪連接,半軸齒輪與差速器行星輪嚙合,差速器行星輪裝於差速器外殼,大齒輪固定在差速器外殼上,大齒輪與輸出軸齒輪嚙合。
【專利說明】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
【背景技術】
[0002]減速器由一種常用的減速機構,具有差速差動功能的減速器大多結構複雜,需要採用很多的齒輪傳遞結構才能實現大速比減速,因而製造成本也較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較少的齒輪實現減速器大速比減速的差速差動減速器
[0004]本實用新型包括輸入軸、殼體、輸入齒輪1、輸入齒輪I1、惰輪、大齒輪、傳動齒輪
1、差速器、傳動齒輪II和輸出軸齒輪;差速器為開放式差速器,包括兩個半軸齒輪、兩個行星輪、差速器殼體;輸入齒輪1、輸入齒輪II通過鍵固定連接在輸入軸上,輸入齒輪I通過惰輪與傳動齒輪I傳動連接,輸入齒輪II直接與傳動齒輪II嚙合;傳動齒輪1、傳動齒輪II分別與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齒輪連接,半軸齒輪與差速器行星輪嚙合,差速器行星輪裝於差速器外殼,大齒輪固定在差速器外殼上,大齒輪與輸出軸齒輪哨合。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惰輪使得差速器的兩端輸入反向,調節輸入齒輪1、輸入齒輪I1、傳動齒輪1、惰輪、傳動齒輪II的齒數,使得差速器殼體及大齒輪擁有較低的轉速,實現了差速差動的減速功能。適用於要求減速比比較大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較少的齒輪實現了減速器的大速比減速,製造成本較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差速器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1.輸入軸,2.殼體,3.輸入齒輪I ,4.輸入齒輪II,5.惰輪,6.大齒輪,7.傳動齒輪I,8.差速器,9.傳動齒輪II,10.輸出軸齒輪,11、半軸齒輪,12.差速器行星輪,13.差速器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08]輸入齒輪I (3)、輸入齒輪II (4)通過鍵固定連接在輸入軸(I)上,輸入齒輪I (3)通過惰輪(5)與傳動齒輪I (7)傳動連接,輸入齒輪II (4)直接與傳動齒輪II (9)嚙合;傳動齒輪I (7)、傳動齒輪II (9)分別與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齒輪(11)連接,兩半軸齒輪(11)與差速器行星輪(12)嚙合,差速器行星輪(12)裝在差速器外殼,大齒輪固定在差速器外殼上,大齒輪與輸出軸齒輪哨合。輸入齒輪I (3)、輸入齒輪II (4)固定在輸入軸(I)上,輸入齒輪I (3)通過惰輪(5)傳動到傳動齒輪I (7),輸入齒輪II (4)傳動到傳動齒輪II (9),傳動齒輪I (7)與傳動齒輪II (9)轉向相反且轉速不同,即使得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齒輪(11)轉向相反且轉速不同,差速器殼體(13)在此情況下產生轉動,並帶動固定在差速器殼體(13)上的大齒輪(6)轉動,輸出軸齒輪(10)在大齒輪(6)的帶動下轉動,實現傳動減速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差速差動減速器,其特徵是包括輸入軸、殼體、輸入齒輪1、輸入齒輪I1、惰輪、大齒輪、傳動齒輪1、差速器、傳動齒輪II和輸出軸齒輪;差速器為開放式差速器,包括兩個半軸齒輪、兩個行星輪、差速器殼體;輸入齒輪1、輸入齒輪II通過鍵固定連接在輸入軸上,輸入齒輪I通過惰輪與傳動齒輪I傳動連接,輸入齒輪II直接與傳動齒輪II嚙合;傳動齒輪1、傳動齒輪II分別與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齒輪連接,半軸齒輪與差速器行星輪嚙合,差速器行星輪裝於差速器外殼,大齒輪固定在差速器外殼上,大齒輪與輸出軸齒輪哨合。
【文檔編號】F16H48/06GK204004280SQ20142042450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陳迎華, 路豔旗, 吳雙玲, 王瑞彥, 梁篆芝 申請人: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