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8:20:26 3
專利名稱: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潤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潤滑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油脂集中潤滑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它可以在機械設備運行狀態對各潤滑點實施定時、定量自動注油。這類裝置克服了手工注油的缺點。例如,市場上已有銷售的LINCOLN系列柱塞泵裝置、VOGEL系列柱塞泵裝置、寧波三浪的KFP型齒輪泵裝置等,這些潤滑泵裝置大多使用筒形油箱,油箱上腔部分都與大氣直接相通,氣壓等於大氣壓。這些潤滑泵裝置在油箱內分別採用了彈簧一活塞結構、真空吸盤、攪拌臂、刮板等各種輔助潤滑泵進油口進油的結構,基本滿足了各類機械摩擦副在常溫下運行時使用較低粘稠度油脂潤滑的加注需求。但對於要求高粘稠油脂以及在冬季低溫環境或低氣壓環境下正常運行的機械設備來說,目前的這些潤滑泵裝置泵送能力都難以滿足。原因在於,上述各種輔助潤滑泵進油口進油的結構所起作用有限,潤滑泵主要還是依靠運行時自身產生的有限真空吸力吸入潤滑脂,很難吸入高粘稠油脂,導致潤滑泵的進油口無法有效吸入足量油脂甚至抽空。目前對於要求使用高粘稠油脂以及在冬季低溫環境或低氣壓環境下運行的多數機械設備來說,要麼靠手動黃油槍潤滑,要麼降低對摩擦副潤滑要求使用低粘稠度的油脂,這將會降低機器的使用性能,影響營運,並使機器早期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提高潤滑泵泵送性能,以便泵送更高粘稠度等級的潤滑脂,滿足各類摩擦副潤滑需求,適應嚴酷低溫和低氣壓環境,以提高潤滑效果。本發明採用下述技術方案達到上述目的一種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殼體、動力總成、潤滑泵、筒形油箱、活塞、密封環,動力總成和由其驅動的潤滑泵安裝在潤滑泵殼體上,筒形油箱與潤滑泵殼體固定連接,活塞通過密封環把筒形油箱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兩部分,油箱下腔B內置一個儲存油脂的可伸縮內襯,內襯下端開口周邊與油箱下腔B的下端開口周邊固定密封連接,且內襯下端開口與潤滑泵的進油口 C相通;所述油箱上腔A內設置密封氣胎,密封氣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氣門嘴。所述密封氣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胎壓監視單元。所述密封氣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氣胎安全閥。所述內襯是上端密封下端開口的倒「U」形結構。所述內襯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筒形結構,其上端開口周邊與活塞下端固定密封連接。本發明採用上述結構後可以達到如下積極效果變潤滑泵進油口吸入油脂為主的進油方式為強力壓入油脂為主的進油方式,確保潤滑泵進油口進油充分,具有比現有產品高得多的泵送油脂能力,即使在一定的低溫和低氣壓下,也可以泵送高粘稠度油脂,同時擴大了適用範圍。
附圖為本發明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附圖所示的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中,潤滑泵殼體1、筒形油箱7和上蓋9被四條螺柱4壓緊固定,其中潤滑泵殼體1上部與筒形油箱7下端接合面相互密封,動力總成2和由其驅動的潤滑泵3安裝在潤滑泵殼體1上,筒形油箱7被活塞6和密封環5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活塞6和密封環5可以在壓力作用下沿筒形油箱7內壁移動,油箱下腔 B內置一個儲存油脂的可伸縮內襯14,內襯14下端開口周邊與油箱下腔B的下端開口周邊固定密封連接,且內襯14下端開口與潤滑泵3的進油口 C相通,油箱上腔A內設置有密封氣胎8,密封氣胎8上部接通有導通其內腔的接頭11,接頭11固定在上蓋9上部,胎壓監視單元10、氣門嘴13和氣胎安全閥12分別通過接頭11連通密封氣胎8內腔,胎壓監視單元 10可以是氣壓表,也可以是氣壓傳感器,用以監視密封氣胎8的氣壓,氣門嘴13用於充氣和放氣,氣門嘴13具有單向閥功能,氣胎安全閥12限定密封氣胎8內腔最高氣壓,氣胎安全閥12的限定值可調,動力總成2用於提供動力和驅動潤滑泵運行,可以由電機和驅動部件構成,也可以由氣泵和驅動部件構成,上述筒形油箱7可以是上部封頂下部開口的倒「U」形結構,此時可以簡化掉實施例1中的上蓋9,上述筒形油箱7的底部也可以做成密封結構,此時內襯14下端開口通過管道與潤滑泵3的進油口 C相通。內襯14可以是上端密封下端開口的倒「U」形結構,也可以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筒形結構,此時內襯14上端開口周邊與活塞 6下端固定密封連接。其工作原理如下用外部氣源通過氣門嘴13向密封氣胎8充氣後,密封氣胎8緊貼油箱上腔A內壁四周,壓緊活塞6,通過活塞6進而對內襯14內的油脂形成壓力,在潤滑泵3運行時,內襯14內的油脂在壓力作用下以較高壓力被壓向潤滑泵3的進油口 C,確保進油口 C進油充分;進一步地,設置有胎壓監視單元10和氣胎安全閥12,可以根據胎壓監視單元10顯示的氣壓信息,密封氣胎8內腔氣壓低時,用外部氣源及時通過氣門嘴13向密封氣胎8內腔充氣,充氣至氣胎安全閥12開啟壓力範圍內的設定氣壓。當油箱下腔B的內襯14內的油脂用盡需加注油脂時,可以通過氣門嘴13放掉密封氣胎8內氣體,這樣,加注油脂時阻力就會小得多。該潤滑裝置可以與氣泵、氣罐等配套使用,可以手工充氣,也可以與自動控制裝置和電動氣泵配套自動充氣。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殼體(1)、動力總成(2)、潤滑泵(3)、筒形油箱(7)、活塞(6)、密封環(5),動力總成(2)和由其驅動的潤滑泵(3)安裝在潤滑泵殼體(1)上,筒形油箱(7)與潤滑泵殼體(1)固定連接,活塞(6)通過密封環(5)把筒形油箱(7)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兩部分,油箱下腔B 內置一個儲存油脂的可伸縮內襯(14),內襯(14)下端開口周邊與油箱下腔B的下端開口周邊固定密封連接,且內襯(14)下端開口與潤滑泵(3)的進油口 C相通;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箱上腔A內設置密封氣胎(8),密封氣胎(8)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氣門嘴(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密封氣胎(8)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胎壓監視單元(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氣胎(8)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氣胎安全閥(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襯(14)是上端密封下端開口的倒「U」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襯(14)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筒形結構,其上端開口周邊與活塞(6)下端固定密封連接。
全文摘要
帶有氣胎壓力油箱和油箱內襯的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殼體、動力總成、潤滑泵、筒形油箱、活塞、密封環,動力總成和由其驅動的潤滑泵安裝在潤滑泵殼體上,筒形油箱與潤滑泵殼體固定連接,活塞通過密封環把筒形油箱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兩部分,油箱下腔B內置一個儲存油脂的可伸縮內襯,內襯下端開口周邊與油箱下腔B的下端開口周邊固定密封連接,且內襯下端開口與潤滑泵的進油口C相通;油箱上腔A內設置密封氣胎,密封氣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氣門嘴。採用上述結構可改變潤滑泵進油口的進油方式,確保潤滑泵進油口進油充分,提高泵送油脂能力,即使在一定的低溫和低氣壓下,也可以泵送高粘稠度油脂,同時擴大了適用範圍。
文檔編號F16N7/38GK102168790SQ20111004689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8日
發明者趙大平, 馬利峰 申請人:趙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