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式氣體流量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8:36:46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熱式氣體流量計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上用於天然氣流量計量的儀表主要有渦街流量計、渦輪流量計和超聲波流量計等速度式流量計和容積式流量計。容積式流量計和速度式流量計,是工況計量。當被測介質的壓力升高時,它的測量範圍基本不變。從氣態方程可知,工況計量範圍不變,也就是標況測量範圍相應的增加。應用熱式氣體流量模組作為其實現流量計量的核心器件的熱式氣體流量計是標況計量,其最具競爭力的地方就在於對小流量的準確測量及直接標況測量。但直接標況計量反過來的問題是當被測氣體壓力上升時,其標況測量範圍不變,也就是說其工況測量範圍變小了。同時,耐汙染性能是衡量熱式氣體流量計性能是否優越的一項重要指標。現有熱式工業燃氣表是應用氣體流量模組作為計量模塊。普遍只是應用單氣體流量模組作為計量模塊,這會導致量程受限制。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4034379 A,申請公布日2014年9月10日,名稱為「電子式寬量程工商業膜式燃氣表」的發明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改進結構。它包括保護下外殼、上蓋、主控線路板、液晶顯示器、底座、傳感器支架、計量採樣傳感器、機芯連接管、保護上外殼、組合機芯出氣管、計量機芯、溫壓傳感器、機芯支撐件和密封件,多個計量機芯通過機芯連接管及組合機芯出氣管相連,溫壓傳感器獨立安裝於計量機芯上,計量機芯通過機芯支撐件固定在保護下外殼內,密封件與保護上外殼通過螺母或卡箍連接組成燃氣表整機,每個計量機芯上均安裝有傳感器支架,傳感器支架上安裝有計量採樣傳感器,每個計量採樣傳感器與溫壓傳感器均通過導線分別與主控線路板連接,液晶顯示器安裝在主控線路板上,主控線路板固定在底座上,底座與燃氣表整機連接,底座外側設置有上蓋。該結構實現了燃氣流量計量量程範圍的拓寬,但是該結構複雜,提高了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功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熱式氣體流量計拓寬量程範圍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氣體流量模組容易被汙染影響測量精度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合理、防止氣體流量模組被汙染的拓寬量程熱式氣體流量計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式氣體流量計結構,它包括底板與殼體密封連接的腔體,殼體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進氣口和出氣口,腔體內設有與進氣口連接的控制閥,腔體內還設有消聲器和至少二個氣體流量模組,氣體流量模組出口與消聲器進口並聯連通,消聲器出口與出氣口連通,控制閥下方氣體流量模組上方設有導流板。通過對每個氣體流量模組參數的設置,拓寬量程,操作方便。氣流通過導流板後再進入氣體流量模組,穩定流態、防止氣體中顆粒物汙染氣體流量模組;消聲器降低噪聲,減小對氣體流量模組計量的幹擾,提高計量準確度。
作為優選,氣體流量模組進口中軸線相互平行且均與進氣口中軸線垂直;每個氣體流量模組接收的流量相同均勻,保證計量準確。
作為優選,導流板由水平面導流板、斜面導流板和豎直面導流板光滑連接為一體,導流板側視成L形;提供氣體流量模組穩態氣流,防止氣體攜帶的顆粒物汙染氣體流量模組,計量結果準確可靠。斜面導流板連接水平面導流板和豎直面導流板,使得結構更加緊湊。
作為優選,水平面導流板平面與進氣口中軸線垂直,豎直面導流板平面與進氣口中軸線平行;氣流與氣流攜帶顆粒物分離,有效防止氣體流量模組受到汙染。
作為優選,水平面導流板設有導流孔,導流孔俯視成Y形;導流孔連通進氣口與氣體流量模組進口,減緩氣體流速,提高計量準確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每個氣體流量模組參數,達到拓寬流量計量程,操作方便。氣流進入氣體流量模組前通過導流板,流態穩定,每個氣體流量模組接收的流量相同均勻,減小對氣體流量模組計量的幹擾,提高計量準確度。導流板隔離氣體攜帶的顆粒物汙染氣體流量模組,計量結果可靠。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前面部分殼體的正面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氣體流量模組與消聲器連接俯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導流板立體示意圖。
圖中:1-控制閥;2-導流板;3-氣體流量模組;4-底板;5-消聲器;6-殼體;21-水平面導流板;22-斜面導流板;23-豎直面導流板;61-進氣口;62-出氣口;211-導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一種熱式氣體流量計結構,它包括底板4與殼體6密封連接的腔體。底板4為平板。殼體6下端與底板4密封連接。殼體6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進氣口61和出氣口62。進氣口61和出氣口62與殼體6上端面連接。腔體內設有與進氣口61連接的控制閥1。控制閥1下方設有消聲器5和至少二個氣體流量模組3。氣體流量模組3數量由設計根據流量計實際需要的流量範圍確定,本實施例以二個氣體流量模組3為例說明。氣體流量模組3進口為喇叭狀。二個氣體流量模組3緊挨著排布。每個氣體流量模組3進口中軸線相互平行且均與進氣口61中軸線垂直。每個氣體流量模組3出口與消聲器5進口並聯連通。消聲器5出口與出氣口62連通。控制閥1下方氣體流量模組3上方設有導流板2。導流板2由水平面導流板21、斜面導流板22和豎直面導流板23光滑連接為一體。導流板2側視成L形。水平面導流板21設有導流孔211。導流孔211俯視成Y形。水平面導流板21平面與進氣口61中軸線垂直。導流板2與殼體6內側壁固定。導流孔211連通進氣口61和氣體流量模組3的進口。豎直面導流板23平面與進氣口61中軸線平行。豎直面導流板23下端與底板4貼緊。斜面導流板22位於進氣口61下方。從下往上仰視,斜面導流板22覆蓋進氣口61。
控制閥1打開,氣流從進氣口61進入腔體。進入腔體的氣流衝擊到斜面導流板22。氣體主流直角轉彎流進水平面導流板21上表面,通過導流孔211,流入氣體流量模組3進口,依次通過氣體流量模組3和消聲器5從出氣口62排出。同時每個氣體流量模組3計量的數值上傳到控制器(圖中未示),控制器即可顯示總流量。進入腔體的氣流衝擊到斜面導流板22同時,氣體攜帶的顆粒物也衝擊到斜面導流板22,顆粒物撞擊斜面導流板22減速,順著豎直面導流板32落入豎直面導流板32與底板4、殼體6形成的腔體中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