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保護地香菇栽培方法
2023-05-25 02:06:31 1
專利名稱:北方保護地香菇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更確切說是北方保護地香菇栽培方法。
我國香菇主要在南方栽培,由於不能滿足香菇出菇期對溫度的要求,北方香菇栽培受到很大限制。本發明適合我國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利用保護地進行香菇栽培,有效地解決了香菇對溫度、溼度的需求,並研究解決了一套栽培方法,生產出的香菇產量高、質量好,花菇率在70%以上。
一、母種來源採用「香04」,「939-2#」,「135-2#,「雨花一號」、「雨花二號」等優良菌種。
二、二級菌種的製備配方與配比沙棘木屑76-81%,麥麩18-22%,石膏粉0.5-%,紅糖0.5-1%。
配製方法將沙棘木材用切粉機加工粉碎成木屑備用,將麥麩和石膏粉等輔料先幹拌均勻後加入沙棘料,幹拌均勻後再加入溶有紅糖的水攪拌均勻,使其含水量達55%,拌完的料PH值6-7左右。
三、三級菌種的製備1、配方與配比沙棘木屑76-81%,麥麩18-22%,紅糖0.5-1%,石膏粉0.5-1%。
配製方法將配方中的配料先幹拌均勻,然後加入溶有紅糖的水攪拌均勻,使其含水量達到55%,PH值7-8。(PH值低時加入生石灰調整)。
2、配方與配比沙棘木屑56-63%,玉米芯18-22%,麥麩18-20%,石膏粉1-2%。
配製方法將配方中的配料先幹拌均勻,然後加水攪拌均勻,使其含水量達到55%,PH值7-8(PH值低時加入生石灰調整)。
四、栽培袋培養基的製備配方和比例沙棘木屑82-85%,麥麩14-16%,石膏粉0.5-1%,生石灰0.5-1.0%。
配製方法將配方中的配料先幹拌均勻,然後加入水攪拌,使其均勻,含水量達到55%,PH值7-8。
將配製好的培養基裝入規格為24×55釐米,厚度7-8絲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袋內,兩頭用線紮緊並用酒精燈火焰燒焦後封死,使其不透氣。
五、滅菌接種和養菌1、將裝有配料的塑膠袋進行滅菌處理,滅菌方法有兩種
(1)高壓滅菌用高壓滅菌鍋滅菌時,當壓力達到1.2-1.4公斤/平方釐米時,保持180-200分鐘。時間達到後,自然降溫到70-80℃以下,敞鍋放氣。
(2)常壓滅菌用常壓滅菌鍋滅菌時,要大火快燒,在四個小時內使鍋內達到100℃,維持100℃以上,達到15-20小時停火,自然降溫到70-80℃時敞鍋。
2、接種和養菌將滅菌後的栽培袋進行開放式接種,接種後放在清潔、通風、保溫的室內養菌,室內養菌溫度初期為24-28℃,空氣相對溼度在55-65%,接種七天後當菌絲蔓延2-3釐米左右時,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3℃-24℃恆溫養菌。
六、出菇棚的改造一般採用蔬菜塑料大棚(也稱保護地),增設通風口,採用黑色棚膜,用日光溫室保溫氈覆蓋(由遼寧省朝陽市塑料大棚研究所生產的專利產品)。
七、轉色和催蕾在保護地內進行轉色和催蕾。利用保護地內光線適宜和溫差大,易控制的特點將長滿菌絲的栽培袋進行轉色和催蕾。有利於正常轉色,早日現蕾,實現高產。
將栽培袋在保護地內轉色的條件是1、保持袋內溫度21-23℃。
2、保護地內空氣相對溼度80-90%。
3、保持棚內空氣新鮮。
4、給予光線刺激。
在保護地內催蕾的條件是1、10℃以上的溫差刺激。
2、15%以上的乾濕差刺激3、空氣相對溼度達80-90%。
4、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刺激。
5、保持袋內水分不散失。
八、在保護地內架上出菇將用於擺袋出菇的竹架搭在保護地內,把已經現蕾的栽培袋擺在架上出菇,充分利用保持地內的有效空間、充分利用保護地內溫差大、溼差大、易控制、光線適宜的有利條件提高香菇產量和質量。
保護地內出菇條件是1、日平均氣溫在8-18℃。
2、晝夜溫差在10℃以上。
3、棚內溼度出菇前期在80-90%,菇蕾直徑達2-3釐米時將溼度降到55-70%之間。
4、減少袋內水分蒸發,保持在50-55%。
5、加強通風,形成微風吹拂狀態。
6、較強的光照。
九、利用「調溫水袋」調節保護地內的溫度。
將裝有清水的黑色塑膠袋放在保護地內可以調節保護地內的溫度達到3-5℃。
裝有清水的黑色塑膠袋白天吸納陽光和保護地內多餘的熱量,使熱能貯存在水袋內,使水升溫,夜間當保護地內降溫時,水袋內的溫度釋放出來,提高棚內溫度,使保護地內始終處於適合出菇的溫度。
十、保護地內出菇架的設置方法根據保護地的寬度的高度把出菇架搭成寬1.6米(可擺放四排袋),間隔30釐米上下5-6層的竹架。
圖1是本發明的栽培方法工藝流程。
實施例二級菌種培養基配方(按百分比)1、沙棘木屑81、麥麩18、石膏粉0.5、紅糖0.5。
2、沙棘木屑76、麥麩22、石膏粉1、紅糖1。
3、沙棘木屑78.5、麥麩20、石膏粉0.75、紅糖0.75。
三級菌種培養基配方(按百分比)1、沙棘木屑81、麥麩18、紅糖0.5、石膏粉0.5。
2、沙棘木屑76、麥麩22、紅糖1、石膏粉1。
3、沙棘木屑78.5、麥麩20、石膏粉0.75、紅糖0.75。
三級菌種培養基配方(按百分比)1、沙棘木屑63、玉米芯18、麥麩18、石膏粉1。
2、沙棘木屑56、玉米芯22、麥麩20、石膏粉2。
3、沙棘木屑59.5、玉米芯20、麥麩19、石膏粉1.5。
栽培袋培養基配方(按百分比)1、沙棘木屑85、麥麩14、石膏粉0.5、生石灰0.5。
2、沙棘木屑82、麥麩16、石膏粉1、生石灰1。
3、沙棘木屑83.5、麥麩15、石膏粉0.75、生石灰0.75。
權利要求
1.一種北方保護地香菇栽培方法,包括從二級種培養基的製備到上架出菇,其特徵是二級種培養基的配方沙棘木屑76-81%,麥麩18-22%,石膏粉0.5-1%,紅糖0.5-1%,PH值6-7,三級菌種培養基的配方沙棘木屑76-81%,麥麩18-22%,紅糖0.5-1%,石膏粉0.5-1%,PH值7-8;三級種培養基的配方沙棘木屑56-63%,玉米芯18-22%,麥麩18-20%,石膏粉1-2%,PH值7-8;栽培袋培養基的配方沙棘木屑82-85%,麥麩14-16%,石膏粉0.5-1%,生石灰0.5-1%,PH值7-8,上述配方的製備方法是按比例先幹拌均勻,然後加水拌均,含水量達55%,其中配方中有紅糖的要使紅糖溶入水中,用紅糖水拌料,將配製好的培養基裝入24×55釐米,厚度7-8絲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袋內,兩頭封死並進行滅菌處理,滅菌分高壓和常壓,高壓滅菌時壓力在1.2-1.4公斤/平方釐米,保持180-200分鐘,然後自然降溫到70-80℃以下;常溫滅菌時,四個小時內達到100℃,保持15-20小時,然後自然降溫到70-80℃,將滅菌後的栽培袋進行開放式接種和室內養菌,養菌初期溫度為24-28℃,空氣相對溼度在55-65%,接種7天後,當菌絲蔓延2-3釐米時,室內溫度保持在23-24℃恆溫養菌,將長滿菌絲的栽培袋在保護地內進行轉色和催蕾,轉色條件是袋內溫度21-23℃,保護地內溼度80-90%,空氣新鮮,給予光線刺激;催蕾條件是10℃以上溫度刺激,15%以上的乾濕差刺激,空氣溼度80-90%,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刺激,保持袋內水份,將已經現蕾的栽培袋擺在保護地內的竹架上出菇,條件是日平均氣溫在8-18℃,晝夜溫差在10℃以上,出菇前期溼度在80-90%,當菇蕾直徑達2-3釐米時,溼度降至55-70%,袋內水份在50-55%,微風吹拂狀態,較強的光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方法,其特徵是在保護地內放置裝有清水的黑色塑膠袋,白天吸熱,晚上放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方法,其特徵是竹架寬1.6米,間隔30釐米,上下分成5-6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北方保護地香菇栽培方法,屬於微生物真菌類。二、三級菌種培養基以及栽培袋培養基配方採用沙棘木屑、麥麩、玉米芯、石膏粉、生石灰、紅糖等,經過拌料、裝袋、滅菌、養菌、接種、上架、出菇等工序。有效解決了香菇對溫度、溼度的需求,達到高產、高質,花菇率在70%以上。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G1/04GK1249129SQ9911310
公開日2000年4月5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13日
發明者劉永昶, 劉永宏 申請人:劉永昶, 劉永宏